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天空 温哥华天空
  • 信息版
  • 流星版
  • 流星文摘
  • 新闻
  • 大温店铺
    • 店铺
    • 约饭
  • 视频
  • 专栏
  • 论坛
  • 娱乐
    • 2016中国好声音
    • Sky秀
  • 折扣
登录 注册
  • 移民
  • 留学
  • 地产
  • 财经
  • 时事
  • 社会
  • 美食
  • 健康
  • 娱乐
  • 时尚
  • 教育
  • 科技
  • 法律
  • 生活
  • 旅游
  • 艺术
  • 史海
  • 人物
  • 名车
  • 家居
  1. 新闻首页 /
  2. 健康

    /
  • cover

    加拿大小哥苦等6个月检查!去中国几小时搞定

    看病快还得是中国啊! 近日,多伦多本地媒体6ixBuzzTV分享了一段视频,讲述了一名加拿大男子在本国预约MRI检查等待超过6个月无果。结果在中国度假时,仅花费了不到一千人民币,无需预约,就完成了MRI和CT检查,真的是太丝滑了! 图源:X 视频如下↓↓↓ 该加拿大男子的伴侣在视频里说道:“我的丈夫需要做核磁共振检查,在加拿大排队6个月也没等到。但是,当我们身在中国时,我们想到为什么不试试当地医院呢?” 图源:X “我们没有预约,直接去了一家综合医院,用他的护照进行登记。很快就拿到了就诊卡,并见到了医生,并安排了核磁共振和CT扫描检查,全部都在同一天完成。” 图源:X “4个小时后,我们顺利从自助机上打印出了MRI的影像片,随后医生也查看了拍片的结果。” 图源:X “最后,总费用大概是1000人民币(约为190加元),挂号费5.5,MRI检查费530,CT检查460。” 图源:X 对此,加拿大网友惊呆了。有网友表示:“我已经等了超过一年了...” 对此,有网友问xAI小助手@grok:“在中国做MRI检查真的比在加拿大快么?” @grok的回答是:“是的,在中国城市地区。MRI检查通常在当天或几小时内即可完成,费用约为100至200美元。在加拿大,MRI检查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16.2周,私人选择的费用为400至3,000加元。加拿大的公共医疗系统虽然免费,但等待时间更长。” 其他网友也纷纷表示,可以考虑找加拿大的私人医疗机构做MRI检查,但是费用颇高。 “你可以叫你的家庭医生给你安排私人MRI,大约要花费2000加元。” “你也可以在加拿大花费700加元(其中保险可以报销70%,也就是只用210加元)。我不是为这腐烂的公共医疗系统辩护,只是想举个更好的例子。” 最后,有一位网友感叹道:“加拿大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遥遥领先加拿大。和中国人相比,我们的生活就像农民一样。我们被谎言/宣传所蒙蔽。媒体报道的关于中国的一切,其实都是在说我们自己。” 对此,各位华人怎么看呢?有人专程回国做身体检查么?欢迎分享!
    time 2小时后
  • cover

    腊肠吃出大问题!加拿大多省57人感染病菌!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表示,已有 7 人因食用意大利腊肠感染沙门氏菌并住院。 据该机构称,目前已有 57 人患病,其中阿尔伯塔省有 44 例,安大略省有 13 例。 图源: CFIA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于 6 月 10 日发布的召回通知涉及在安大略省、曼尼托巴省和阿尔伯塔省销售的三款意大利腊肠产品,包括:Rea’s品牌的甜味腊肠(Genoa Salami Sweet)和辣味腊肠(Genoa Salami Hot),以及Bona品牌的温和腊肠(Mild Genova Salami)。点击此处查看具体的 UPC 和产品代码。 受影响产品曾在超市、特色市场、餐馆、咖啡馆、熟食店和肉铺销售。 公共卫生署在通报中指出:“许多生病者曾报告在三明治中食用过腊肠,或在熟食柜台购买时食用了召回产品。” 大部分病例的发病时间在 2025 年 4 月中旬至 5 月下旬之间。 公共卫生署表示:“由于从人们感染到病例报告至公共卫生部门之间存在时间差,因此该疫情仍可能有新的病例报告。本次疫情的报告时间跨度为 11 至 45 天。” 目前尚未有死亡病例报告。 当局建议消费者若持有召回产品,应将其丢弃或退回购买商店。 CFIA 警告称:“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外观和气味可能正常,但仍会导致疾病。儿童、孕妇、老年人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更容易感染严重甚至致命的疾病。” 沙门氏菌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恶心、腹部绞痛和腹泻。长期并发症可能包括严重关节炎。 查看有关健康公告和召回的更多信息,可点击卫生署网站,链接: https://www.canada.ca/en/public-health/services/public-health-notices/2025/outbreak-salmonella-infections-genoa-rea-genova-bona-salami.html
    time 2小时后
  • cover

    华人这爱吃蔬菜登上“肮脏果蔬”榜首

    根据《2025 年农产品农药购物指南》,十几种水果和蔬菜样本中,超过 90% 的检测结果显示含有潜在有害的农药残留。 该名单被称为“肮脏的十二种农产品”,由环境工作组(EWG)根据美国政府对非有机农产品的最新检测数据汇编而成。EWG 是一个健康倡导组织,自 2004 年以来每年都会发布一份报告。菠菜位居榜首,其农药残留量按重量计算比任何其他受检农产品都要高,其次是草莓、羽衣甘蓝(以及芥菜和羽衣甘蓝)、葡萄、桃子、樱桃、油桃、梨、苹果、黑莓、蓝莓和土豆。EWG 科学副总裁亚历克西斯·特姆金 (Alexis Temkin) 表示,这份年度报告的目的并非阻止消费者食用对健康至关重要的水果和蔬菜,而是为消费者提供决策工具,帮助他们决定是否购买家庭消费最多的有机水果或蔬菜。“这份指南旨在帮助消费者在尝试减少农药接触的同时,多吃水果蔬菜”,特姆金说,“许多同行评审研究反复证明的一点是,当人们从传统饮食转向有机饮食时,尿液中农药含量确实会显著降低”。代表有机和传统农产品种植者的食品和农业联盟长期以来一直批评该年度报告。该联盟执行董事特蕾莎·索恩(Teresa Thorne)表示:“我们坚决支持消费者在购买水果和蔬菜时自主选择。但这种选择不应该受到这份清单的影响”。排在榜单上,位于菠菜之后的分别是:草莓、羽衣甘蓝和芥菜、葡萄、桃子、樱桃、油桃、梨、苹果、黑莓、蓝莓和土豆。黑莓是新上榜的,此前从未经过美国农业部的检测。土豆则在近几年缺席之后,再次跻身榜单——主要原因是使用了一种名为氯苯胺灵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特姆金说,这种化学物质已被欧盟禁用。特姆金说:“这种农药在收获后使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土豆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发芽”,“由于农药在收获后使用时间很晚,距离消费者可能接触或食用土豆的时间很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药浓度过高”。Temkin 说,在《购物指南》的 “Dirty Dozen ”部分的几种作物上,每种作物上都检测到了 50 多种不同的农药。作为报告的一部分,环境工作组还每年都会发布一份“清洁十五种”农产品清单,其中列出了农药残留量最低的常规农产品。许多这类水果和蔬菜在食用前都会剥皮以保护其健康,但并非所有水果和蔬菜都是如此。菠萝是经检测污染程度最低的农产品,其次是甜玉米(新鲜和冷冻)、鳄梨、木瓜、洋葱、冷冻甜豌豆、芦笋、卷心菜、西瓜、花椰菜、香蕉、芒果、胡萝卜、蘑菇和猕猴桃。特姆金说:“美国农业部农药测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们试图模仿消费者的行为。……他们用流水冲洗水果或蔬菜约 15 到 20 秒,然后还会剥柑橘、芒果或香蕉之类的水果皮”。“如果外层有任何农药,我们会将其去除,这可能是为什么一些列入清洁十五种水果或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较少的原因之一”。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的建议,所有农产品,即使是有机农产品,在剥皮前都应该清洗,以免刀上的污垢和细菌沾染到水果或蔬菜上。清洗后,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干。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胡萝卜、黄瓜、甜瓜和土豆等坚硬的农产品可以用干净的蔬菜刷在流水下刷洗。其他所有农产品都可以在冲洗时轻轻揉搓。无需使用漂白剂、肥皂或农产品清洗剂——水果和蔬菜具有多孔性,可以吸收化学物质。摘掉卷心菜、生菜和其他绿叶蔬菜最外层的叶子,仔细冲洗每一片叶子——但不要用水冲洗,否则会弄伤它们。专家建议,最好使用比蔬菜温度更高的低压水,并用滤网甩干蔬菜。冲洗后别忘了清洗滤网。例外情况是经过“三次清洗”的袋装蔬菜,FDA 表示这种蔬菜不需要额外清洗。
    time 1小时后
  • cover

    崩溃!31岁加国女被告知癌症已转移 谁知...

    尽管一些癌症可以被治愈,有时候人们可以带癌生存,但得知自己患有癌症绝对是一种噩耗。 加布里埃拉·帕蒂 (Gabriella Patey) 说,她和家人在被哈利法克斯一家医院错误地诊断为癌症后受到了精神创伤。 这位 31 岁的女性表示,一切始于 5 月 17 日,医生告诉她,IWK(一家妇女健康中心)的检查结果显示,她乳房中的肿瘤“完全是良性的”。   据CTV报道,帕蒂说:“我们庆祝了一下,因为我的母亲一年半前也因同样的癌症去世了。所以,这让我们如释重负”。   然而不到一个月后,她就接到了医生打来的令人震惊的电话。 帕蒂说:“我的初级保健医生打来电话说,IWK 诊断出了错误,我实际上患有转移性癌症,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诊断”。 帕蒂说,接到电话后,她很快就进入了“生存模式”,开始做善后处理。 “我告诉了我的朋友、家人和工作单位”,帕蒂说,“我通过银行申请了理赔,这样我的账单就能得到处理。我还联系了我的主治医生,把我的名字列入了医疗协助死亡的名单”。 她说:“我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我的丈夫得到照顾。确保他不会看到我受苦,就像我看着我母亲受苦一样”。 但帕蒂说,上周五她又接到了医生的电话,事情发生了转折。她说,医生告诉她,IWK 医院搞错了,她并没有患癌症。 帕蒂说,她周一收到了第二份医生意见,确认她确实没有癌症。 帕蒂说:“IWK 的病理科主任做了全面调查。她亲自查看了所有的幻灯片和报告,确定我的病例和别人的病例混在一起了。所以现在我的想法是,这个可怜的女人,曾经被寄予希望,以为她没有乳腺癌。结果她真的得了。而且她得的是目前最严重的乳腺癌之一”。 帕蒂说,她不知道该相信什么,她对该省的医疗保健系统失去了信心。 “我们一直睡不着。每天晚上都哭着入睡。现在我不得不去上班,去见家人,然后告诉他们:‘其实,我没有被诊断出绝症’”,帕蒂说:“我为自己不得不这样做而感到羞耻,尽管这不是我的错”。 帕蒂说,在整个过程中,IWK从未直接联系过她。她说她打算采取法律行动。
    time 22小时前
  • cover

