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天空 温哥华天空
  • 信息版
  • 流星版
  • 流星文摘
  • 新闻
  • 大温店铺
    • 店铺
    • 约饭
  • 视频
  • 专栏
  • 论坛
  • 娱乐
    • 2016中国好声音
    • Sky秀
  • 折扣
登录 注册
  • 移民
  • 留学
  • 地产
  • 财经
  • 时事
  • 社会
  • 美食
  • 健康
  • 娱乐
  • 时尚
  • 教育
  • 科技
  • 法律
  • 生活
  • 旅游
  • 艺术
  • 史海
  • 人物
  • 名车
  • 家居
  1. 新闻首页 /
  2. 健康

    /
  • cover

    绝望! 加国男肺移植术后去世, 妻子被迫卖房!

    今年5月,加拿大一名男子在接受肺移植手术后去世。他的妻子表示,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他们一家不仅失去了积蓄,还可能要卖掉自己的家——位于新斯科舍省斯普林希尔(Springhill, N.S.)的一栋家庭住宅。 图源:Verbena Brenton-Goguen 唐纳德·戈根(Donald Goguen)是一位加拿大海军退伍军人,去年接受了两次肺移植手术,但最终仍因并发症于今年5月去世。 他的妻子维比娜·布伦顿-戈根(Verbena Brenton-Goguen)不仅在悲痛中悼念丈夫的离世,还要面对在多伦多生活15个月所带来的沉重财务打击。 “我已经负担不起继续住在这里了,”她提到他们在坎伯兰县(Cumberland County,Springhill是该县的一个社区)的房子时说,“我必须要卖掉它了。我绝对不可能在60岁退休,这一点毫无可能。” 戈根在多伦多接受治疗长达15个月。在此期间,他的妻子表示他们卖掉了汽车和全地形车(ATV),还要贷款维持生活。在戈根去世前,他们已经准备要卖掉房子。 图源:Verbena Brenton-Goguen “如果我还有一点机会能救我丈夫的命,我会倾尽一切。但现在我要面对这一切。所以这不仅仅是患者的问题,这是整个家庭的牺牲,”她说。 布伦顿-戈根还提到,当她通知房东要离开多伦多的公寓回家时,省政府拒绝为她支付6月份的房租补贴,仅因她的丈夫已于5月去世。 “这真的像是一记耳光,真的,”她说,“我做了所有一个负责任省民应该做的事去支持我们的省份,但老实说,我们的省政府根本没有以任何合理的方式支持我们。” 布伦顿-戈根是三位向CBC新闻讲述接受肺移植手术过程中所面临财务压力的新斯科舍家庭之一。虽然移植手术的费用由省政府承担,但所有相关生活支出则并不在报销范围内。 这些家庭呼吁省政府增加资助,以帮助他们支付治疗期间的住宿费用。 新斯科舍省卫生部长米歇尔·汤普森(Michelle Thompson)表示她对这些家庭表示同情,但也指出目前的医疗系统在多个方面都承受着巨大压力,卫生部门必须在有限资源下做出艰难取舍。 肺是唯一无法在哈利法克斯(Halifax)进行移植的器官。来自大西洋省份的患者一旦进入移植名单,必须前往多伦多等待合适的供体匹配,有时需要等待数月。 虽然一些省份为患者提供每月津贴以帮助支付这段期间的支出,但这些家庭表示,新斯科舍省提供的每月3,000加元远远不足以应对在多伦多生活的不确定成本。 图源:Global News 如今,布伦顿-戈根表示她支持来自哈利法克斯附近圣玛格丽特湾头(Head of St. Margarets Bay)的南与戴夫·克拉克夫妇(Nan and Dave Clarke),他们曾向省长递交了一张金额为34,981加元的账单,这笔钱是他们为了等待南·克拉克(Nan Clark)去年12月接受移植手术期间支付的住宿费用。然而,这笔索赔被政府拒绝了。 “我觉得这太可耻了,”南·克拉克说,“我无法相信他们会这样对待移植患者,或者任何一个需要为了治疗而离家的人。” 克拉克夫妇表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自掏腰包,因为没有这次移植,南·克拉克将无法存活。虽然他们有能力负担这些费用,但他们担心那些经济条件差的人将被迫选择临终关怀,而不是治疗。 卫生部长汤普森表示,这样的情况是她工作中最艰难的部分。她没有回应家庭所提及的具体财务挑战。 “在有限资源下有无穷的需求,我们知道对于面临重病的家庭来说非常艰难,我知道这一点,”她说,“我们确实提供了一些项目,并会在公共资助系统内继续尽力支持无论在省内还是省外就医的患者。” 汤普森表示,省外就医补贴的目标是“帮助”而非“全额支付”开销。 “我们会继续审查这个项目,倾听民意,我们希望做出响应。但这个项目并非报销机制,同时我们也要维护整个系统的完整性,我知道这很难。” 她还指出,与其他省份相比,新斯科舍省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会为陪同患者的支持人员报销部分旅费。 “我们会继续与家庭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但我再次强调,这不是报销,而是协助。” 克拉克夫妇与布伦顿-戈根都表示,他们欢迎有机会与卫生部长或其他政界人士面对面,讲述他们的经历。 “我丈夫会希望看到制度发生改变,”布伦顿-戈根说,“他一定会与戴夫和南站在一起,他是一名退伍军人。 “他一直坚信,每个人都应享有相同的权利、相同的医疗照护、相同的就医机会。他一定会和我们并肩战斗。这真的是我们大家都坚信的事业。”
    time 1个月前
  • cover

    去过这些轮渡和Walmart吗?高传染风险!

