有的孩子一提到学习就会产生厌恶、排斥、愤怒、恐惧的不良情绪。这种情况下,您的孩子很可能就已经产生了对学习的感受障碍。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支上三招,帮各位家长消除孩子对学习的感受障碍!
第一招: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家庭能量场
家庭能量场的核心是“场”,是一种环境。从生命发展的角度来说,学习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培养孩子10年、20年后如常生活的能力;而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学习的本质是形成一种思维。孩子的学习过程是对环境刺激的一种适应,而这种刺激有的进入了孩子的思维层,也就是表意识,有的则进入到孩子的潜意识,往往留在孩子潜意识里的会更多一些。家长不经意的言谈举止都会对孩子的潜意识形成影响。
所以,在家庭中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能量场对提升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一个正向的积极的能量场,给到孩子的刺激也是正向的、积极的,那么孩子的潜意识也会朝着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孩子的状态就会很积极、很阳光,连接能力也很强。而家庭能量场经常给到孩子的是负面的、消极的信息,那么孩子的潜意识也会向抑制的、消极的方向发展,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自闭的、封闭的,对什么都索然无味。
有一个每天都在唠叨孩子缺点的妈妈在身边,孩子怎么会对自己有信心?在我们暑假的一个训练营中做了一个活动,形式就是让孩子们通过“抵押优势”从虚设的银行中换取资金。孩子的优势由自己定价,只要他能说服别人认同他的优势即可。可是令人惊讶的是,十三个孩子中只有年龄最小的五岁男孩一次通过抵押。他非常肯定自己的优势,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其他十二个孩子,都没有一次通过,因为他们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优势。训练同时,我们通过微信告诉父母每个孩子的表现。这时父母着急了,不断地告诉老师自己孩子的优势是什么。
当老师问道:“平时你们对孩子说过这些吗?”
鸦雀无声。
终于,有一位家长回应道:“孩子的优势其实挺多,但是担心孩子自负,所以我们对他的打击多于表扬。”
可是家长有没有想过,一个连自信都没有的孩子,他怎么可能会产生自负!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他又怎么可能会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一旦对学习失去了信心,那么他对学习又怎能有好感受,没有了好感受,学习就成了孩子的负担,成了让孩子痛苦的事情。
所以,为孩子打造好的家庭能量场,对孩子的学习的影响非常重要。
第二招: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
学习的好坏不能靠成绩来衡量,成绩好只是说明孩子的考试力好,而不是学习力好。考试考查的是孩子的记忆和思维的一部分,但是孩子的感受和情绪没有涉及,也考不出来。
感受、情绪对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习是“刺激——感受——记忆——思维——释放”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会伴随着孩子内在能量的一个运化过程。刺激是由外界信息形成的,信息就是能量,能量有正有负。正能量的信息给到孩子的就是好感受,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将所学内容与这种好感受一起装入记忆库。而负能量的信息则会给孩子带去不好的感受,这种负面感受也会跟着所学内容一起装入记忆库。但是,当孩子从记忆库提取信息的时候,那种好的或不好的感受会一并被提取出来。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小女孩背乘法口诀的视频。在爸爸妈妈的监督下,女孩一遍又一可遍地背诵,可就是在“三五一十五”这里总是背错。每当孩子背错,妈妈都会在一旁严厉而又不耐烦地说:“错了!”“又错了!”“重背!”
女孩一边哭,一边背,那种不情愿、不喜欢、烦躁与不安的情绪显而易见。这种情况下女孩来说,她的记忆库里留下的除了乘法口诀,还有当时的那种感受和情绪。家长关注的是孩子有没有记住,会不会做,而忽视了自己的状态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精神世界,影响她对学习的感受、情绪和思维。家长给孩子什么情绪,孩子就会连接什么情绪,而这种情绪给到孩子的是一种不良的感受。孩子不喜欢,但是她不敢表达,那么在女孩的潜意识里留下的是什么?
“我记不住乘法口诀,这个东西太难了!”
受到这种意识的影响,以后当她遇到乘法口诀时,胆怯、畏惧、担心的感受就会被调出,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感受孩子的感受,体验孩子的体验,用孩子的思维与孩子交流,因为他跟不上你的成人思维。所以,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对提升孩子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招:放下家长的控制欲
孩子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渴望独立、自由、平等、民主和被尊重。可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不会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们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控制欲。
很多家长以爱为名,说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所以,他们会想方设法地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包括上哪所学校,进什么补习班,学什么特长。他们行动的时候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见,而是自认为对孩子有好处,就会要求孩子去做。
孩子的节假日全部被补习班占满,每天写完作业必须接着做家长买来的练习册。好不容易有点玩的时间,跟什么人玩也要经过家长的筛选,尤其是差等生,孩子绝对不能接触。这样做对孩子真的有好处吗?
恰恰适得其反。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爱上学习,反而会让他对学习更加厌烦,甚至对家长出现抵触、反抗的行为。
因为,孩子被家长安排的时候,他的生命需求被压抑,那种不独立、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被尊重的感受油然而生。一旦产生这种不好的感受,那么与这种感受连接的事件就会遭到孩子的排斥,比如说,学习。
家长经常在学习上对孩子加以控制,久而久之,孩子一提到学习,他就会出现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趋利避害是生命体的本能,既然这件事会给他不好的感受,让他受伤,那么他采取的方式就是远离。一旦孩子要远离学习,又怎么可能会爱上学习呢?
所以,当孩子不爱学习时,家长不要一味地逼着孩子,强迫孩子去学,更不要盲目地疯狂选择补习班,而是要尝试着修复孩子对学习的感受。因为孩子对学习产生障碍往往都是从感受障碍开始的。修复孩子的感受障碍,拉近孩子与学习的距离,慢慢地帮助孩子恢复对学习的兴趣,渐渐地孩子就会爱上学习。
当然这个过程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很快就能恢复对学习的好感受,而有些孩子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教育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家庭教育,需要成长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家长。孩子的未来决定于家长的改变,家庭教育对家长来说就是一个“借假修真”的过程,借孩子的成长,来丰满自己的生命,丰富自己的人生!
小编的话:以上三招,其实也不过是抛砖引玉。但家长真正需要了解的是,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教育的鲜活素材,所以,不同家庭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是,只要记住一点教育就不会走向偏差:孩子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家长要感受着孩子的感受,体验着孩子的体验。只要真正从孩子的内心出发,那么家长引导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会非常轻松。学习亦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