    加拿大急诊超慢!“避坑指南”关键时刻能救命

    在加拿大看急诊,真的不是说去就能看的——你可能要等上好几个小时才能见到医生,运气不好,一天就耗在医院里了。 这不是夸张!最近,蒙特利尔经济研究所(MEI)公布了一份最新报告,直接点名加拿大各省的急诊排队问题:等得太久,效率太低,病人太难。 报告收集了2024-2025年度的各省数据,对急诊等候时间进行了分析和排名。统计的标准主要包括两项: 总停留时间:从你一走进急诊室开始算,到你被收治或出院为止。 首次医生评估时间:从你登记或分诊,到真正见到医生或护士的时间。   结果一出来,让人头皮发麻: 魁省第一名(最慢),平均得等5小时23分钟; 纽芬兰与拉布拉多表现最好,平均只需2小时45分钟; BC省也排进前四,平均停留时间是4小时13分钟; 安省和阿省表现中等,分别是4小时、3小时48分钟左右。 你以为见医生能快点?别太乐观——虽然安省和阿省在“首次见医生时间”上并列全国最快,但也得等1小时30分钟左右。 而最慢的爱德华王子岛,平均得等上**将近3小时(2小时58分钟)**才能见到医生……而且这还不是最夸张的。 报告提到,不同医院之间的差距也超大。例如,纽芬兰的Bay d’Espoir诊所病人平均只待29分钟就能走人;但在魁省的Pavillon Albert-Prévost医院,竟然有一半的病人要在急诊室待超过13小时05分钟!这已经不是排队了,是住下来了。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些等待时间,在过去5年里是越来越长的趋势。尤其是爱德华王子岛,平均等候时间直接暴涨1小时35分钟,等医生的时间也翻倍了。 BC省虽然涨幅不算最大,但过去一年里等候时间还是多了14分钟,问题同样不小。 说到底,加拿大的医疗系统问题早就不是新闻,不只是急诊难,连女性健康资源投入都被批严重不足。这一次,MEI的报告再次敲响警钟,急诊“排长龙”的现实真该好好被正视了。 为了帮助大家提前做好急诊准备,这里整理了几个方便查询大温急诊等待时间的实用网站:   实时数据平台(适用于温哥华、Richmond、北岸等): Emergency Department Wait Times – 每5分钟更新一次,数据覆盖Vancouver Coastal Health区域各大公立医院,使用简单、数据权威。 网址:edwaittimes.ca Legacy 页面展示详细医院等待时间,如温哥华综合医院(VGH)、圣保罗医院(St. Paul’s)、BC儿童医院、Lions Gate、Richmond医院等,提供“见医等待”和“总停留”数据更新,推荐临急出发前查看 Fraser Health(菲沙卫生局)官网:提供等待时间说明及紧急护理建议,同时包含UPCC(急诊+初级诊疗中心)  Vancouver Coastal Health(沿岸卫生局)网站:除等待时间,还提供紧急护理须知、24小时心理危机转介等信息
    time 昨天
  • cover
    2小时后

    加拿大小哥苦等6个月检查!去中国几小时搞定

    看病快还得是中国啊! 近日,多伦多本地媒体6ixBuzzTV分享了一段视频,讲述了一名加拿大男子在本国预约MRI检查等待超过6个月无果。结果在中国度假时,仅花费了不到一千人民币,无需预约,就完成了MRI和CT检查,真的是太丝滑了! 图源:X 视频如下↓↓↓ 该加拿大男子的伴侣在视频里说道:“我的丈夫需要做核磁共振检查,在加拿大排队6个月也没等到。但是,当我们身在中国时,我们想到为什么不试试当地医院呢?” 图源:X “我们没有预约,直接去了一家综合医院,用他的护照进行登记。很快就拿到了就诊卡,并见到了医生,并安排了核磁共振和CT扫描检查,全部都在同一天完成。” 图源:X “4个小时后,我们顺利从自助机上打印出了MRI的影像片,随后医生也查看了拍片的结果。” 图源:X “最后,总费用大概是1000人民币(约为190加元),挂号费5.5,MRI检查费530,CT检查460。” 图源:X 对此,加拿大网友惊呆了。有网友表示:“我已经等了超过一年了...” 对此,有网友问xAI小助手@grok:“在中国做MRI检查真的比在加拿大快么?” @grok的回答是:“是的,在中国城市地区。MRI检查通常在当天或几小时内即可完成,费用约为100至200美元。在加拿大,MRI检查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16.2周,私人选择的费用为400至3,000加元。加拿大的公共医疗系统虽然免费,但等待时间更长。” 其他网友也纷纷表示,可以考虑找加拿大的私人医疗机构做MRI检查,但是费用颇高。 “你可以叫你的家庭医生给你安排私人MRI,大约要花费2000加元。” “你也可以在加拿大花费700加元(其中保险可以报销70%,也就是只用210加元)。我不是为这腐烂的公共医疗系统辩护,只是想举个更好的例子。” 最后,有一位网友感叹道:“加拿大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遥遥领先加拿大。和中国人相比,我们的生活就像农民一样。我们被谎言/宣传所蒙蔽。媒体报道的关于中国的一切,其实都是在说我们自己。” 对此,各位华人怎么看呢?有人专程回国做身体检查么?欢迎分享!
  • cover
    2小时后

    腊肠吃出大问题!加拿大多省57人感染病菌!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表示,已有 7 人因食用意大利腊肠感染沙门氏菌并住院。 据该机构称,目前已有 57 人患病,其中阿尔伯塔省有 44 例,安大略省有 13 例。 图源: CFIA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于 6 月 10 日发布的召回通知涉及在安大略省、曼尼托巴省和阿尔伯塔省销售的三款意大利腊肠产品,包括:Rea’s品牌的甜味腊肠(Genoa Salami Sweet)和辣味腊肠(Genoa Salami Hot),以及Bona品牌的温和腊肠(Mild Genova Salami)。点击此处查看具体的 UPC 和产品代码。 受影响产品曾在超市、特色市场、餐馆、咖啡馆、熟食店和肉铺销售。 公共卫生署在通报中指出:“许多生病者曾报告在三明治中食用过腊肠,或在熟食柜台购买时食用了召回产品。” 大部分病例的发病时间在 2025 年 4 月中旬至 5 月下旬之间。 公共卫生署表示:“由于从人们感染到病例报告至公共卫生部门之间存在时间差,因此该疫情仍可能有新的病例报告。本次疫情的报告时间跨度为 11 至 45 天。” 目前尚未有死亡病例报告。 当局建议消费者若持有召回产品,应将其丢弃或退回购买商店。 CFIA 警告称:“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外观和气味可能正常,但仍会导致疾病。儿童、孕妇、老年人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更容易感染严重甚至致命的疾病。” 沙门氏菌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恶心、腹部绞痛和腹泻。长期并发症可能包括严重关节炎。 查看有关健康公告和召回的更多信息,可点击卫生署网站,链接: https://www.canada.ca/en/public-health/services/public-health-notices/2025/outbreak-salmonella-infections-genoa-rea-genova-bona-salami.html
  • cover
    1小时后

    华人这爱吃蔬菜登上“肮脏果蔬”榜首

    根据《2025 年农产品农药购物指南》,十几种水果和蔬菜样本中,超过 90% 的检测结果显示含有潜在有害的农药残留。 该名单被称为“肮脏的十二种农产品”,由环境工作组(EWG)根据美国政府对非有机农产品的最新检测数据汇编而成。EWG 是一个健康倡导组织,自 2004 年以来每年都会发布一份报告。菠菜位居榜首,其农药残留量按重量计算比任何其他受检农产品都要高,其次是草莓、羽衣甘蓝(以及芥菜和羽衣甘蓝)、葡萄、桃子、樱桃、油桃、梨、苹果、黑莓、蓝莓和土豆。EWG 科学副总裁亚历克西斯·特姆金 (Alexis Temkin) 表示,这份年度报告的目的并非阻止消费者食用对健康至关重要的水果和蔬菜,而是为消费者提供决策工具,帮助他们决定是否购买家庭消费最多的有机水果或蔬菜。“这份指南旨在帮助消费者在尝试减少农药接触的同时,多吃水果蔬菜”,特姆金说,“许多同行评审研究反复证明的一点是,当人们从传统饮食转向有机饮食时,尿液中农药含量确实会显著降低”。代表有机和传统农产品种植者的食品和农业联盟长期以来一直批评该年度报告。该联盟执行董事特蕾莎·索恩(Teresa Thorne)表示:“我们坚决支持消费者在购买水果和蔬菜时自主选择。但这种选择不应该受到这份清单的影响”。排在榜单上,位于菠菜之后的分别是:草莓、羽衣甘蓝和芥菜、葡萄、桃子、樱桃、油桃、梨、苹果、黑莓、蓝莓和土豆。黑莓是新上榜的,此前从未经过美国农业部的检测。土豆则在近几年缺席之后,再次跻身榜单——主要原因是使用了一种名为氯苯胺灵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特姆金说,这种化学物质已被欧盟禁用。特姆金说:“这种农药在收获后使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土豆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发芽”,“由于农药在收获后使用时间很晚,距离消费者可能接触或食用土豆的时间很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药浓度过高”。Temkin 说,在《购物指南》的 “Dirty Dozen ”部分的几种作物上,每种作物上都检测到了 50 多种不同的农药。作为报告的一部分,环境工作组还每年都会发布一份“清洁十五种”农产品清单,其中列出了农药残留量最低的常规农产品。许多这类水果和蔬菜在食用前都会剥皮以保护其健康,但并非所有水果和蔬菜都是如此。菠萝是经检测污染程度最低的农产品,其次是甜玉米(新鲜和冷冻)、鳄梨、木瓜、洋葱、冷冻甜豌豆、芦笋、卷心菜、西瓜、花椰菜、香蕉、芒果、胡萝卜、蘑菇和猕猴桃。特姆金说:“美国农业部农药测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们试图模仿消费者的行为。……他们用流水冲洗水果或蔬菜约 15 到 20 秒,然后还会剥柑橘、芒果或香蕉之类的水果皮”。“如果外层有任何农药,我们会将其去除,这可能是为什么一些列入清洁十五种水果或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较少的原因之一”。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的建议,所有农产品,即使是有机农产品,在剥皮前都应该清洗,以免刀上的污垢和细菌沾染到水果或蔬菜上。清洗后,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干。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胡萝卜、黄瓜、甜瓜和土豆等坚硬的农产品可以用干净的蔬菜刷在流水下刷洗。其他所有农产品都可以在冲洗时轻轻揉搓。无需使用漂白剂、肥皂或农产品清洗剂——水果和蔬菜具有多孔性,可以吸收化学物质。摘掉卷心菜、生菜和其他绿叶蔬菜最外层的叶子,仔细冲洗每一片叶子——但不要用水冲洗,否则会弄伤它们。专家建议,最好使用比蔬菜温度更高的低压水,并用滤网甩干蔬菜。冲洗后别忘了清洗滤网。例外情况是经过“三次清洗”的袋装蔬菜,FDA 表示这种蔬菜不需要额外清洗。
  • cover
    22小时前

    崩溃!31岁加国女被告知癌症已转移 谁知...

    尽管一些癌症可以被治愈,有时候人们可以带癌生存,但得知自己患有癌症绝对是一种噩耗。 加布里埃拉·帕蒂 (Gabriella Patey) 说,她和家人在被哈利法克斯一家医院错误地诊断为癌症后受到了精神创伤。 这位 31 岁的女性表示,一切始于 5 月 17 日,医生告诉她,IWK(一家妇女健康中心)的检查结果显示,她乳房中的肿瘤“完全是良性的”。   据CTV报道,帕蒂说:“我们庆祝了一下,因为我的母亲一年半前也因同样的癌症去世了。所以,这让我们如释重负”。   然而不到一个月后,她就接到了医生打来的令人震惊的电话。 帕蒂说:“我的初级保健医生打来电话说,IWK 诊断出了错误,我实际上患有转移性癌症,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诊断”。 帕蒂说,接到电话后,她很快就进入了“生存模式”,开始做善后处理。 “我告诉了我的朋友、家人和工作单位”,帕蒂说,“我通过银行申请了理赔,这样我的账单就能得到处理。我还联系了我的主治医生,把我的名字列入了医疗协助死亡的名单”。 她说:“我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我的丈夫得到照顾。确保他不会看到我受苦,就像我看着我母亲受苦一样”。 但帕蒂说,上周五她又接到了医生的电话,事情发生了转折。她说,医生告诉她,IWK 医院搞错了,她并没有患癌症。 帕蒂说,她周一收到了第二份医生意见,确认她确实没有癌症。 帕蒂说:“IWK 的病理科主任做了全面调查。她亲自查看了所有的幻灯片和报告,确定我的病例和别人的病例混在一起了。所以现在我的想法是,这个可怜的女人,曾经被寄予希望,以为她没有乳腺癌。结果她真的得了。而且她得的是目前最严重的乳腺癌之一”。 帕蒂说,她不知道该相信什么,她对该省的医疗保健系统失去了信心。 “我们一直睡不着。每天晚上都哭着入睡。现在我不得不去上班,去见家人,然后告诉他们:‘其实,我没有被诊断出绝症’”,帕蒂说:“我为自己不得不这样做而感到羞耻,尽管这不是我的错”。 帕蒂说,在整个过程中,IWK从未直接联系过她。她说她打算采取法律行动。
  • cover
    昨天