    自上周以来,BC省确诊的麻疹病例数大幅增加,卫生官员报告了全省范围内的公众接触事件。 今年迄今为止,BC 省已确诊 49 例这种高传染性疾病病例,而 BC 省疾病控制中心(BCCDC)上次更新统计数据时为 6 月 19 日的 32 例。据 BCCDC 称,其中只有 12 例病例目前属于活跃病例。该机构在其网站上表示:“请注意,活跃麻疹病例的数量并不一定反映社区中的风险,因为可能存在未确诊的麻疹患者。”为此,BC省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地区卫生当局于周二发布了几条警告,告知人们可能在某些时间和地点接触过麻疹 - 包括最近几次卑诗渡轮航行。周二公布的曝光事件如下:6月16日: 下午 1 点至 5 点,Mark's,地址:45737 Luckakuck Way, Chilliwack 下午 1 点至 5 点,位于 Chilliwack Eagle Landing Pkwy. 8249 号的 Redwing 鞋店 位于 8249 Eagle Landing Pkwy., Chilliwack 的沃尔玛,营业时间:晚上 7 点至 10 点 位于甘露市(Kamloops)哥伦比亚街 570 号的 Denny's 餐厅,中午至下午 2:45 位于甘露市 Trans-Canada Hwy. 1320 号的阿伯丁购物中心,下午 1 点至下午 4 点 位于甘露市 Summit Dr. 1210 号的 Earls 餐厅,晚上 6:30 至晚上 11:30 位于Shoppers Drug Mart,地址:1210 Summit Dr. Kamloops,上午 9:30 至上午 11:35 位于甘露市维多利亚街 347 号的 Castles and Cottages,上午 9 点至下午 4 点 6月18日: 位于 Chilliwack Vedder Rd. 7325 号 100 号的 Ahmad 理发店,营业时间为下午 1 点至下午 5 点 位于甘露市维多利亚街 347 号的 Castles and Cottages,上午 9 点至下午 4 点 6月20日: 茨瓦森渡轮码头 上午 11:30 至下午 1:30 海岸庆典渡轮中午从茨瓦森 (Tsawwassen) 开往斯沃茨湾 (Swartz Bay) 海岸庆典渡轮下午 2 点从斯沃茨湾 (Swartz Bay) 开往茨瓦森 (Tsawwassen) 海岸庆典渡轮下午 6 点从斯沃茨湾 (Swartz Bay) 开往茨瓦森 (Tsawwassen) 海岸庆典渡轮晚上 8 点从茨瓦森 (Tsawwassen) 开往斯沃茨湾 (Swartz Bay) 下午 3 点至 6 点,地址:维多利亚市库克街 1-313 号的冷热咖啡馆 素里13475 Central Ave.的Marriott Civic Autograph酒店,晚上 8:30 至 11 点 6月21日: 素里13475 Central Ave.的Marriott Civic Autograph酒店,上午 10:30 至下午 12:30 今年,截止至6月14日,加拿大9 个管辖区已报告了3381例病例。阿尔伯塔省和安省都经历了大规模疫情爆发,根据两省最近的更新数据,阿尔伯塔省已确诊 1,050 例,安省已报告 2,188 例。BC 省的病例数相对较少,目前有49例。不过BC省疾病控制中心还指出,在北部卫生区(确诊病例最多的地区),病例总数被低估了。BCCDC 表示,截至周二下午,北部地区已确诊 33 例病例。该机构的网站上写道:“这个数字只反映了实际病例的一小部分,因为一些社区的疾病负担很重,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到比方卫生局接受诊断和医疗支持”。麻疹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高传染性疾病。由于先前接种过疫苗或自然感染,大多数加拿大人对麻疹具有免疫力。如果某人对麻疹无免疫力并接触过病毒,则可能在接触后7至21天内出现症状。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咳嗽、流鼻涕和眼睛发红流泪。皮疹通常在几天后出现,首先出现在面部,然后蔓延至全身。麻疹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并伴有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幸运的是,大多数人通过接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MMR) 疫苗可以预防麻疹。大多数儿童在 12 个月大时接种 MMR 疫苗,然后在 18 个月大或 4 至 6 岁之间接种第二剂。
    time 1个月前
  • cover

    12年任期结束!多大女校长7月正式卸任!

    多伦多大学校长Meric Gertler即将卸任,结束其12年的“变革性”任期。   图源:utoronto.ca (photo by Johnny Guatto)   上周五(6月20日)下午2点30分,Meric Gertler以多伦多大学校长身份,主持了他任期内最后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毕业典礼。这位自2013年以来一直担任多伦多大学最高行政职务的领导者,即将在今年7月1日正式卸任,由知名神经科学家,曾担任文理学院院长的Melanie Woodin接任。   图源:Varsity   在典礼当天,Gertler身穿象征校长身份的蓝白袍,作为校监仪仗队的一员进入礼堂,队伍由鹰羽持有者和手持仪式权杖的司仪引领。当天的毕业生来自Rotman商学院。他发表了最后一次开场致辞:   “亲爱的毕业生们,我想说:‘谢谢你们。’” “感谢你们在校期间为大学作出的诸多贡献,也感谢你们作为加拿大最大、也是我认为最优秀校友群体的一员,将为社会发挥的作用。”   随后,他邀请校监授予多伦多大学校友、银行界领袖David Wilson荣誉学位——这也是他任期内最后一次主持授位仪式。随后,他与台上嘉宾一同就座,观看毕业生依次走上舞台,在亲友的欢呼和掌声中,分享这一充满喜悦与自豪的时刻。   12年变革式领导落幕,留下深远影响 Gertler即将离任,标志着一个变革时代的结束。任期内,他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开拓学生机会、深化全球合作和前瞻性研究为主轴,引领多大进入全新阶段。U of T Magazine杂志曾指出,在他的领导下,多伦多大学三大校区实现了硬件改造,迈出了与原住民和解的步伐、并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和伙伴关系,提升了大学的包容性卓越、研究和创新。  他还带领学校应对全球疫情与地缘政治动荡,强化了大学在高等教育界的韧性、公平与创新力。 6月18日,在安省皇家博物馆举行的告别酒会上,Gertler对多大社区表达了感激,称学生、教职员工、校友和支持者是“灵感的源泉”,他们让大学有能力回应重大挑战、推动社会变革:  “世界需要更多像多伦多大学这样的存在——吸引和培养的杰出人才、提供希望,这正是‘包容性卓越’理念的体现。” 此前,他还亲自走访三大校区,感谢多大社群的支持,也收获了满满的回馈与感恩。   未来展望:回归学术,继续服务多大   卸任后,Gertler将回归教职,担任Goldring加拿大研究讲席教授、Munk创新政策实验室成员、城市研究学院驻校学者,并计划前往牛津大学访问研究一段时间。   在总结其12年校长任期时,他说:“即使经历巨大变革与全球动荡,有一件事始终不变——那就是多伦多大学非凡的适应力、领导力与感染力。”   “得益于我们社群的创造力与承诺,多伦多大学已成为一个希望的灯塔,不仅属于本城或本国,更属于整个世界。”  
    time 1个月前
  • cover

    加拿大最先进癌症成像设备 在温哥华启用!