    加拿大急诊超慢!“避坑指南”关键时刻能救命

    在加拿大看急诊,真的不是说去就能看的——你可能要等上好几个小时才能见到医生,运气不好,一天就耗在医院里了。 这不是夸张!最近,蒙特利尔经济研究所(MEI)公布了一份最新报告,直接点名加拿大各省的急诊排队问题:等得太久,效率太低,病人太难。 报告收集了2024-2025年度的各省数据,对急诊等候时间进行了分析和排名。统计的标准主要包括两项: 总停留时间:从你一走进急诊室开始算,到你被收治或出院为止。 首次医生评估时间:从你登记或分诊,到真正见到医生或护士的时间。   结果一出来,让人头皮发麻: 魁省第一名(最慢),平均得等5小时23分钟; 纽芬兰与拉布拉多表现最好,平均只需2小时45分钟; BC省也排进前四,平均停留时间是4小时13分钟; 安省和阿省表现中等,分别是4小时、3小时48分钟左右。 你以为见医生能快点?别太乐观——虽然安省和阿省在“首次见医生时间”上并列全国最快,但也得等1小时30分钟左右。 而最慢的爱德华王子岛,平均得等上**将近3小时(2小时58分钟)**才能见到医生……而且这还不是最夸张的。 报告提到,不同医院之间的差距也超大。例如,纽芬兰的Bay d’Espoir诊所病人平均只待29分钟就能走人;但在魁省的Pavillon Albert-Prévost医院,竟然有一半的病人要在急诊室待超过13小时05分钟!这已经不是排队了,是住下来了。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些等待时间,在过去5年里是越来越长的趋势。尤其是爱德华王子岛,平均等候时间直接暴涨1小时35分钟,等医生的时间也翻倍了。 BC省虽然涨幅不算最大,但过去一年里等候时间还是多了14分钟,问题同样不小。 说到底,加拿大的医疗系统问题早就不是新闻,不只是急诊难,连女性健康资源投入都被批严重不足。这一次,MEI的报告再次敲响警钟,急诊“排长龙”的现实真该好好被正视了。 为了帮助大家提前做好急诊准备,这里整理了几个方便查询大温急诊等待时间的实用网站:   实时数据平台(适用于温哥华、Richmond、北岸等): Emergency Department Wait Times – 每5分钟更新一次,数据覆盖Vancouver Coastal Health区域各大公立医院,使用简单、数据权威。 网址:edwaittimes.ca Legacy 页面展示详细医院等待时间,如温哥华综合医院(VGH)、圣保罗医院(St. Paul’s)、BC儿童医院、Lions Gate、Richmond医院等,提供“见医等待”和“总停留”数据更新,推荐临急出发前查看 Fraser Health(菲沙卫生局)官网:提供等待时间说明及紧急护理建议,同时包含UPCC(急诊+初级诊疗中心)  Vancouver Coastal Health(沿岸卫生局)网站:除等待时间,还提供紧急护理须知、24小时心理危机转介等信息
  • cover
    2天前

    加拿大卫生部警告:这种“奶油气弹”要你命!

    加拿大卫生部近日发出安全警示,严正警告公众不要娱乐性吸入一氧化二氮(俗称“笑气”),因为这可能带来“严重健康风险,甚至致命”。 该机构指出,市面上存在一些产品被标注为“打发奶油气弹”(whip cream chargers),并推出各种口味,这些产品正被在线平台和实体店面向公众销售。   在边境执法部门协助下,加拿大卫生部已查获多批未经授权的笑气产品,以防止这类货物流入加拿大。   “向公众宣传或销售用于吸入的一氧化二氮产品是严格禁止的,”加拿大卫生部在警示中强调。   医用笑气 ≠ 娱乐用药   一氧化二氮属于管控药物,只能由有资质的医疗人员在手术或牙科治疗中用于镇静或缓解疼痛。   但若被娱乐性吸入(俗称“huffing”),笑气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例如: • 心跳加速 • 意识丧失 • 低血压 • 缺氧甚至窒息   加拿大卫生部警告,长期使用一氧化二氮的潜在后果极其严重。长期或高浓度吸入还可能引发: • 贫血和维生素B12缺乏 • 出生缺陷 • 四肢和肺部血栓 • 肺部与胸腔之间漏气   该物质对身体多个器官都有严重危害。其中对心脏的影响包括心悸、心脏病发作、中风等。神经系统损伤也极为严重,可能造成脊髓退化、排便、排尿功能障碍、行走不协调、肢体麻木。   心理症状还可能包括意识混乱与妄想、激动、幻觉、偏执情绪和抑郁。最严重的后果包括长期疼痛、永久性瘫痪甚至死亡。   加拿大卫生部强调,即便停止使用笑气,长期娱乐性吸入仍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此外,这种药物也具有成瘾性,停止使用后还可能产生戒断反应。   因此,若有人吸入笑气,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加拿大卫生部强烈建议消费者不要将任何一氧化二氮产品用于娱乐性吸入,”官方通告写道。
  • cover
    3天前

    玩TikTok挑战出人命!19岁少女抢救4天脑死

    美国一名19岁少女Renna O’ Rourke,挑战TikTok流行的“Dusting”,竟不幸引发心脏骤停,送医抢救4天后仍宣告不治。这起悲剧再次让外界关注社媒挑战背后潜藏的危机。 根据外媒报道,Renna O’Rourke于5月下旬和男友透过送货APP订购键盘清洁剂,没想到吸入该气雾剂后心脏骤停,紧急送往当地的Honor Health Scottsdale Osborn Medical Center抢救,但在加护病房4天后,仍于6月1日下午宣告脑死。 她的父母Aaron和Dana受访时悲痛透露,从未察觉女儿有类似行为,也不清楚“吸嗅挑战”的危险性。Dana表示,这类清洁剂没有明显气味,也不需要特别证件才能购买,加上毒品筛检无法验出任何不妥,正好符合青少年躲避家长监管的漏洞。 Dana更哽咽表示:“我们不希望再有父母,像我们一样得站在插管、无法自主呼吸的孩子身边,只因为他们对着一罐气体吸了一口。”Aaron也透露女儿从小常说自己会成名。“这不是我们希望的方式。” 少女在过世后成功捐出多个器官,挽救至少6条生命。她的父母也设立GoFundMe专业,除了筹措医疗和丧葬费用,也希望唤起社会对这类TikTok挑战的重视,避免再有憾事发生。 “Dusting”,也称为“chroming”或“huffing”,是一种病毒式传播的趋势,人们通过吸入电脑除尘喷雾来获得快感。针对“吸嗅”风险,专家警告吸嗅喷剂虽会产生短暂的微醺兴奋感,但气体会取代体内氧气,可能会导致肝、心脏衰竭、肺病,甚至死亡。
  • cover
    3天前

    惊人!加拿大50岁以下男性第二大死因竟是这个

    6月是男性心理健康月,尽管近年来心理健康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加拿大,尤其是年轻男性群体中,关于自杀和抑郁的数据依然令人震惊。提高社会对这一问题的认知,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根据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发起的心理健康项目HeadsUpGuys的数据,自杀是50岁以下加拿大男性的第二大死因。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自杀案例中,有多达75%是男性。尽管问题严重,但针对男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仍然研究不足。 为应对这一挑战,HeadsUpGuys在6月的前两周发起了一项名为“为他挺身而出”的活动,旨在鼓励人们为身边可能在默默挣扎的男性采取实际行动。该活动倡导参与者以步行、跑步或骑行等身体力行的方式,表达对男性朋友和亲人的关心与支持。活动的核心理念是,虽然很多男性不愿主动寻求帮助,但他们往往会为他人挺身而出。 我们采访了HeadsUpGuys的社区参与和合作负责人乔·拉切特(Joe Rachert)。他在男性心理健康领域工作十余年,也与加拿大男性健康基金会(CMHF)有深度合作。他强调,提升公众认知是拯救生命的重要一步。 “我是那个不停努力去唤起大家关注的人。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被看见的问题,才有可能被解决,”拉切特说道。 他指出,男性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沉默由来已久,部分原因是社会对男性角色的固有认知。不过,代际之间的变化正在带来积极转变。 “我们总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改变,但要真正扭转男性健康的整体状况,首先需要改变男性社会化的文化结构,”他说。他回忆自己在年轻时几乎从未听说过心理健康的讨论。而如今,年轻一代已经开始主动探索相关话题,例如他曾采访的两位10年级学生,就在做关于体育与男性心理健康的研究报告。 拉切特自己直到40多岁才真正理解并投身心理健康领域。他坦言,虽然以前对心理健康有一些模糊的概念,但真正的理解和认同是近几年才形成的。 社交媒体的普及也对男性心理健康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公众因名人如安东尼·布尔丹、罗宾·威廉姆斯的去世而开始更多讨论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一些网络人物传播的极端男性气质观念也可能误导和伤害年轻男性。 “社交媒体加强了对男性刻板印象的传播,例如泰特兄弟的影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拉切特指出,这种有害信息可能使一些本就孤独的男性误以为他们找到了归属感。而当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被手机所取代时,问题往往更为严重。 “我们的愿景是,有朝一日,自杀将不再是男性的主要死因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拉切特认为除了提供帮助,更应通过媒体宣传、社区建立和教育推广等方式,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心理健康环境。 拉切特以自身经历强调识别心理健康警示信号的重要性。他分享说,曾有一位好友在30多岁时自杀,他当时完全没有察觉任何征兆。但事后回想,所有预警信号其实早已显现,只是当时缺乏足够的知识去辨识。 这正是为什么教育、倡导和公共意识对于拯救生命如此关键。如果人们学会识别那些细微的心理健康迹象,他们就可能成为阻止悲剧发生的关键一环。 HeadsUpGuys网站为北美男性提供心理治疗师名录,并持续通过活动如“为他挺身而出”呼吁大家采取实际行动。拉切特特别提到,温哥华一支合唱团参与活动的视频令他感动落泪,这也展现了集体关怀的力量。 在这个男性心理健康月,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身边的男性营造一个更理解、更安全的环境。 编辑提示: 本文讨论的是加拿大男性自杀问题。如果您需要帮助,可以拨打9-8-8自杀危机热线。
  • cover
    4天前

    加拿大急诊室等候多久?卑诗还不算最差!

    这里是加拿大急诊室等待时间的情况 如果您需要在加拿大就医,准备好面对较长的等待时间吧。   据dailyhive报道,根据蒙特利尔经济研究所(MEI)的一份新报告,加拿大人在全国范围内的急诊室等待时间过长。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患者前往急诊室,等待数小时才能得到治疗,急诊室是必须解决的诸多瓶颈之一,以确保加拿大人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的医疗服务。”该研究于星期二发布。   MEI对各省的数据进行了研究,以计算加拿大急诊室的平均等待时间。 为此,研究评估了患者在急诊部门的停留总时长,从患者入院登记的那一刻起,到他们离开的时刻,无论是出院还是被收入医院。 研究还考虑了医生初步评估的时间,这表明患者从最初登记或分诊到接受医生或护士执业者护理之间的等待时长。 根据2024至2025财政年度可用的数据,MEI确定了以下省份的急诊室等待时间:阿尔伯塔省、卑诗省、曼尼托巴省、新不伦瑞克省、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安大略省、Prince Edward Island省和魁北克省。   在平均停留时间方面,魁北克省以五小时二十三分钟的急诊室等待时间位居全国之首。 “数据显示,纽芬兰和拉布拉多进行的停留时间最短,只有两小时四十五分钟,几乎是魁北克的一半。”报告中提到。 卑诗省在全国急诊室等待时间中排名第四,停留中位数为四小时十三分钟。安大略省的停留时间为四小时,而阿尔伯塔省位于列表的较低端,停留时间为三小时四十八分钟。   急诊室等待时间 在患者等待医生评估的时间方面,安大略省和阿尔伯塔省的等待时间都达到了最快,为一小时三十分钟。 卑诗省、魁北克省和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处于中间水平,而Prince Edward Island省的等待时间最长,平均为两小时五十八分钟。 “各个医院的表现差异很大。例如,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的贝德斯普尔医疗诊所的中位停留时间仅为29分钟。”报告指出。“相比之下,魁北克省阿尔贝特-普莱沃特医院的50%的患者在急诊室内停留超过13小时05分钟。” 自2020年以来急诊室等待时间的变化 根据MEI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中,所有有可用数据的省份的平均停留时间和医生初期评估时间均有所增加。   “Prince Edward Island省的中位停留时间和医生初步评估时间在这五年中均增加了一小时三十五分钟,分别增长了51.8%和114.5%。”报告提到。 卑诗省在过去一年中平均停留时间恶化最大,增加了14分钟。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和阿尔伯塔省则保持了之前的平均停留时间。 急诊室等待时间 MEI分享了一个来自法国医疗系统的例子,或许可以为急剧上升的急诊室等待时间提供解决方案。 在法国,有独立诊所专门处理低优先级病例,或者称为紧急医疗护理中心的轻微非生命威胁性紧急情况。这些紧急情况可能包括骨折、需要缝合的伤口、感染、流感等“非关键”的紧急情况。   “这些诊所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不同于大型医院急诊室的接触护理的途径。”报告解释道。“尽管大多数诊所有固定营业时间,但这些选择性的时间安排也会对使用它们的患者产生影响。” 这并不是唯一一份给加拿大医疗系统打出不及格的报告。近期一项研究指出,加拿大或许没有认真对待女性健康问题。
  • cover
    5天前

    驾宝马铲入太阳马戏团场子!嫌犯为何这么做?

    温哥华警方称,周四(5日)晚间因开车撞入太平洋体育馆而被拘留男子患有“宗教妄想症”,当天早些时候,一个圣经学习小组曾向911报警求助。 温哥华市警局发言人艾迪生(Steve Addison)周五表示,据报道,该男子在教堂聚会时行为反常,但在警方遇到他之前就离开了。 周四晚上8时左右,一辆宝马轿车在太阳马戏团(Cirque du Soleil)于温哥华演出期间,撞上太平洋体育馆,随后该男子被拘留。   艾迪生表示,嫌犯明显精神健康受到困扰。“他的言行举止反复无常,尤其是宗教妄想,常谈论撒旦、上帝,以及其他一些明显表明他正经历精神健康危机的事情。” 艾迪生说:“他的行为显然将自己和公众置于危险之中。” 他表示,事发前,这名30岁的温哥华男子并未因犯罪或精神健康问题与地方政府有来往。 幸而体育馆发生撞车事故无人受伤,艾迪生称,考虑到当时场内场外的人数,这简直是个“奇蹟”。 艾迪生说:“车辆撞上了建筑物上的一根垂直混凝土柱,正是这根柱子阻止了车辆冲入体育馆。”   “虽然我们目前还不知道具体的速度,但它的速度足够快,如果没有撞上护栏,它就会冲进竞技场,并可能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 艾迪生表示,该名男子目前正根据《精神健康法》被拘留。由于他尚未受到刑事指控,警方目前无法确认其身份。 (图:Global视频截图)
  • cover
    5天前

    102岁全球最老执业医生 揭3大长寿秘诀

    美国一位102岁的医生过去曾被健力士世界纪录认证为最年长的执业医生,直至3年前才退休的他行医接近80年,仍然老当益壮。他近日接受外媒访问更透露自己健康长寿的3大秘诀,当中包括早餐必吃4类食物。 世界纪录全球最老执业医生 长寿102岁秘诀是甚么? 据美媒《纽约邮报》报道,美国神经专科医生塔克(Dr. Howard Tucker)生于1922年,从1947年开始行医、执业近80年。他曾在2021年被健力士世界纪录认证为最年长的执业医生,直到2022年他所在的医院关闭后才暂别行医。塔克指如果医院没有结业、自己绝对会继续看病。 塔克表示父母均活到84岁和96岁,但长寿基因并不是全部原因,他认为“遗传和家族长寿史是健康的开始,然而必须辅以适度的营养、酒精和快乐”。 Dr. Howard Tucker 3大长寿秘诀   长寿秘诀|1. 简单饮食餐单  早餐必吃4类食物 塔克表示,自己的日常饮食非常简单: 早餐:时令水果、谷麦片、低脂牛奶 茶 午餐:为了保持思维敏捷,通常不吃午餐 晚餐:鱼、蔬菜(常吃西兰花)、肉(偶尔吃)、宵夜/甜品、水果或雪糕 长寿秘诀|2. 最爱鸡尾酒    保持运动日跑4.8公里 塔克指自己很少喝酒,但最喜欢饮鸡尾酒“马天尼”,且从不吸烟。塔克相信,即使是小习惯也会产生影响,身体一直保持活跃,避免身材走样。尽管他80多岁时因颈部骨折而放弃了滑雪,现在他也坚持每日在家中跑步机上跑至少4.8公里(3英里)。曾有研究表明,每日步行15分钟,早逝风险降低近25%。 长寿秘诀|3. 快乐是生活必须有目标 塔克认为,自己的幸福来自工作、结婚70多年的妻子、4个孩子、10个孙子,以及对当地体育赛事的终身热爱。 塔克除了神经专科医生的正职,他孜孜不倦、在67岁时亦成功取得法律学位,副业为律师。塔克说:“你的生活必须有目标,每天早上起床时,你都要知道自己要做甚么。”因此即使他暂时没有执业行医,也无意放弃工作,他现时任教于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且为医疗法案提供法律咨询。 对于退休人士,塔克建议他们至少应该要有一些兴趣爱好,无论是社区公共工作还是个人爱好,大脑每天都需要刺激。科学也支持这观点,有研究表明,拥有目标感、不断学习新事物,以及参与需要解决问题、创造力和注意力的活动,是保持老年思维敏锐的关键。 塔克将于7月迎来103岁生日,这位最拚搏的“世一”医生相信:“退休是长寿的敌人”,他不会浪费时间担心自己的人生终点,他说:“因为生命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活着就意味着知道自己终将死去,所以我活着。” 资料来源:《New York Post》
  • cover
    6天前

    可怕!卑诗药剂师竟给9岁男孩强效鸦片药

    卑诗省温哥华岛一位母亲警告人们,在领取处方药时要仔细检查,因为她在为儿子领取过动症常规药物时,意外被给了强效鸦片类药物氢吗啡酮(hydromorphone)。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温哥华岛科莫斯(Comox)31岁居民帕奎因(Sarah Paquin)说自己至今仍对这件事感到不寒而栗,不敢想像如果孩子在服药前,丈夫没有注意到药片与平常有异,她9岁的儿子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 “太可怕了”,帕奎因指出,这样一个简单的小失误,“就可能酿成可怕的后果”。 未经认真身份就给药 她上周去给儿子德克兰(Declan)取药时,当地启康药房(Shoppers Drug Mart)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检查她的身份证,也没有从药袋里拿出处方,当时她并没有多想。 第二天,她的丈夫准备给德克兰服药时,却发现药片的颜色和形状都与平常不同,感到有些惊讶。他看了一眼药瓶,发现处方是给其他人的,而且是5毫克氢吗啡酮,立刻把药片退给了药房。 “你的脑子里立刻就想到了最坏的情况,”帕奎因说。 “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想到可能发生的情况,让我的心情就很沉重。” 氢吗啡酮是一种强效的鸦片类药物,其效力比吗啡强2到8倍,通常用于治疗急性疼痛或慢性癌症疼痛。 据梅奥诊所(Mayo Clinic)称,氢吗啡酮会导致儿童严重不良反应,过量服用甚至会导致死亡。 CBC新闻联络了启康药房的母公司Loblaws,该公司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这是一宗不应该发生的“人为失误”事件。 “我们已采取控制措施,将类似患者拿到错误处方袋的风险降至最低,而且该名同事将与员工检讨这些情况,以避免未来再发生。” 帕奎因说,她后来收到了药剂师的回应,对此深表歉意。她说,药剂师承认操作步骤有误,未遵守规程,并告诉她,他已被暂时停职,正等待内部调查。 尽管帕奎因获得一再保证,但还是向卑诗药剂师学会(College of Pharmacists of BC)提出了投诉。 “药房必须承担责任,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她说。 图:谷歌街景/Sarah Paquin 
  • cover
    6天前

    报恩!这家族6千万捐赠温哥华医院

    温哥华综合医院(VGH)基金会主席宣布收到来自迪劳里家族一笔6000万元的捐款,用于创建一家世界领先的心血管研究所。温哥华综合医院和UC医院基金会的安吉拉·查普曼(Angela Chapman)表示,迪劳里基金会(Dilawri Foundation)的这笔捐款是该医院基金会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捐款。查普曼表示,迪劳里心血管研究所(Dilawri Cardiovascular Institute)位于温哥华西12大道的用地目前正在重新规划,预计将于2027年开始建设。 Led by Dr. David Wood, the Dilawri Cardiovascular Institute will usher in a new era of cardiac research and clinical care in Canada: accelerating discoveries, attracting world-class talent, and improving patient outcomes for generations to come.@VCHhealthcare @VCHResearch pic.twitter.com/w5BxRJ33H1 — VGH & UBC Hospital Foundation (@VGHFdn) June 5, 2025 该医院心脏病科主任大卫·伍德博士表示,新研究所将获得3500万元的专项资金,另有2500万元将用于设立一个新的“创新基金”,以立即支持研究,同时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该领域的顶尖人才。 #NewsRelease We are thrilled to welcom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ilawri Cardiovascular Institute! Led by world-renowned cardiologist Dr. David Wood, this new institute will accelerate discoveries & translate them into better patient care & outcomes: https://t.co/xSmXlKsOqC — VCH Research Institute (@VCHResearch) June 5, 2025 伍德博士表示,这笔资金将使他和同事能够快速实施新想法,而无需等待政府资助,包括来自美国的资助。他表示,美国的科研格局“与六个月前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阿贾伊·迪劳里 (Ajay Dilawri) 的家族公司拥有数十家汽车经销店。他表示,基金会之所以做出捐赠,是因为他的父亲在世界各地寻求心脏病治疗,而伍德医生和他的团队是唯一没有建议进行“侵入性”和复杂的开胸心脏手术的人。
  • cover
    6天前

    认知障碍难预防?医生教3招清除“大脑垃圾”

    随着年龄增长,不少人担心年老时会患上认知障碍症,是否有方法可以预防?有医生教3大方法保护大脑,清除大脑中的垃圾,当中包括常喝1种饮品患脑退化风险可降30%。 3招清除“大脑垃圾” 喝这种饮品脑退化风险降30% 据日媒《President Online》报道,76岁的日本抗老医生镰田实指,在忙碌的工作与家务日常中,是否发现大脑和身体逐渐变得疲劳,若最近常出现想不起人名、粗心大意或忘记事情的情况,甚至无法立即想起他人姓名,或者对话中经常出现“那个”、“就是那个”之类的词汇,这可能是大脑功能开始衰退的征兆。脑退化症并非突然发病的疾病,它与糖尿病等疾病相似,是经年累月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疾病之一。 镰田实老医生表示,近年有研究指出,即使在脑退化症前期阶段的轻度认知障碍(MCI)时期,只要采取适当对策,仍有机会恢复至正常脑部状态。他也教3大方法,只要调整生活习惯,完全有机会预防认知功能下降。 怎样有助有助保护大脑? 3大方法清除“大脑垃圾” 1. 喝绿茶 原因:绿茶所含的儿茶素、茶胺酸等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与抗发炎功效,更能抑制β-淀粉样蛋白,即是脑部废物的堆积,有助预防脑退化症。 相关研究:据日本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的研究指,每日饮用2杯以上绿茶,能降低约30%的认知功能衰退风险。另一项研究更显示,每日多喝一杯100毫升的绿茶,与记忆形成密切相关的海马体年萎缩率就会随之下降。 建议:绿茶中的儿茶素需以80℃以上热水冲泡才能充分释放,建议用热水耐心冲泡出带有适度涩味的茶。 2. 万岁深蹲(バンザイスクワット) 万岁深蹲做法: •将身体挺直,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双手向上高举并深呼吸做好准备。 •呼气时,缓慢放下面前的手臂,同步屈膝下蹲并向后推臀部。 •当双手绕举至臀部时,保膝盖弯曲约45度,然后完全吐气。 •吸气时缓缓回复起始姿势。 此套动作建议初学者先重复5次,适应后可增至10次,最终目标为每日完成50次。 镰田实医生表示,深蹲运动每天都可以轻松进行,并能有效锻炼强壮的腿部和臀部,使其成为任何年龄层身体健康的基础。特别推荐透过深蹲强化四头肌、大腿前侧的肌肉和内收肌。当大腿肌力提升后,上下楼梯更轻松,并减少购物等活动带来的压力,大幅扩展生活自主能力。深蹲时伸展的股四头肌能充分释放肌动蛋白,兼刺激大脑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有助预防脑退化症。 他指出,特别在传统深蹲中加入“高举双臂”动作改良成类似印度式深蹲的“万岁深蹲”,这个改良动作透过高举手臂能同时锻炼背部肌群,使深蹲升级为结合上肢训练的全身性运动。当身体两侧充分伸展时,能有效放松横膈膜等呼吸肌群,不仅加深呼吸深度更可调节副交感神经,达到平衡自律神经效果。“万岁深蹲”适合于早餐后练习,能快速唤醒全身机能并显著提升上午工作效率,即使年过90岁也能轻松完成。 3.血流解放伸展术(血流解放ストレッチ) 现代人常见的紧张性头痛约占头痛类型的八成,往往源自于长时间使用手机或电脑时颈部前倾的手机颈姿势。这种运动关键在于伸展连接颈部与胸部的胸锁乳突肌,透过温和伸展这个部位改善血液循环,帮助代谢堆积的疲劳物质,促进氧气与养分输送至头部,就能有效消除颈部与头部的疲劳感,对于缓解紧张型头痛特别有效。此外,这套简易伸展术特别适合在办公期间或长时间工作时随时练习。 血流解放伸展术做法: •左手轻放于右侧锁骨位置。 •头部先向左倾再缓缓后仰,同时用手固定锁骨防止上抬,维持10秒充分伸展颈部肌肉。 •另一侧重复同样的动作,左右各完成1次即可。 脑退化症不同时期有何症状? 据香港医管局资料,认知障碍症(脑退化症)是因大脑神经细胞病变而引致大脑功能衰退的疾病,患者的记忆、理解、语言、学习、计算和判断能力都会受影响,部份且会有情绪、行为及感觉等方面的变化。 1. 早期症状(第1-2年) 在此阶段,家人和朋友通常会以为患者的症状,只是因为年纪渐老而出现的正常老化过程,常见症状包括失去短期记忆;表达或理解抽象事情时感困难,如表达身体不适、心情感受等;情绪或行为变幻无常;学习新事物及跟随复杂指令感困难;判断力减退、基本自理活动仍能应付,但需旁人提醒。 2.中期症状(第2-5年)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早期的困难会更加明显,症状包括混淆远期记忆和现实情况记忆、偶有词不达意的情况;行为性格转变,或会容易情绪不稳;需别人协助日常自理活动。 3. 晚期症状(第5年后) 患者生活几乎完全依赖别人,不能自我照顾,症状包括记忆缺损,连熟悉的人和事也会忘记;身体活动及精神状况出现衰退;未能有效表达及沟通;不能处理日常生活、需要长期照顾;生理时钟混乱。 资料来源:《President Online》、医管局 T10
  • cover
    6天前