    两名PET/CT技术专家正在温哥华BC Cancer为一位患者进行PET/CT扫描。 (图片来源: BC Cancer) 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中心(BC Cancer)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在温哥华启动了加拿大首台也是唯一的Quadra PET/CT扫描仪。 这台设备可以以比旧型号快二十倍的速度进行从头到盆腔的全身扫描。 BC Cancer的高级执行研究总监Francois Benard表示,这项新技术令人振奋。 “当我刚开始我的职业生涯时,PET扫描仪的探测器覆盖范围最多只有10厘米,而现在这台设备的探测器覆盖范围达到了106厘米。还有一些系统的探测器覆盖可达到两米。但实际上,我们所需的一米覆盖范围足以满足临床和研究应用,以覆盖整个躯干,”Benard说。 Benard还表示,这一突破提升了患者的诊断效率,促进了先进放射药物的研究,并支持靶向癌症治疗的开发。 他指出,尽管这一设备能够帮助更快地诊断患者,但由于缺乏合格的技术专家,依然有患者需求的积压。 “大家都在寻找这样的专业人才。因此我们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增加招聘,同时尽力在温哥华扩大设备使用能力,并在整个省份继续扩展。卑诗省也正在开放新的癌症中心,并将在新设施中安装PET扫描仪,例如在阿伯茨福德、素里、伯纳比等地。” Benard表示,Quadra PET/CT扫描仪还支持针对癌症靶向疗法的前沿研究。 这项价值1850万加元的计划由加拿大创新基金BC知识发展基金资助,目前已在温哥华投入使用。
    time 1个月前
  • cover

    创纪录!大温男一天内 21次登上松鸡山

    一名北温哥华男子在一天内完成21次Grouse Grind的攀登,打破纪录 据dailyhive报道,一名北温哥华的男子正式打破了Grouse Grind的纪录,提升了这一卑诗省最具标志性的健身挑战之一的难度。   肖恩·格林(Sean Green)在2025年多次Grouse Grind挑战赛中打破了纪录,他在早上4点到晚上10点之间完成了21次完整的登顶。 Grouse Grind纪录 这相当于29,000英尺的垂直高度,几乎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相当,从海平面到山顶再回到起点。   此前的纪录为19次攀登,该记录于2019年首次创下,2024年被再次刷新。 格林的成就成为年度多次Grouse Grind挑战赛的一部分,这是唯一一个官方认可的活动,在这里,超竞争性的徒步爱好者在被称为“大自然的楼梯”的挑战中测试自己的极限。 今年有100名参赛者参加,共同完成了915次攀登,时间仅为19小时,为北岸救援队(NSR)筹集了46,000加元及更多。 虽然肖恩·格林的纪录无人能及,但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和陈芳(Fion Chen)在今年的Grouse Grind挑战中也表现出色。   来自温哥华的斯图尔特完成了20次攀登,而来自本拿比的陈芳以惊人的17次攀登领衔女性选手。 Grouse Grind纪录 “看到所有参赛者的拼搏精神和在这场艰难挑战中来自支持团队的毫不动摇的支持,令人倍感振奋,”格劳斯山度假村的传播经理艾米莉·利克(Emily Leak)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多次Grouse Grind挑战赛是北岸地区最独特的体育赛事,所有参与者都应该感到非常自豪。”   筹集的资金将直接用于北岸救援队的训练和装备,该志愿者团队自1965年以来一直在卑诗省的崎岖地形上挽救生命。 “我们非常荣幸能获得格劳斯山和今年所有多次Grouse Grind挑战赛参与者的持续支持,”北岸救援队队长斯科特·梅里曼(Scott Merriman)表示。   Grouse Grind纪录 “所筹集的支持资金将使我们能够开展宝贵的培训项目,并购买救生设备,以便NSR在社区最需要我们时能够及时出动。” 多次Grouse Grind挑战赛是格劳斯山夏季赛车系列的一部分,该系列活动将在9月7日继续举行Grouse Grind山地跑。注册即将开启。  
    time 1个月前
  • cover
    2个月前

    糖尿病人做错运动恐加剧病情 医生推荐2种运动降血糖 3个月见效!