    为啥不要?超一半加拿大人没申请牙科计划!

    一项新的调查显示,随着加拿大牙科保健计划本周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年龄组,35%的加拿大人表示他们已经放弃或减少了牙科就诊。周二公布的调查显示,牙科保健是最常被推迟的医疗服务。 加拿大数字保险公司PolicyMe与Angus Reid Institute合作,于5月9日至12日对1500名成年人进行了在线调查。 图源:CBC 超过半数的加拿大人(56%)表示,他们因费用问题而推迟医疗预约,有些人甚至不去预约。 多伦多 PolicyMe 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Andrew Ostro说:“他们因为费用而放弃预约。” 调查显示,受影响最大的受访者是 18 至 34 岁的年轻人,66% 的人表示他们在推迟就医,而在 35 至 54 岁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为 58%。 麦吉尔大学牙科学院教授Paul Allison博士说,由于年轻人作为一个群体往往比老年人更健康,因此一般来说,健康以及口腔保健在他们的优先考虑事项中可能没有老年人那么重要。 在调查中,55 岁或以上的加拿大人中约有 47% 的人表示他们也会拖延医疗保健。 多伦多 27 岁的 Verlaj Bains 对调查结果感同身受。大约 18 个月前,他开始在喝冷饮时感到下牙敏感。当时他有一些牙科保险,就去做了评估。 Bains说:“他们必须做全口换牙手术,费用大概是 3000 加元。我没有那么多钱。” Ostro说,在加拿大,雇主保险是人们投保的主要方式。 据加拿大牙科协会称,在2015年所有私人牙科护理支出中,约60%来自私人保险,其余则是自费。 Ostro说,自付费用包括保险公司支付50%至90%的共付额、患者需要支付的前几百加元服务的免赔额以及公司报销的缺口。 PolicyMe说,在调查的几代人中,20%的Z世代和21%的婴儿潮一代说他们没有保险,这表明职业生涯早期的不稳定和退休后的空缺都使人们得不到保护。在 55 岁及以上的加拿大人中,21% 的人表示没有医疗或牙科保险。 与此同时,“Z世代 ”正逐渐脱离父母的计划,进入往往缺乏传统福利的劳动力队伍。 西部大学牙科教授Dr. Carlos Quiñonez说,兼职工作的增加也可能导致人们在寻求医疗保健方面停滞不前。 Quiñonez说:“我们最终治疗了很多在获得医疗服务方面遇到经济困难的人,这也是他们来牙科学校寻求低成本医疗服务的原因。” Quiñonez之前利用另一家保险公司--Green Shield Canada的资金,在多伦多大学建立了一家免费牙科诊所。 对于Bains来说,费用是主要问题。这位运动学学生说,他对联邦牙科保健计划很感兴趣,因为他的牙齿一直很敏感。 他说:“虽然没有疼痛感,但情况可能会更糟,所以我一定要参加。” 从本周起,加拿大所有年龄在 18 岁至 64 岁之间的成年人,如果没有通过其他计划(如工作或退休人员福利、家庭成员或省级计划)获得保障,都有资格通过全国性的 “加拿大牙科保健计划”(CDCP)获得公共保障。 联邦政府表示,预计该计划将使多达 900 万加拿大居民更能负担得起牙科保健费用,目前已有 400 万人获得批准。在新的调查中,约有 11% 的加拿大人表示迄今为止依赖于 CDCP。 Allison说:“有很多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可能不符合 CDCP 的条件,但他们仍然发现支付牙科护理费用相当困难。” 除了费用,在时间和地理位置方面也存在问题。 符合 CDCP 资格的标准包括:您和您的配偶/同居伴侣(如适用)必须在加拿大报税,而且您的调整后家庭净收入必须低于 9 万加元。 在更广泛的调查中,约 36% 的加拿大人表示,他们担心在经济持续不稳定的情况下,雇主提供的保险可能会减少或取消,其中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担心程度最高。 71%的未投保加拿大人表示减少了医疗服务,甚至52%的投保加拿大人表示他们曾因经济原因推迟或错过预约。
  • cover
    1星期前

    研究:常吃这些食物有效降低这两种病!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经常食用富含植物固醇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和全谷物——可有效降低患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这两种致命慢性疾病的风险。这项历时36年、涵盖超过20万名美国成年人的研究由哈佛大学陈省身公共卫生学院的王风雷博士( Dr Fenglei Wang)领衔,近期在佛罗里达州举行的“大脑和心脏代谢健康生物活性物质”会议上公布,并即将发表于《营养学》杂志。 植物固醇的关键作用 植物固醇是一类天然存在于多种植物性食物中的化合物,具有结构上类似胆固醇的特性。长期以来,它因能够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LDL)水平而受到营养学界关注。如今,这项新研究进一步发现,植物固醇还具备调节胰岛素、改善新陈代谢及减少心脏炎症的多重健康效益。 王风雷博士表示:“这项研究结果强化了‘以植物为基础的健康饮食’的科学依据,尤其是蔬菜和全谷物等富含植物固醇的食物,有助于预防常见慢性病。” 数据支持健康饮食的长期效益 在为期36年的随访中,研究人员通过周期性饮食问卷记录参与者的膳食结构,并对超过40,000人的血样进行分析,评估其新陈代谢水平与疾病风险。结果显示: 超过20,000人罹患2型糖尿病; 近16,000人患上心脏病; 与平均饮食习惯相比,每日摄入五份蔬菜、三份水果、两份全谷物和半份坚果的人群,患病风险降低约10%。 此外,研究还发现,植物固醇摄入量与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及心血管炎症水平降低有关,这对预防糖尿病和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大多人摄入量仍远未达标 尽管研究成果令人鼓舞,但数据显示,高达90%的美国人并未达到每日推荐的蔬果、坚果和全谷物摄入量,表明推广健康饮食仍面临巨大挑战。 植物固醇的膳食来源 研究指出,植物固醇广泛存在于以下食物中: 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坚果油(含量最高); 坚果与种子:如杏仁、腰果、开心果、葵花籽、南瓜子; 全谷物:如燕麦、大麦;   豆类:如鹰嘴豆、扁豆、大豆; 蔬果:如西兰花、花椰菜、红薯、菠萝、橙子、香蕉与浆果等。   王风雷博士强调,这项研究不仅为植物固醇的健康益处提供了坚实证据,也提醒人们应更加重视饮食对慢性病预防的长期作用。“通过日常饮食摄入足够的植物固醇,可以帮助身体更有效地调节血糖与胆固醇水平,降低两种最常见慢性病的风险。”他说。 尽管研究尚未详尽解释植物固醇作用机制的全部细节,但其初步结果已为未来相关营养政策和个人饮食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 cover
    1星期前

    加拿大“医霸”住9年不出院,还要索赔2千万!

    在加拿大全民医保体系下,医院床位紧张问题长期困扰民众。最新数据显示,全国17%的急症护理床位被一类特殊患者占据——他们已不需要医院治疗,却因无法获得合适的长期护理或居家护理服务,被迫滞留医院。这种被称为"替代护理级别(ALC)"的现象,每年消耗医疗系统数十亿加元,成为加剧医疗资源紧张的隐形推手。 一个患者的9年"住院马拉松" 49岁的罗杰·福利(Roger Foley)自2016年2月入住安省伦敦健康科学中心(LHSC)以来,已在医院病床上度过3000多个日夜。这位患有严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坦言:"我不需要这里的先进医疗,但我无处可去。" 福利的情况折射出系统困境: 护理需求特殊:他拒绝政府提供的标准居家护理服务,坚持要自主选择护理团队,这种"自管式护理"在安省仅限极特殊病例; 拒绝长期护理院:"我还年轻,不想被关在养老院",但每月$2,500的无障碍公寓租金已持续支付9年; 法律诉讼连环战:2018年索赔$2300万指控侵权被驳回,2024年又因病房照明问题提起人权诉讼。 C.D. Howe研究所数据显示,ALC患者日均耗费医疗系统$730-$1200,是长期护理院费用的3-5倍。仅福利一人,保守估计已消耗公款超$300万。 全国性系统瘫痪:床位变"养老床" 2022-23年度统计显示: 加拿大医院平均6.6%的患者为ALC状态,但在安省、新斯科舍等老龄化严重地区,这一比例高达20%; ALC患者占用床位数量超过全国前10大手术需求总和; 在BC省,ALC患者平均滞留时间达42天,最长达11年。 "这不是医疗问题,而是社会护理体系的崩溃,"多伦多大学健康政策教授阿迪尔·沙阿(Adil Shah)指出,"我们花巨资让患者在错误的地方接受护理。" 政策僵局与人性化困局 政府试图多管齐下破解难题: 加速长期护理院建设:安省承诺2028年前新增3万张床位,但竣工率不足30%; 居家护理补贴:魁省试点"家庭优先"计划,将ALC患者转移成本降低60%; 法律强制出院:阿省修订《医院法》,允许对滞留超30天的ALC患者收取$100/天费用,但引发人权争议。 然而,像福利这样的案例仍陷僵局。伦敦健康科学中心发言人表示:"我们必须在患者自主权、护理质量与公共资源之间找到平衡。" 改革呼声:需打破部门壁垒 专家提出三大解决方案: 整合资金池:将医院、长期护理、居家护理预算合并,避免"踢皮球"; 建立过渡机构:设立中级护理设施,收费介于医院和养老院之间; 扩大自主护理:借鉴英国"个人健康预算"模式,允许复杂需求患者自主管理部分护理资金。 "每张被ALC患者占用的床位,都意味着一名急性病患者在走廊等待,"加拿大健康信息研究所(CIHI)警告,"这已从医疗危机升级为道德危机。" 随着加拿大65岁以上人口将在2030年突破1000万,这场床位争夺战只会更加激烈。对于福利和其他ALC患者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一张病床,而是一个真正尊重生命尊严的护理方案。
  • cover
    1星期前

    女子起诉7家石油巨头!600多BC人因此丧命!

    在2021年太平洋西北地区热浪中失去母亲的美国女子Misti Leon,日前向华盛顿州法院提起诉讼,控告七家石油与天然气公司应对其母亲的死亡承担责任。该事件还导致加拿大B.C.省 600 多人死亡。 这起案件或成为美国首例将化石燃料产业列为气候致命事件责任方的“过失致死”诉讼。     Leon在诉状中称,这些能源巨头早已知晓其产品正在改变地球气候,并促成了2021年该地区罕见的“热穹”现象,却未向公众发出警告。   据诉状称,2021年6月28日,华盛顿州迎来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天,气温高达42.2℃。65岁的Juliana Leon当天驱车前往100英里外的城市就医,返程途中因车辆空调失灵,只得摇下车窗通风。最终她将车停在居民区,疑因中暑昏迷,被路人发现并报警求助,送医后不治身亡。     被告包括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雪佛龙(Chevron)、壳牌(Shell)、英国石油(BP)、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Phillips 66以及BP旗下奥林匹克管道公司(Olympic Pipeline Company)。   Leon的律师在起诉书中指出:“被告早在1968年就清楚,他们推动和依赖的化石燃料经济将加剧大气变化,带来更频繁且更具破坏性的极端天气,并导致可预见的人类生命损失。”文件中写道:“夺去Juliana生命的极端高温,与化石燃料导致的气候变化直接相关。”   石油公司回应称其“利用私人悲剧炒作政治议题”   雪佛龙的律师Theodore Boutrous Jr.在一份声明中指责原告“利用私人悲剧推动政治化的气候诉讼”,并称这起案件“既不合法,也不符合科学常识和常理,应当像其他被驳回的诉讼一样被法院摒弃”。   康菲石油、壳牌、BP及其子公司奥林匹克管道公司拒绝置评,其他公司也未回应美联社的采访请求。     诉状还指出,这些公司多年来蓄意隐瞒、淡化甚至歪曲人类燃烧石油和天然气所导致的气候风险,同时阻碍相关科研进展。   据国际气候科学家的一项同行评审研究,2021年太平洋西北地区的“热穹”事件“几乎不可能在没有人为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发生”。   学者称此案可能树立重要法律先例   哥伦比亚大学气候变化法中心的高级研究员Korey Silverman-Roati指出,科学界对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之间关联的理解已大幅提升,如今更有信心断言:“如果没有气候变化,这类事件就不会发生。”   他认为,这类具象的案件能帮助公众理解气候变化的直接后果,也揭示企业行为的潜在法律责任。   根据诉状,Misti Leon正寻求未指明数额的经济赔偿。     “这不会是最后一例”   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副教授Don Braman评论称:“我们正面对一场日益加剧的气候危机。令人警醒的是,2025年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但未来数年,它也将是最‘凉爽’的一年之一。”   “在法律上,这是可预见的——也就是所谓‘可预期的损害’。随着气候混乱加剧,因灾死亡人数也将不断增加。”他说,“核心问题是化石燃料企业的责任,而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这些公司数十年来一直明知其产品的危害。”    
  • cover
    1星期前

    露营之旅成噩梦!这疾病在加拿大蔓延

    随着天气变暖,公共卫生专家警告称,莱姆病等蜱传疾病的风险正在蔓延到加国新地区。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 (PHAC) 已将 1,100 多个城市的数千个邮政编码确定为莱姆病的“危险区域”。截至目前,高风险地区集中在加美边境沿线的社区以及主要人口中心。在加拿大西部,危险地区集中在温哥华岛、BC省低陆平原的沿海地区和BC省南部的河谷地区,以及从温尼伯湖北岸到美国边境的几乎整个马尼托巴省。 再往东,安省南部五大湖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整个大多伦多地区,都位于该机构认定的高风险区域内。从安大略湖到大西洋沿岸的圣劳伦斯河沿岸也存在一条危险区域走廊,包括安省金斯顿、渥太华和蒙特利尔。在加拿大大西洋地区,新不伦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几乎整个地区(包括布雷顿角岛)都被认为是黑腿蜱的栖息地。 (照片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提供,照片中显示的是一只黑腿蜱,也被称为鹿蜱)。 维吉妮·米利恩是麦吉尔大学生物学副教授,研究气候变化对蜱虫及其宿主等野生动物的影响。米利恩说:“危险区域正在扩大。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停止,因为它实际上是由气候变暖造成的。”米利恩十多年来一直在追踪魁北克莱姆病的出现。 米利恩警告说:“这种风险存在于人们身上,不仅仅是当他们深入偏远地区的森林时。现在一些大城市也存在这种风险,因为这些城市有大型城市公园。”根据省和地区当局提供的数据,风险区域是根据新蜱虫种群的出现以及“最易患莱姆病”的人类群体来确定的。 但 PHAC 很快指出,即使您不在高风险邮政编码区,保持警惕也很重要。“蜱虫还会通过鸟类和鹿的叮咬传播。有时,你可以在黑腿蜱虫已知的栖息地之外找到它们,”该机构的莱姆病监测页面上写道。“当您在树林或草地上时,请务必采取预防措施,以防蜱虫叮咬。” 加国家庭露营之旅被数十只蜱虫毁了 近日,卡尔加里一名女子称,在前往省级露营地的途中,她发现家人身上爬满了大约 30 只蜱虫,这让她的旅行变成了一场“噩梦”。                                                                                                                (图片来源: Gerri Kunneke ) 5 月,Gerri Kunneke、她的丈夫 Lloyd Rose 和他们的两只狗来到艾伯塔省东部康索特附近的鹅莓湖省立公园,该公园位于埃德蒙顿东南约 290 公里处,他们在拖车里露营。第二天,库内克和她的丈夫带着他们的狗在公园散步。库内克说,他们走出小路,走进高高的草丛中,但她说他们只在草丛里待了几分钟。那天晚上晚些时候,回到他们的拖车时,库内克的丈夫告诉她,他感觉到头发里有东西,并请她帮他看看。“我站了起来,当我走近他时,他对我说,‘天哪,你脸上有东西,是蜱虫’……就在我脸颊上。”库内克说。“这真是一场噩梦……每次你感觉到皮肤上有东西,你就会以为是只爬过来的蜱虫。”库内克说。“几个小时后,我又在背上发现了一些东西,那是另一只蜱虫,它嵌在我的背上。”她的爱犬Penny身上也发现大约10多只蜱虫。 省立公园发生的这起事件让一位蜱虫专家感到震惊,他表示,阿尔伯塔省的这个地区通常不以蜱虫数量众多而闻名。加拿大莱姆病协会主席珍妮特·斯珀林说:“通常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以为蜱虫会出现在阿尔伯塔省山区,所以当我发现阿尔伯塔省近萨斯喀彻温省一侧的省立公园里蜱虫数量如此之多时,我感到非常震惊。”“听到鹅莓湖省立公园出现如此严重的蜱虫问题,真是令人惊讶。” 夏季接触风险增大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 (PHAC) 指出,随着气候变化导致全国气温升高,莱姆病感染源蜱虫的生存范围扩大,增加了接触风险。 2022 年莱姆病监测报告指出:“由于人类更多地接触危险区域以及感染风险等因素,莱姆病发病率持续居高不下。”米利恩说,蜱虫可以通过老鼠等其他动物传播,由于气候变化,这些动物的活动范围也在扩大。“蜱虫需要熬过冬天才能在一个地区安家落户,”米利恩解释道。“冬季的气候条件将决定蜱虫能否存活。当然,天气越来越暖和,所以它们每年都能在更靠北的地方生存下来。” 莱姆病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足以改变人生的感染,可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给人类。 加拿大有40多种蜱虫,其中许多已知携带莱姆病病毒。最令人担忧的蜱虫种类是加拿大东部的黑腿蜱和BC省的西部黑腿蜱。虽然该疾病的早期症状可能相当轻微,包括发烧、疲劳、淋巴结肿大和咬伤部位附近出现靶心状皮疹,但后期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头痛、关节炎、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思维和记忆困难以及面瘫等症状。 莱姆病于 2009 年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追踪,报告的病例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大幅增加,从 2010 年代初的每年几百例增加到去年的初步数据中的 5,000 多例。“十年前,加拿大的病例还屈指可数,”米利恩说。“疾病出现后呈指数级增长。所以它会越来越严重,而且是呈指数级增长。这是可以预料的。” PHAC指出,病例经常被漏报,因为这些病例未被发现,甚至可能未被感染者也未发现。他们表示,病例数量每年都会因天气、人们户外活动趋势以及公共卫生部门的预防工作而有所不同。任何被蜱虫叮咬后出现症状,或在 蜱传莱姆病高危地区出现症状的人,都应联系医疗保健提供者。 PHAC 表示,接触蜱虫后尽快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最佳,也是康复的最佳机会,但治疗结束后症状可能仍会持续。
  • cover
    1星期前

    BC夫妇迟迟等不到女儿遗体,却先收到尸检账单

    加拿大卑诗省一对经历胎死腹中的夫妇,原本以为最痛苦的时刻已经过去,未曾想之后却接连遭遇令人心碎的行政错误 —— 不仅迟迟未能领回女儿的遗体,却先收到了一份本不该寄出的尸检账单。 去年 10 月,卑诗省一对夫妇刚经历了女儿死产的沉重打击,数周后,家门口的信箱里却突然收到一封信 —— 寄信人是卑诗省卫生服务局(PHSA)。信封的收件人名字,正是这位已不在人世的小女孩 —— Makayla Poppy。她是在高贵林 Port Moody 市的 Eagle Ridge 医院出生的,那是一个被悲伤包围的清晨,医生在产前超声中确认了她已在母体中停止了心跳。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信中不仅列出了一份尸检的详细账单,甚至隐含一个惊人的信息 —— 尸检虽已完成,但 Makayla 的遗体仍滞留在太平间,距离她出生已过去将近一个月。 “我记得当时整个人站在原地,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Makayla 的父亲Nick Bordignon 哽咽道。“可那一刻我心都碎了 —— 这是我女儿啊。” CBC 新闻获悉,这起事件目前已被上报至卑诗省患者护理质量审查委员会(Patient Care Quality Review Board),正在接受正式调查。专家指出,加拿大在处理死产事件时缺乏统一、标准的医疗流程,而这往往会给本就处于巨大悲痛中的家庭,造成更深层次的创伤。 Bordignon 夫妇是在去年 9 月 25 日迎来了 Makayla 的降生 —— 但那是一场没有哭声的分娩。他们沉浸在短暂的告别时光中,抚摸着女儿浓密的头发、过大的小脚,还有那“超级可爱的鼻子”。随后,夫妻二人同意为女儿进行尸检,希望找出胎死腹中的原因,也许能保护未来的孩子。 医院曾告诉他们,Makayla 的遗体将被转送至卑诗儿童医院太平间进行尸检,完成后将被移交给他们指定的殡仪馆。然而现实远比预期残酷:尸检虽在 10 月 7 日就完成,但直到两周后夫妇才意外得知她的遗体还没离开医院。  “走出医院、空着手回家,那种痛苦无法用语言描述,”Nick 说,“我们明知道她不会以我们期盼的方式回来,但至少,我们以为她已经安全地回到了家。”但直到收到那封尸检账单,一切希望突然崩塌。PHSA 事后承认,这封信是“因系统协调错误而误寄”的,并正式致歉、撤销了费用。接到电话后,医院才火速处理遗体交接事宜,将 Makayla 的遗体转至殡仪馆进行火化。目前,这起事件已被正式提交至省级质量审查委员会。该委员会表示目前“有积压”,预计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完成调查。 Makayla 的骨灰于 11 月初被父母从殡仪馆领回——那天正下着雨。夫妻俩为她精心挑选了一个心形紫色骨灰盒,上面镶着一只银色蝴蝶。紫色让他们想起女儿的温柔,蝴蝶则象征着死产婴儿的灵魂重生。 “我们现在把她放在壁炉上,”Nick 说,“她终于回家了。”  
  • cover
    1星期前

    男子“暴毙复活” 称目睹自己死亡过程:像看戏

    美国一名男子在TikTok自称自己拥有“死而复生”的经历。 当时他因为药物产生剧烈副作用,突然在一间餐厅的厕所倒下,当场失去生命迹象,医护人员甚至直接将他装进尸袋准备送走,没想到却意外在最后一刻发现他还活着。据悉,医生认为他“死亡”了45分钟。 男子表示,在失去意识期间,他感觉自己的灵魂出窍,脱离身体,从高处俯视现场情况(TikTok@@after.life.echoes视频截图) 男子表示,在失去意识期间,他感觉自己的灵魂出窍,脱离身体,从高处俯视现场情况(TikTok@@after.life.echoes视频截图) 根据《美国快报》报道,帐号@after.life.echoes的美国男子在TikTok分享这个惊人经历。他曾是一名健美选手,但是日前因为服用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全身抽搐,随后在餐厅厕所倒地,失去呼吸心跳。而他被发现时,身体甚至已经开始失去温度。 男子表示,在失去意识期间,他感觉自己的灵魂出窍,脱离身体,从高处俯视现场情况。他看到医护人员将自己“尸体”装进尸袋后搬上救护车。他直言, “就像在看一场电影,那个人看起来是我,但我明明就正在旁边看著,感觉那根本不是我。” 他也透露,自己有电视与电影的背景,当下反而觉得整个场景就像导演刻意安排的一齣戏。 当他的身体被送上救护车后,突然看到一道光,紧接著恢复意识。他随后听到救护人员大喊,“这个人还活著!”这时他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死亡过程”。 医护人员立刻打开尸袋,并发现男子还活著。而根据医生推断,他失去呼吸心跳的时间长达45分钟。
  • cover
    1星期前

    太危险!卑诗孕妇要分娩 无医生值班!