     多运动和改变饮食是逆转糖尿病的关键。但有医生警告,如有糖尿病人做运动时忽略1件事,反而可能加剧病情。因此他特别推荐了2款简单运动,最快可3个月内稳定血糖水平,而且可以轻松在家进行。 做错运动恐糖尿病加剧 推荐2种运动降血糖 根据日媒《介护ポストセブン》报道,日本辛诊所院长、糖尿病专科医生辛浩基指,虽然适量运动有助降血糖并提升胰岛素敏感度,但部分糖尿病患者如空肚进行长时间运动,例如步行超过1万步,反而会引发健康风险。尤其服用降血糖药物者、正在注射胰岛素人士在空肚状态下晨跑极度危险,可能导致急性低血糖,引发晕眩、意识丧失甚至跌倒。 糖尿病患者必做2款运动 难度低但有效降血糖 哪些运动最有效改善糖尿病?辛浩基医生指,近期医学研究认为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比带氧运动更能有效改善血糖,高强度间歇训练指的是短时间内刺激肌肉的运动,如健身车、快走等“会喘但能说话”强度的运动,每天总共不超过20分钟,每周3至4次。 对于没有运动的人,辛浩基医生特别推荐两项入门运动,改善糖尿病患的下肢血液循环不良问题、锻炼小腿肌肉。曾有一名病人尝试了这些运动3个月,糖化血红素降至6%(理想指标为<7%),原本高达200mgDl的餐后血糖值也从,也能稳定保持在130-140mgDl(即7.2-7.8mmol/L,标准为<7.8 mmol/L)。 降血糖入门运动1:深蹲 •将双脚打开比肩宽后,将脚尖向外转,背部保持挺直,慢慢蹲下至膝盖成90度弯曲。 •维持跨步姿势,左右膝盖交替施力,活动髋关节,每天做10组,每组5次。 •左右脚交替高抬,如相扑深蹲姿势,抬脚时静止1-2秒,视线注视前方以保持平衡。 降血糖入门运动2:脚趾抓毛巾 •地板上铺好毛巾,用脚趾反复抓取。 •每天做10组,每组5次。 5类人不适合空肚运动 糖尿病患者做运动要注意甚么?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巴斯大学和伯明翰大学曾进行研究发现,早餐前运动或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第2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选取了30名肥胖或超重的男性测试者分成两组(运动前吃早餐/运动后吃早餐)和对照组(不改变生活方式)。结果显示,早餐前运动组燃烧的脂肪量是早餐后运动组的两倍,前者更对胰岛素有更好反应,血糖水平控制更好。 该中心指,空腹运动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安全,因为人体储存的能量足以确保90分钟至2小时的运动,一般半小时以内的正常运动,人体所消耗的热量绝大多数是糖类。不过,身体缺乏能量时,运动强度会较平常降低,但如果不吃东西运动会感到不适,宜适当地吃点东西再运动。但要留意,以下5类人不适合空肚运动: •肠胃功能差人士 •易低血糖人士 •60岁以上人士 •糖尿病人士 •心脏病人士 香港糖尿病患者逾70万人 留意8大初期症状 据医管局数据显示,香港约有70万名糖尿病患者,占总人口约10%,即每10名港人便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更有年轻化趋势,年龄35岁以下人士有2%发病。根据世界衞生组织的准则,如空腹血糖大过或等于7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1.1 mmol/L的人士,则可判断为患上“糖尿病”。空腹的定义为禁食8小时以上。 糖尿病者初期常见征状: •经常口渴 •小便频密 •感到饥饿 •体重下降 •容易疲倦 •视力模糊 •伤口不易愈合 •皮肤痕痒,女性或会出现阴部发痒的情况 资料来源:《介护ポストセブン》、香港糖尿协会
  • cover
    2个月前

    老外60万在中国买命?!治好绝症

    当新西兰医生宣布"只剩几个月生命"时,57岁的建筑公司老板Dale De Penning握紧了妻子的手。10个月化疗失败、肿瘤疯狂生长,这个曾经健壮的硬汉,体重暴跌至55公斤。而一年后,他竟在上海的医院里钓起了鲷鱼——这一切,都源于一场跨国医疗救援…… 一、从巅峰到谷底:事业有成者的至暗时刻 2023年,奥克兰建筑商Dale的人生突然脱轨。一次旅行后持续腹痛,按摩师发现他腹部"像怀了多胞胎"的诡异隆起。超声检查显示:一个足球大的肿瘤盘踞在脊柱与胃之间,伴随两个卫星病灶。 确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那一刻,这个三个孩子的父亲如坠冰窟。在新西兰顶级医院,他经历了: 3轮化疗导致指甲发黑脱落 口腔黏膜大面积溃烂,只能靠吗啡止痛 肿瘤却仍在生长,医生建议"准备后事" 二、绝境中的曙光:全球抢命的"活细胞导弹" 当传统医疗束手无策,Dale偶然发现CAR-T细胞疗法——这项被称为"生物导弹"的技术,通过基因改造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精准歼灭癌细胞。但现实很残酷:✅ 新西兰:临床试验排队需2年,费用超100万纽币✅∗∗美国∗∗:均价100万纽币✅∗∗美国∗∗:均价47万美元(约80万纽币)✅ 中国:技术成熟,价格仅为欧美1/3 "哪怕倾家荡产也要试!"Dale通过跨国医疗中介,联系上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团队。视频会诊中,专家的一句话让他泪流满面:"您的情况,我们有成功案例。" 三、上海90天:一场惊心动魄的细胞战争 2024年夏天,Dale夫妇飞抵上海。治疗过程堪比科幻电影:1️⃣ 抽血"征兵":提取60亿个白细胞送实验室基因改造2️⃣ 放疗清场:为"超级细胞"扫清战场,副作用让他吐到虚脱3️⃣ 细胞回输:30分钟输液时闻到"死亡爆米花味"(细胞激战信号)4️⃣ 9天生死隔离:40度高烧中,妻子隔着防护服握他的手 戏剧性一幕:病房里竟遇见同名同病的新西兰前警察Dale,两人相约"康复后一起喝啤酒"。 四、重生之后:跨国医疗的启示录 三个月后的PET-CT检查显示:癌细胞清零。这场价值60万纽币的治疗,创造了多个奇迹: 医学价值:CAR-T对40%晚期淋巴瘤患者可实现5年以上临床治愈跨境医疗趋势: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CAR-T治疗网络,费用仅为欧美1/2-1/3生命启示:"如果没来中国,我现在已是墓碑上的名字。"康复后的Dale卖掉了公司,每天钓鱼、陪孙辈,还成了跨国医疗的"义务宣传员"。 【关键数据】▶ 中国CAR-T疗法价格:20−30万美元(欧美20−30万美元(欧美40-80万)▶ 治疗周期:中国平均45天(欧美需3-6个月排队)▶ 全球CAR-T市场:2025年将达$89亿美元,中国增速第一 这个故事最动人的,不是医疗技术的胜利,而是一个父亲跨越半个地球的求生意志。当Dale把"新西兰风格"锦旗送给中国医生时,上面写着:"你们不仅拯救了我,还拯救了三个孩子的父亲。" "现在每次钓到鱼,我都觉得是生命额外的礼物。"——Dale De Penning
  • cover
    2个月前