    卑诗保守党省议员响应Kelowna 综合医院妇产科医生的紧急警告,指出当地的产科护理即将于6月1日面临严重崩溃,情况极为危急。Kelowna-Mission选区省议员杜加文(Gavin Dew)表示:“Kelowna的家庭正处于风险之中,皆因新民主党政府在过去一年多来,不断漠视医生的多次提醒,结果导致这场危机,省长尹大卫和卫生厅长不能再坐视不理。孕妇抵达医院分娩时竟无医生当值,这是极度不负责任及危险的情况,完全是省政府对前线医疗管理不当的结果。”Kelowna 综合医院妇产科部门日前发出公开声明,指出由于缺乏愿意或有能力提供基本产科护理的家庭医生,整个体系已濒临崩溃。声明指出,当前情况已令病人和医生处于道德上无法承受的困境,也可能对母婴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卑诗保守党卫生事务评论员兼North Island选区省议员Anna Kindy表示:“这不只是Kelowna的问题,而是卑诗省整体医疗体系正在崩溃的缩影,包括儿科停诊、急诊室关闭、产科服务无法运作、病人转送困难,然而新民主党却一再声称系统运作良好。医护人员早已多次发声,却只换来沉默。内陆卫生局与省卫生厅并没有发挥应有的领导,反而是选择漠视。”妇产科医生呼吁内陆卫生局与卫生厅立即恢复产科服务,制定安全的应变计划,并准备当本地医院无法提供服务时,把病人妥善地转送到其他地方就医。杜加文补充道:“新民主党声称重视医疗,但我们在Kelowna所面对的是一个只能勉强维持并随时崩溃的医疗系统。省长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保障母亲与初生婴儿的安全,避免危机演变成悲剧。”  
  • cover
    1星期前

    50岁以下也会患脑退化!5大早期征兆

      除了记性变差,还有哪些迹象可以及早察觉患上认知障碍症?随着50岁以下的认知障碍症患者上升,有专家指,如发现身体出现5大警号,特别是突然喜欢大说脏话,竟然也有可能是患认知障碍症的早期征兆。 50岁以下也会患脑退化!专家揭5大早期征兆 据英媒《Daily Mail》报道,专门研究认知障碍症、著有《Dementia: The One Step Guide》的June Andrews教授表示,早发性认知障碍症发病率在10年间上升了69%。对于长者而言,变得善忘常被认为脑退化的第一个症状。不过对于还未到退休年龄的认知障碍症患者,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上其实亦可及早观察到患上认知障碍症的警号,这类50岁以下的认知障碍症患者一般出现以下5种主要症状: 脑退化警号|50岁以下认知障碍症患者常见症状:   认知障碍症(脑退化症)5大早期征兆: 1. 难以处理数字 Andrews教授指,突然发现自己算数有困难,无法进行基本心算,例如忘记数字在算式的位置或记不住数字,都可能是认知障碍症的早期征兆。 2. 脑雾 脑雾不只是更年期的症状,也是早发性认知障碍症的常见症状。在熬夜之后,或者是照顾年幼孩子的父母,感到疲倦或头脑混乱其实是很常见的。因此当人们上班时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没有办法清晰地思考时,很容易就用睡眠不足时来解释。但认知障碍症会导致持续性的脑雾,看起来像是难以理解指令或完成工作,但情况一直存在。 3. 耗时更长才能完成工作 当发现明明是简单的事却总要花很长时间来完成,就可能是早发性认知障碍症的征兆。对于50岁以下的人,一些以前很轻易完成的“手板眼见功夫”,现在却需要用更多的时间,甚至必须查找资料或工作手册才能做到,例如突然忘记如何使用影印机,情况令人担忧。 4. 每日固定习惯出现错乱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几乎都是不用特别思考、下意识完成的。例如早起准备上班时,起床、换衣服、刷牙和做早餐,都有一套固定的顺序。但对于早发性认知障碍症患者来说,因为他们的大脑处理资讯时遇到困难,导致无法按照惯常的做法来行动。 这会导致有时候认知障碍症患者穿着睡衣出门,或者难以将事情安排妥当,因而无法在限期内完成工作。他们并非忘记了,只是把事情处理得比较混乱而已。 5. 更频繁地说脏话 额颞叶认知障碍症是一类影响额叶(大脑的抑制调节器)的特定类型认知障碍症。一般人都知道甚么场合或时候可以咒骂或大声说出粗鲁的话,甚么时候不可以。但这样病人逐渐失去了区分甚么能说、甚么不能说的能力,引致他们可能会在小孩面前骂人,或是不知不觉地对别人说出不恰当或失礼的话,甚至发现自己越来越频繁地发表一些以前会感到羞愧的言论。  Andrews教授强调,每个认知障碍症患者都是不同的,表现出的症状也不一样。病人能够多快被诊断出患病,取决于周围人的观察力,以及他有没有否认或隐瞒问题。 为何出现认知障碍症?有何常见症状? 根据香港认知障碍症协会资料,认知障碍症是由于大脑细胞受损而导致的症状。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语言能力、视觉空间判断、执行能力、计算和决策等会逐渐退化,以至影响日常生活、行为及情绪。认知障碍症可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疾病引起,当中最常见是阿兹海默症,占所有病例近八成。 至于额颞叶认知障碍症则是较为罕见的认知障碍症,占所有病例少于10%,通常在40至60岁之间发病,主要影响大脑的额叶和颞叶。与阿兹海默症患者相比,他们最早出现的症状通常是性格和行为的变化,例如缺乏抑制能力和情绪起伏不定,或言语表达出现异常等,而记忆力衰退则相对较晚出现。尽管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发现部分案例与家族遗传有关。 至于认知障碍症的症状,据本港医管局资料显示,随着病情的发展,认知障碍症的早中晚期症状都略有可同: 认知障碍症早期征状(第1-2年): 在此阶段,家人和朋友通常会以为是年纪渐老而出现的正常老化过程而难以察觉 •失去短期记忆 •表达或理解抽象事情时感困难,如表达身体不适、心情感受等 •情绪或行为变幻无常 •学习新事物及跟随复杂指令感困难 判断力减退 •基本自理活动仍能应付,但需旁人提醒 认知障碍症中期征状(第2-5年):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早期的困难会更加明显 •混淆远期记忆和现实情况记忆 •偶有词不达意的情况 •行为性格转变,或会容易情绪不稳 •需别人协助日常自理活动 认知障碍症晚期征状(第5年后): 几乎完全依赖别人,不能自我照顾 •记忆缺损,连熟悉的人和事也会忘记 •身体活动及精神状况出现衰退 •未能有效表达及沟通 •不能处理日常生活 •需要长期照顾 •生理时钟混乱 资料来源:《Daily Mail》、香港认知障碍症协会
  • cover
    1星期前

    “患癌后,22岁的我决定换个活法”