    中国多地再现新冠上升趋势 民众戴口罩明显增多

    中国多地再现新冠病例上升趋势,民众戴口罩的情况明显增多。 (ALESSANDRO DIVIGGIANO/Reuters File) 进入5月下旬,新冠病毒在中国多地出现季节性反弹。自由亚洲电台连日采访发现,从湖北、江西到山东,各地民众都注意到“感冒”与确诊病例同步攀升,街头口罩佩戴率也较4月显著提高,官方虽称“无需恐慌”,却未公布详尽数字。 新冠疫情感染者人数在中国多地持续上升。湖北武汉居民赵志本周一(5月19日)告诉自由亚洲电台,近期他到医院就诊时发现“流感病人多了很多”,医院对发热患者仍例行核酸检测:“最近我去医院看病,发现流感病人多了很多,医院给患者做核酸检测,测试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不少人外出戴口罩,有的患者需要住院。” 同城的董先生亦证实,湖北省中医学院门口“戴口罩的人明显变多”:“我现在医院里看病,街头重现早前‘口罩潮’,发热门诊的人也多了。” 武汉市疾控中心热线工作人员当天接受本台查询时确认,“近期新冠感染者有所上升”,并提醒发热者出门“避免人群聚集,务必佩戴口罩”:“关于新冠病毒感染近期出现上升情况,如果您发烧或者感染的话,您出门的时候尽量避免去人群多的地方,同时要口罩。” 过去两个月,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3月下旬开始的一轮新冠波动仍在持续,但整体强度明显低于去年夏季高峰。专家判断,这一波将在5月下旬触顶,属“正常季节性起伏”,公众应保持防护、不必过度恐慌。   地方政府被指“淡化疫情” 江西景德镇中学教师韩正阳接受本台采访时说,当地“感冒特别多”,市民外出几乎“人手一罩”,但校方暂未出现停课迹象:“四、五月份,这里患感冒的人特别多,但是否新冠要到医院作检测。官方公布的数据准确性存疑,但我个人判断区县一级政府都在淡化新冠病毒。如果疫情严重,我们学校就会停课放假,目前还没有停课。” 从官方监测到街头观察,本轮自3月以来的疫情正在爬坡,病例与阳性率或将于5月底触顶。专家呼吁,公共场所“口罩+洗手+通风”仍是最经济有效的“三件套”,高风险人群应及时接种针对JN.1株的更新疫苗,并在出现症状后尽早就医。 江苏泰兴居民曾健则告诉本台,口罩虽多见,但社会情绪“已经把新冠当普通流感”:“大家现在都觉得新冠就是这么一回事,也没人因此过度防疫或者去医院治疗。”   孩童住院检出新冠 网络讨论升温 山东青岛居民高明生留意到微信群近日讨论再感染风险,却并不恐慌。高先生对本台说:“最近疫情又出现了,我看到外边行人戴口罩的比上一个月多了,但这波疫情没有对社会造成恐慌,可能是因为新闻没有刻意去报道这件事,国内大部分老百姓通过新闻报道内容作判断,不会独立思考。” 济南居民王欢对本台透露,其幼子4月因“流感”住院,却被确诊为新冠。她说:“现在凡是感冒发烧,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检测出新冠病毒的比较高,我最小的儿子4月份住院,医院检测出新冠病毒,最近患新冠的孩子不少。”   阳性率两月翻倍 专家称“5月下旬触顶” 据《中国经营报》本周日(18日)引用中国疾控中心数据,今年3月第14周起,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7.5%升至4月第18周的16.2%,南方高于北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李侗曾预判,本轮“半年到一年一次”的高峰可望于5月下旬见顶,总体强度“低于去年夏季”。 李侗曾分析,距上一次大规模感染已逾半年,群体抗体衰退,加上Omicron XDV亚分支NB.1.8.1免疫逃逸增强,以及“五一”期间人员流动,均推高传播速度。 至于疫情是否再度引发大范围冲击,南京的社会学者钟涛对记者说,这取决于政府信息透明度与医疗资源调配。眼下,“淡化”与“警惕”之间,中国社会仍在摸索与新冠长期共存的平衡点。
  • cover
    2个月前

    温哥华妈妈腹部长颗痣!医生一句话,当场吓瘫

    温哥华女子 Christie Garofalo 的丈夫问她,”你腹部上怎么会多处一颗痣”的时候,她还以为那颗痣从来就在那里。可是在翻看旧照片后,她发现那颗痣其实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出于谨慎,她预约了家庭医生。 医生为她切除痣并进行活检后,结果令她震惊——那竟然是黑色素瘤(melanoma),一种致命的皮肤癌。     “当医生说出‘癌症’这两个字时,我当场瘫倒在她的办公室里,”这位居住在温哥华、年仅50岁的五个孩子的母亲回忆说,“你的大脑会立刻陷入一个黑洞。” Garofalo 说自己平时虽然有使用防晒霜,但“谈不上坚持”——她通常只有在热带度假时才会涂,而不是日常使用。在和肿瘤科医生谈话时,她还想起自己在 1980 年代末十几岁的时候,每周都爱去日光浴床上晒一次。 她最终接受了痛苦的淋巴结手术,防止癌细胞扩散,如今已接近五年无癌复发。她感慨地说:“现在我很重视防晒了。” 然而,皮肤科医生表示,尽管公众对皮肤癌的风险有一定认识,但这并未转化为具体行动——黑色素瘤的病例正在不断上升。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人。医生指出,像 Garofalo 一样,年轻时没有保护好皮肤、暴露在紫外线(UV)下的经历,会在年长后“反噬”自己。多种因素正在造成防晒霜等防晒措施使用不足,包括信息误导和价格高昂等。 “我们看到一些令人担忧、甚至是危险的趋势,”麦吉尔大学皮肤科副教授 Ivan Litvinov 医生指出。 根据加拿大黑色素瘤协会(Melanoma Canada)的数据,2024 年估计有 11300 人确诊黑色素瘤,较上一年上升 17%。   Litvinov 与同事在 4 月发表于《BMJ Public Health》期刊的一项研究中发现,近六成 18-29 岁的加拿大年轻人每次在户外晒太阳都会超过两小时,但他们使用防晒霜的比例明显低于 30-59 岁群体,而且更容易晒伤。 虽然研究数据来自 2011 至 2018 年间的全国健康调查,但 Litvinov 表示,并没有迹象表明现在年轻人对防晒更上心了。 “很多人不把这当回事。我们冬天寒冷,一到夏天大家就尽情享受阳光……有时候甚至晒伤自己,”他说道。 温哥华皮肤科医生 Monica Li 博士也指出,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令人震惊”的错误信息,比如称防晒霜中的化学物质致癌等——这些都是虚假说法。 她认为,应该有针对性地向年轻群体传播科学知识,澄清网络上看到的误导内容。 Li 还表示,还需提高对各族裔人群的防晒教育,因为有一个长期存在的误区是“深肤色人群不需要防晒”。事实上,尽管深肤色比浅肤色有更多天然防护,但仍不足以抵御紫外线伤害。 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在去年 7 月发出警告,提醒公众不要自制防晒霜。他们指出,这种网络流传的做法缺乏有效防护能力,存在严重风险。     卫生部还澄清,有关防晒霜成分有害、致癌的说法是不实信息:“市场上获批的所有防晒产品,在按照说明使用的情况下,都是安全的。”   目前市面上的防晒霜分为两大类: 矿物防晒霜:使用氧化锌或二氧化钛,形成物理屏障,反射紫外线; 化学防晒霜(有时称为有机防晒霜):吸收紫外线并转化为热量。   Li 博士建议,容易长痘的人可以选择矿物防晒霜,因为相对温和。而 Litvinov 医生说,他给自己的孩子也用矿物防晒霜,因为流汗时不会刺激眼睛。 一些人担心化学防晒成分会影响海洋生态,也可以选择矿物防晒霜。  无论选择哪种防晒霜,医生一致建议:必须至少 SPF30,并且具备 UVA 与 UVB 双重防护能力。 加拿大癌症协会和皮肤科医生还要澄清一个流传广泛的误区:不涂防晒霜可以帮助人体合成足够的维生素 D。 Li 表示,如果担心维生素 D 不足,应向家庭医生咨询是否需要补充剂。“服用补充剂才是一个更安全、更稳定的方式。” 加拿大癌症协会癌症预防项目负责人 Nancy Wirtz 补充说,即使人们用了防晒霜,往往也没有使用足量。 标准使用量是: 脸部和脖子:涂约一茶匙; 身体:涂2 到 3 汤匙(大约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总量); 此外,防晒霜应每两小时补涂一次,游泳或出汗后更应频繁补涂。     Litvinov 医生还指出,“晒黑”本身就意味着皮肤受到伤害。他提出一个现象:“防晒霜悖论(sunscreen paradox)”——人们想要晒黑,但又知道晒黑不健康,于是只涂薄薄一层防晒霜,然后去晒太阳,结果反而导致更严重的皮肤损伤与癌症。   研究还显示,低收入人群防晒霜使用率更低。Litvinov 指出,其他研究也发现防晒霜价格高昂,加拿大还对防晒霜征税,很多人甚至认为这是奢侈品。   Li 博士也表示:“如果按照推荐剂量使用,防晒霜的花费很快就会累积。”她坦言:“如果一个家庭要在防晒和填饱肚子之间二选一,防晒当然不会是首选。”   因此,皮肤科医生与加拿大癌症协会呼吁,除了涂防晒霜,还应综合采取其他防晒措施,包括: 避阳、寻荫; 穿戴防晒衣物; 戴宽边帽和太阳镜; 尽量避开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3点的强烈阳光时段。  
  • cover
    2个月前

    毒过砒霜!有人吃一口抢救3天 它其实不能吃

    吃一次鱼竟进了医院? 前不久,咸宁的吴女士做腊鱼时,就着白酒生吞了一颗鱼胆。很快,她就出现呕吐、腹泻、头痛、头晕等症状,病情急剧恶化,连夜被转诊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检查,她急性肾衰竭、肝衰竭,还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好在紧急抢救后,3天便康复出院。 无独有偶,新洲年近七旬的谢某听信鱼胆能治病偏方生吞鱼胆,呕吐腹泻不止,当地多次洗胃无果,紧急转诊,被诊断为典型鱼胆中毒致急性肝衰竭,经过治疗后成功脱险出院。 小小的鱼胆,为何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呢? 01 鱼胆为何不能吃? 鱼胆是鱼的胆囊,主要容纳胆汁,其中含有剧毒的胆汁毒素,如氢氰酸等,其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还大。这些毒素对细胞膜有破坏作用,且不易被高温或酒精破坏。即便将鱼胆蒸熟或用酒冲服,毒素依然存在。 误食鱼胆后,轻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会导致肝脏、肾脏损伤,出现肾衰竭、肝损伤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而且,中毒发病速度很快,潜伏期为半小时到6小时左右。 常见的草鱼、鲤鱼、鲫鱼、白鲢、青鱼等鱼胆都有毒。所以,为了自身安全,千万不要食用鱼胆。在处理鱼类食材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划破鱼胆。若不慎误食,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02 除了鱼胆, 还有哪些常见的食物不能吃? 1.发芽土豆 土豆发芽后会产生龙葵素,这是一种有毒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2.野外采摘的蘑菇 有些蘑菇含有毒素,误食后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还可能出现幻觉、抽搐等,甚至危及生命。 3.未煮熟的豆类 像四季豆、豆角等,含有植物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物质。如果加热不彻底,食用后容易导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 4.发霉食物 发霉的食物中含有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等,对肝脏有很大的损害,甚至可能导致癌症。像发霉的面包、水果、坚果等都不能吃。 5.野生河豚 河豚品种多样,部分有毒且毒性随季节变化,春季(2 - 5月)卵巢发育期毒性最强。野生河豚毒素难测,自行捕捞、加工、食用风险高,为健康安全,建议不购买、加工、食用野生河豚。 6.生肉和半生不熟的肉 容易带有细菌和寄生虫,如生鱼片、生蚝等,食用后可能引发感染和疾病。 03 出现食物中毒症状, 应该怎么处理? 1.催吐(适用于进食2小时内) 若意识清醒,可先大量饮水,然后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诱发呕吐,尽可能将胃内毒物排出。但要注意,昏迷、抽搐患者不可催吐,以免呕吐物堵塞气道导致窒息。 2.保留样本 保留可能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如剩余饭菜、呕吐物等,这对后续医生诊断中毒原因至关重要,有助于针对性治疗。 3.及时就医 尽快前往附近医院急诊科,向医生详细说明进食的食物种类、时间、症状等信息。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等,以确定中毒类型和程度。
  • cover
    2个月前