      我决定摆脱原来的生活,交各形各色的朋友,直视我原本不敢直视的眼睛,说我原本不敢说的话……口述 | 陆娅萱采访 | 明亮幸运的话,22岁的陆娅萱,即将面临大二期末考试。和普通大学生一样,她应该会焦虑不已,熬夜复习。不过,病痛改变了她的生活和选择。这个来自云南红河州的金牛座女孩,把自己患癌的事情发上网后,获得超过900万的点击。在视频里,她独自旅行,偶尔流泪,第一次吃到煎饼果子的幸福,头发丝迎风飘扬……一个网友评论:像一朵花每天在记录自己凋零。娅萱爱美,超会化妆,有点自恋,最爱拍照。如果只是看到打着唇钉,Y2K风格的装扮,也许你会认为她叛逆。其实,从小到大她都是一个很乖很听话的小孩。患癌后,她曾以为会康复,癌细胞却扩散了。治疗过程中,她曾经崩溃,曾经抗争,曾经努力,如今她选择接受,开始尝试独自租房、求职,获得一张大人生活体验卡,“感觉很不可思议。”这个原本有点内向的女孩开始改变,她结识各形各色的朋友,直视原本不敢直视的眼睛,说原本不敢说的话,乱花不再预算的money。在生活的缝隙里,她触摸到一丝自由的风。她说,每一个人活着的每一天,都在向着死亡前进。近日,正午与她聊了聊她的生活,当下和过去,为了不被忘却地记录。以下是她的讲述。12024年6月,快到端午节时,我的肚子痛得厉害。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大便,肚子很胀很痛,同学陪着我去医院检查。当时以为只是普通的便秘,在医院做了灌肠,吃泻药,身体疼痛还是没有任何缓解。临近放假,我买了高铁票回家,在高铁上疼得昏迷过去。幸亏我家是最后一站,不然我可能会错过下车的机会。乘务员叫醒我。下高铁后,我直接打车到医院急诊,疼得说不出话。无法确诊是什么疾病,一个年轻医生提出了癌症猜测,建议我和妈妈到昆明省医院检查。当时的我躺在病床上,已经插上胃管。妈妈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恐惧,非常担忧。从家开车到昆明要4个小时,坐车就像灵魂摆渡船,感觉已经在生死之间。到省医院后,医生未确认癌症,但灌肠还是没有效果。到省医院的第二天,医生安排我做了开腹手术。肚子中间是一大条伤口,左右髂腹又插着积液导出管,又插着尿管。连续十多天,我全身上下都是管子,还要忍受饥饿,只能微微地喝一点水。当时实在太饿了,医生给了我一颗葡萄,只能嚼嚼再吐出来,尝尝汁。那颗葡萄吃了好久,我想怎么会有这么甜的味道。咬一小口就忍不住地笑,生理性地开心。回想起来,我还蛮坚强的。当时我的肚子、鼻子上插着胃管和氧气管,颈静脉还扎了输液管的针。在病床上,每次饿得难受,我就拿出手机备忘录写一下,等病好了要吃什么东西。写了一大篇,饥饿已经超出身体的疼痛。开腹手术取出肿瘤组织后,医生最终确诊:直肠癌,癌细胞已经侵入到淋巴。这期间,我接受了六次化疗。这一次的化疗比较轻,也没有掉头发,只是副作用比较难受。一般来说,做完六次化疗后,癌症痊愈的可能性很大,很多病人都痊愈了。去医院化疗是非常痛苦的。我当时躺在病床上,要持续输液48个小时。在昏迷之中,恶心想吐,全身无力。我做的Picc在左手大臂的位置,要在脖子处扎入大约50厘米的针管,从静脉伸进去,做成埋在身体里的那种导管,输液进去。我清楚地记得医院的环境、气味以及化疗过程的痛苦。这一切太难受了,我一点都不想再经历。我现在一闻到医院味道就会条件反射地呕吐。在这六次化疗期间,我的计划是休息半个学期。当时心态很好:我这么年轻一定会痊愈的。我的大学专业是临床医学,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在休学的前三个月,我还会去学校听课,担心跟不上学习进度。马上要过春节了,所有人都认为,我这么年轻肯定会痊愈,大家都很开心。2过完年,三个月的恢复期结束后,我去医院复查。没想到癌细胞还是扩散了,“你的身体太年轻了,代谢很好,有助于癌细胞的生长。”医生带来了这个消息。转到内科继续治疗后,医生制定了新的治疗方案:累计要做12次靶向化疗。尽管医生什么都没有说,但我知道,为了抑制癌细胞生长,也许我的后半生都要用化疗来维持生命。但是这次化疗的副作用更大了,我的体重开始上涨,头发一把把地掉。化疗到第四次时,头发掉了80%,头皮开始裸露,家里到处都是掉发。加上打理也不方便,我狠下心剃光头发。但治疗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化疗只能抑制癌细胞的继续生长。吃药的副作用也在显现:长胖,身体很虚弱,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和癌细胞共存。从小到大,我的免疫力一直很强,突然变得那么虚弱,还是蛮不适应。我跑不了步,走路也会肚子疼,只能走一分钟歇一小会儿。我现在已经绝经,肚子很痛,经常直不起腰。生病之前,我只有48公斤,还有肌肉,现在体重已经涨到58公斤。身体很容易水肿,器官也不太有活力,有时候会肝疼、肚子疼、盆腔疼。我还记得过年后复查那天的情形。我穿着一件大衣,里面是病号服,戴着一顶喜欢的遮风帽,那是朋友送给我的礼物。得知结果的那一刻,我崩溃了,情绪瞬间跌至谷底。当时不敢告诉父母,只告诉了朋友。几个小时后,我的内心看开了,整理好情绪,才告诉父母这个结果。他们一下变得焦急。或许生病的人承受的隐形压力最大。但我希望身边人不要过多担心,如果我情绪崩溃,其实受伤的不止我,更是我的家人。为了让他们心情好一些,在照顾我的时候更轻松,还是要忍住情绪。实在难受,我就跟朋友打电话聊天。我当即决定不读书了,好好面对接下来的生活,过好每一天。其实我当时在医院也仍在忙学业,病床上、桌上都是学习资料。复查结果出来后,我把所有材料都扔进书包。当时的念头是:“我不读书了,后面爽就完事了,不要让自己太劳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得知我决定退学,大学老师也通过微信鼓励我放松心态。 3生病之前,我经常处于焦虑、不开心的状态,面临巨大的学业和家庭压力;手术后,我开心很多,对很多事情都无所谓了。我都经历这么大的变故了,生命很短暂,我不要再委屈自己,一定要开心地生活。我决定摆脱原来的生活,不再小心翼翼地活着。休学后,我去体验一个人租房、找工作、上班,去各种各样的局,交各形各色的朋友,直视我原本不敢直视的眼睛,说我原本不敢说的话,乱花不再预算的money。其实我的身体状态不好找工作。最开始是做家教,没想到小孩子太讨厌了,又换工作。我还做了一个月的跳舞主播工作。这份工作很搞笑,需要跳舞,还要去和一些油腻中老年人聊天。我觉得太离谱了,经常和同学朋友去吐槽。直播间里的人精神状态都很奇怪,我不是很会和他们相处,后来就没干了。不过我运气挺好,赚了1万左右。我在工作中也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其中一个女孩也就读于临床医学专业,但她是被家里逼迫选择这个专业,所以她就自己出来找工作。我还结交了很“艺术”的朋友们,他们有的学电影,有的学音乐,和他们相处蛮开心。我以前非常社恐,朋友特别少。但生病之后,各种各样的局我都敢去,也更大胆地去社交,去表达自己,和朋友们说话,融入他们的氛围。以前我没有去过酒吧,工作认识的朋友们会带我去各种年轻人的场子。我生病之后不能喝酒,朋友们喝酒,我就吸着旺仔牛奶,看着他们从清醒到喝醉的状态,很有意思,很好玩。虽然在疾病、化疗的折磨里一败涂地,但除了对父母的愧疚之心,其实高涨的情绪充斥着我的大脑,爽得我想在人群里跳舞。我没有告诉过朋友们我的身体健康状态,直到那条视频爆火,他们都很震惊。但他们不仅鼓励我战胜病魔,还组织旅行,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去玩。大学朋友如同从前一样,把我当作正常人,我们经常一起打麻将。其实剃光头挺爽的,打麻将太热的时候,我就会把假发摘掉。现在,我会在淘宝上买喜欢的衣服和饰品,旅游,给自己买各种美食。我还去了北京和上海旅游。因为没有人陪我,身体虚弱,我也不是很想出去。到了北方,我第一次吃煎饼果子,真的很好吃,我也把它记录下来了。4月份过生日,我花了3000元给自己定制了一顶真发。网上买的假发都不自然,需要醒发,戴一段时间后它才会贴合你。我现在已经有四顶假发,我最喜欢黑色真发的那顶,它戴起来最自然。我现在喜欢哪顶假发就买,再不花钱就没机会了。我爱美,生病之前我最喜欢摄影创作,把自己的美照拍下来,反复地看相册里面的美照,我真的很自恋。我经常翻看以前和朋友出去玩的照片,还有很多摄影创作的美照和记录视频。开始我非常难以接受掉发,后来实在掉得太多,我下定决心去剃光。在理发店的时候哭得不能自已,我还是不能接受剃光的模样。悄悄地说,我的头很扁,所以光头的侧脸会很好笑。过了几天,我发现不管有没有头发,大家都会像以前一样爱我,喜欢我,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4这么多年,我和妈妈的关系一直很复杂。她在19岁被逼嫁给大她10岁的爸爸,20岁生下我。母亲的学习很好,她一直立志要考出去,却被抓回来结婚了。生下我之后,她对我似乎有一定的怨恨。我的童年很痛苦,妈妈通过我来发泄她的不幸、她的崩溃。后来我知道,那时她的生活压力也很大。得知我的癌细胞扩散后,妈妈先是骂我:“肯定是你这三个月都在玩,生活不规律,没有好好吃饭。”她关心我,但只会通过刺耳的语言来关心我。当然,妈妈也在调整自己,控制情绪,努力对我好。生病后,日子变得缓慢,特别是喝药的时候。妈妈严格为我规划一天的时间,早上7点起床,吃早餐,每天必须走路一万步,吃饭,喝药,晚上10点她会没收我的手机,让我必须睡觉。我的父母早已离异,我原本和爸爸一起生活。生病后,我跟妈妈住在一起,爸爸每天早出晚归,辛苦赚取医药费,默默地支撑着整个家。他很少表达,我知道他的压力很大。妈妈则是在家里照顾我。我们聊得不多,但我多次看见她因为我的病情而哭,而崩溃。最近,妈妈在村里听到一个谣言,我的癌症会传染,让所有人不要靠近我。她变得很愤怒,大哭,我看着也很心疼。过去,我是一个泪失禁的女孩子,现在变得坚强。我会仔细处理情绪,尤其是面对疾病。除了知道患癌和复发这两次有崩溃的哭过,我没有因为病情而哭泣。我还有很多的羁绊,舍不得父母、朋友。我还想去旅游,我连中国都没有逛遍,也没有出过国。我想去其他国家看一看,周游世界。虽然生病了,我还是想做好自媒体赚钱,早点尽孝。我非常愧疚,没有太多机会去孝敬爸妈,还要让他们忍受白发送黑发人的痛苦。其实那条爆火的视频,我悄悄投了30块钱的“抖加”(流量推广),但我也不知道怎么把账号做起来,还在摸索。现在癌症已经越来越年轻化了,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或者小孩,突然面临这么大的疾病,肯定会惊惶失措,无助而绝望。希望我的视频能给他们一些鼓舞,给他们一些灵感,让他们接下来的生活更开心、自由。死亡是一门学问。我会坦然面对接下来的人生,我接受自己在任何一个时间段死亡,我没有任何恐惧。相比于我,父母更加无法接受我寿命短暂这个事实。从确诊生病到现在,爸妈苍老了很多。他们依然坚信我会好起来、我会痊愈。他们还在费尽心思到处找药,我现在喝的就是苗族医生配制的药。我也不知道我还能活多久,但我觉得只要保持好心态,肯定能多活几年。现代人的生活都很辛苦,面对学业、就业、家庭等各种压力,他们渐渐地忘记了:其实从一出生开始,人的生命就进入倒计时。我们并不是像NPC一样死去,而是每时每刻都会面临死亡,希望他们珍惜当下的生命。其实妈妈还是不接受我的病情,我希望她慢慢地接受这个事实。在我走到终点的时候,她能继续向前看,过自己的生活,不要为我太多的停留和太多的伤心。告别那天,或许我会在病床上,家人朋友们都会假装我还很好的样子。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太悲伤,也可以不说话,沉默地传递这份爱就可以了。想象一下,5岁的我肯定会很羡慕现在的我。那时候的我比较黑暗,我最恐惧的人就是妈妈,因为她经常家暴我,我一直很想逃离。所以,她肯定会羡慕我,因为现在的妈妈比之前温柔很多。而80岁的我,看到现在我肯定也会开心。我非常自恋,其实不太接受自己老去的模样。现在胶原蛋白满满,她肯定会喜欢我年轻漂亮的样子。想一想,如果平行时空的我如果没有生病,肯定在拼命地熬夜学习,期末考试快到了,我挺可怜她的。 ——完——作者明亮,一个喜欢蹲下来看世界的人。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cover
    1星期前

    61岁名医公开回春餐单 每日喝豆浆必加3物

    随着年龄增长,脑退化、脂肪肝等问题可能慢慢浮现。台湾一名61岁的医生分享自己一日三餐的回春养生餐单,其中更特别提到自己喜欢在每早饮用的无糖豆浆,额外添加3种粉,不但可预防脂肪肝、肌少症,更可促进记忆力,到底是哪3种粉具有如此功效? 61岁医生每日喝豆浆必加3物 预防脑退化/脂肪肝 现年61岁的营养功能医学专家刘博仁医生曾分享指,自己细胞端粒检测结果比实际年龄小6岁之多,绝对是冻龄界的代表人物。刘医生日前在《小宇宙大爆发》节目中公开自己的1日回春养生餐单,教大家利用饮食养生抗老。   刘博仁医生回春早餐餐单: •五谷杂粮馒头 半个 •无糖豆浆 1杯  •蛋 1只 刘医生指,五谷杂粮馒头可以随年龄调整份量,年轻人可以多吃一点,中老年则可吃少一点。他又提醒,长期蛋白质摄取不足会导致肌肉量萎缩,出现肌少症,因此早餐应宁可尽量补满蛋白质。他指出,自己一天需要70g的蛋白质摄取,而1只蛋可以摄取7g蛋白质,无糖豆浆1杯大概可以摄取12g蛋白质,因此他会在无糖豆浆再加1匙蛋白粉(有12g蛋白质),这样早餐就可以吸收超过20g蛋白质。 除了蛋白粉外,他又表示自己会在无糖豆浆内会添加适量的芝麻粉、卵磷脂粉,因为黑芝麻里有维他命E、抗氧化物质。然而,黑芝麻必须打成粉状,才有效被身体吸收;卵磷脂富含记忆传导物质“乙酰胆碱”,卵磷脂内的胆碱对维持记忆力有好处,还能预防脂肪肝,他坦言自己30几岁就开始补充卵磷脂粉。 午餐/晚餐怎样吃更养生?为何喝水那么重要? 至于午餐方面,刘医生则会选择三文鱼、鲭鱼、鸡腿、鸡胸肉作为主食,1只蛋、半碗饭、3份蔬菜;晚餐同样是半碗饭、3份蔬菜, 1小块鱼肉或鸡肉,豆干、豆腐与鸡蛋交替食用,最后会吃1/4粒番石榴(又称芭乐)、苹果或奇异果。 刘医生提醒,三餐之间要补充足够水分,水份是抗衰老非常重要的元素。如果水喝不够、老化会加速,记忆力会退化非常快,同时会影响排毒。睡觉是大脑修复之时,如果水喝太少,大脑脑脊髓液循环会较差,粪类淀粉蛋白会沉积得快、不容易排除,老化会加快变笨,因此喝水非常重要。  
  • «
  • 1
  • 2
  • 3
  • 4
  • 5
  • »

48小时内热点新闻

  • 封面
    崩溃!31岁加国女被告知癌症已转移 谁知...
  • 封面
    加拿大急诊超慢!“避坑指南”关键时刻能救命
  • 封面
    加拿大卫生部警告:这种“奶油气弹”要你命!
  • 封面
    玩TikTok挑战出人命!19岁少女抢救4天脑死
  • 封面
    惊人!加拿大50岁以下男性第二大死因竟是这个
  • 封面
    加拿大急诊室等候多久?卑诗还不算最差!
  • 封面
    驾宝马铲入太阳马戏团场子!嫌犯为何这么做?
  • 封面
    102岁全球最老执业医生 揭3大长寿秘诀
  • 封面
    可怕!卑诗药剂师竟给9岁男孩强效鸦片药
  • 封面
    报恩!这家族6千万捐赠温哥华医院
  • 封面
    认知障碍难预防?医生教3招清除“大脑垃圾”
  • 封面
    为啥不要?超一半加拿大人没申请牙科计划!
Contact Vansky
Tel: (604)269-8468, (604)537-9766
Location: 258 - 5701 Granville St, Vancouver, BC V6M 4J7


微信客服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1999 - vansky.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