    新药物来了!加拿大专家详解过敏季的变化与对策

    气候变化是专家认为季节性过敏加重的原因之一。 (CBC/Radio-Canada)     根据cbc新闻报道,药剂师的剂量23:43为什么我的过敏症状变得更严重? 许多季节性过敏患者可能都注意到近几年来一个不舒服的趋势。在加拿大的部分地区,过敏季节不仅似乎持续的时间更长,且强度也有所增加。 专家如安妮·埃利斯博士(Dr. Anne Ellis),女王大学过敏与免疫学系主任指出,大约五分之一的加拿大人经历呼吸道过敏,绝不是在幻想。 她在接受《药剂师的剂量》播客主持人布莱恩·戈德曼博士(Dr. Brian Goldman)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的某些季节,花粉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加拿大人所习惯的水平。 “尤其是去年桦树花粉的季节,今年似乎也会有极高的花粉量,确实比我们在过去10年中所见到的要高得多。”埃利斯说道。 值得庆幸的是,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案,包括舌下溶解的过敏药物,给季节性过敏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缓解。 什么是季节性过敏? 季节性过敏的专业术语是过敏性鼻炎,指的是身体对香蒿、花粉、灰尘和霉菌等刺激物的反应。 典型的过敏症状包括流鼻涕、眼睛痒或流泪,以及咳嗽和打喷嚏。 埃利斯表示,加拿大的过敏季节略有不同,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过敏季节是全国最严重的。 “我们拥有美丽而充满生机的夏天,树木众多,花粉也多,当然还有香蒿。”她补充道。 “到了夏末和初秋时,我们往往会遭遇最强烈的季节性过敏反应。” 卑诗省过敏与免疫学会会长安吉利基·巴拉斯博士(Dr. Angeliki Barlas)在萨斯喀彻温省长大,她发现自己在草原上过敏的情况比在卑诗省更严重,但对一些患者来说情况正好相反。 “全国各地的过敏原各不相同,因此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她说道。 虽然香蒿在加拿大东部更为常见,但埃利斯表示西部省份的树木花粉季节更漫长。 为什么季节性过敏加重? 专家们一致认为气候变化是导致加拿大过敏症状加重的主要因素。 “春季到夏季的转变变得更加短暂,”埃利斯表示。 “这意味着树木的授粉方式发生了变化,季节的开始和结束也变得不同于20年前。” 在安大略省,埃利斯表示过敏季节通常从5月开始,花粉持续到7月,然后在8月中旬左右受到轻微缓解,之后香蒿季节将持续到秋季结束。 然而,目前,花粉过敏从气温变暖开始,到下雪前都将持续。 观看 |  如何在春季管理季节性过敏:   如何在春季管理季节性过敏 3天前 时长 2:52 布尔纳比的家庭医生大卫·沃恩(Dr. Davidicus Wong)解释了随着雪融化和春天的来临,你如何管理过敏症状。 总体而言,气温升高意味着植物产生更多花粉,巴拉斯指出。此外,花粉引发症状的数量更少。 埃利斯表示,有一些证据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导致了更具过敏性和更强的花粉。 此外,长期以来城市中男树的种植也加剧了季节性过敏,埃利斯指出。 雌树结出的果实掉落在街道和公园上会造成麻烦,而雄树则产生花粉。“由于这些城市规划决策,空气中越来越多的过敏原。”埃利斯说道。 过敏缓解的未来? 非处方抗组胺药和鼻用喷雾剂可以为季节性过敏提供临时缓解。但是过敏免疫疗法,如过敏针和舌下溶解的药片则提供更持久的效果,巴拉斯表示。 “您正在使身体对过敏原脱敏,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症状可减轻30%至50%。” 大多数遭受季节性过敏的人或许都听说过过敏治疗的免疫疗法形式——过敏针。 过敏针可以全年施打,通常由六个月的每周注射组成,以帮助增强对问题过敏原的抵抗力,之后在剩余的年份中进行每月的维持注射。 埃利斯表示,大多数过敏医师会在秋季开始给患者注射季节性过敏针,因为这时花粉量通常较低,这样到三月或四月树木花粉季节开始时,他们只需每月接受维持注射。 观看 | 你的过敏症状即将加重:    你的过敏症状即将加重 9天前 时长 3:05 由于北美的花粉计数创下新高,季节性过敏比以往更严重。约翰娜·瓦格斯塔夫(Johanna Wagstaffe)解释了气候变化如何加剧过敏季节以及你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相反,埃利斯表示舌下溶解的药片在过敏季节每天服用,直到首个霜冻到来,过敏原通常会减弱,然后在过敏季节再次开始时恢复使用。 埃利斯承认,过敏针对许多患者来说可能不太方便。 “我确实开出了更多的免疫疗法,但特别是我大约一半的患者已转向使用药片,而不是注射。”埃利斯表示。 免疫疗法只能由经过认证的过敏医生提供,治疗可持续三到五年,尽管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持续接受过敏针,以控制他们的症状。 过敏治疗能够覆盖广泛的过敏原,但舌下药片仅适用于草、树木花粉、尘螨和香蒿。 此外,治疗过敏性哮喘的药物如今也受到关注,其可能在季节性过敏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Xolair是omalizumab的通用名,这是一种实验室制造的蛋白质,可以模仿身体抵抗有害抗原的能力。它通过针对免疫球蛋白E(IgE)这种与过敏反应相关的抗体来发挥作用,埃利斯说道。 目前Xolair并未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但埃利斯的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治疗过敏性哮喘时,注意到他们的花粉热症状有所改善。 在美国,它还用于食物过敏,但在加拿大尚未开处方用于该用途,埃利斯称。 一项2022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考察了Xolair在季节性过敏中的效果,结果显示“在过敏季节前服用该药物可以显著缓解相关症状并减少用药量”。但该研究仅分析了64名患者的医疗记录。 2024年的另一项小规模研究也审查了它在日本季节性雪松过敏中的影响,结果表明Xolair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 抗组胺药和环境控制仍然是选择 在季节性过敏治疗的未来仍待研究的阶段,埃利斯和巴拉斯表示,现有的非处方和处方抗组胺药仍然相对有效。 巴拉斯表示,没有单一最佳的治疗方案。 “有时候对于不同患者,您可能需要通过尝试和错误来找到合适的药物。”她说道。 尽管如此,专家们仍推荐使用一些更新型的非处方抗组胺药,比如西替利嗪和洛拉他定。 一位女士正在使用鼻洗鼻壶清理鼻腔。 “我们正在努力摆脱像苯海拉明这样的一代抗组胺药,它带来了很多副作用,”埃利斯补充道,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谵妄和其他认知方面的问题。 更强效的处方抗组胺药,如比拉斯特和鲁帕他定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鼻用喷雾剂,埃利斯建议将喷雾器放入鼻腔时,将喷嘴指向耳朵,而不是直接向上喷。 “不要将喷雾器放入鼻中间,因为一方面药物未能达到应该到达的地方,另一方面,您也可能会更容易出现流鼻血、鼻干和头痛等副作用。”埃利斯指出。 一些研究表明,可能出现的“罕见副作用”包括胃肠问题、疲劳、头晕和混乱。 一位身穿外套并戴着口罩的长发女士走在中国上海的街道上。 但埃利斯表示,日常服用抗组胺药通常不会造成长期危害,而且即使多年每天使用,也不会导致药物效用降低。 “有时患者会告诉我,他们感觉药物不再有效。”她说。 “大概率意味着您需要寻找其他替代的药物,但如果有需要,全年持续服用抗组胺药是安全的。” 埃利斯还补充,鼻壶或其他盐水鼻腔冲洗是希望通过清除过敏源而减少用药的患者的良好非药物选项。 她同样建议避免户外活动,保持室内窗户关闭,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减少与环境过敏原的接触。
  • cover
    2个月前

    大温夏季公共饮酒新规:这些地方全开放

    根据温哥华太阳报道,如果你梦想在这个夏天的海滩上享受一杯冰镇啤酒,那就准备好吧。 今年早些时候,温哥华市议会批准了一项计划,允许在夏季选择的海滩上饮酒,这一决定源于过去两年成功的试点项目。 根据市政府的说法,该计划“依赖于前来海滩的游客能够负责任并顾及他人。” 想获取更多资讯吗?请点击这里浏览。 您可以在以下海滩饮用酒精饮料: • 杰里科海滩• 西班牙湾• 洛卡诺海滩• 第二海滩(斯坦利公园)• 基斯兰奴海滩• 约翰·亨德里/特劳特湖海滩• 新布莱顿海滩 您在以下海滩不得饮用酒精饮料,任何时候均不可: • 英吉利湾海滩• 日落海滩公园• 第三海滩(斯坦利公园)• CRAB公园海滩• Fraser河沿岸的海滩 酒精饮料在海滩上的合法饮用时间为每年5月15日至9月30日,允许19岁及以上的人士在上午11点至晚上9点之间在特定海滩上享用酒精饮品。 虽然对饮用的酒精饮料类型没有限制,但应以常识为重。 禁止携带玻璃容器,建议选择罐装饮料或可重复使用的塑料或纸质容器。(例如,酒瓶是不允许的,但酒盒是可以的。) 温哥华还有哪些公共场所允许饮酒呢?
  • cover
    2个月前

    最新研究:住高尔夫球场附近,更易得帕金森?

    近日,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的一项研究指出,住在高尔夫球场附近的人,罹患帕金森症的风险可能会大幅增加。这项研究发现,距离高尔夫球场不到1英里(约1.6公里)的人,罹患帕金森症的风险比住在6英里(约9.6公里)之外的人高出126%。   研究合著者、美国Atria健康与研究院“大脑与环境中心”主任、神经科医生Ray Dorsey表示:“这不是第一项将帕金森症与农药联系起来的研究,但它进一步表明,不只是农民,连住在郊区的居民,仅仅因为所住的环境,就可能暴露在更高的风险中。” 他将这种情况类比为“二手烟”——虽然居民自己并没有使用农药,但可能透过空气吸入或饮用水摄入。 Dorsey医生表示,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某些农药与帕金森症有明确关联。他甚至认为,这种关联已经不仅是“可能”关系,而是“致病因素”之一。 这项研究是在美国进行的,其中提到的草甘膦、对草快(paraquat)和曼布(maneb)等农药,过去曾被广泛用于高尔夫球场。这些农药在加拿大已经被禁止,但研究中并未列出所有使用的农药种类,加拿大仍允许使用部分其他农药。 帕金森症是一种影响神经系统的进行性疾病,典型症状包括震颤、僵硬、步态不稳等。根据Parkinson Canada,目前加拿大约有超过11万人罹患帕金森症,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数字预计还将持续上升。目前尚无可治愈方法,也没有可以减缓病情进展的疗法。 这项研究由Mayo Clinic主导,研究团队分析了1991年至2015年间的医疗与环境数据,共包含419名确诊帕金森症的患者,以及5,000多名未罹患此病的居民。研究聚焦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南部与威斯康星州西部139个高尔夫球场周边居民的居住历史与距离。 结果显示,居住在1英里内者的罹患风险最高;距离愈远,风险愈低。研究还指出,饮用水来源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若饮用地下水,且附近有高尔夫球场,罹患帕金森症的几率几乎是其他地区的两倍。 此外,如果所在地区的地下水属于“易受污染”类型(如土壤薄、岩床浅),风险还会进一步上升。即使排除水源因素,仅空气中的农药飘散也可能成为致病因子。 专家怎么看? Parkinson Canada执行长Karen Lee博士指出,研究结果并不令人惊讶,而是为理解帕金森症成因提供了更多线索。“疾病的发生可能是基因与环境交互的结果。我们不能简单归因于某一种因素,但农药显然是重要的一环。” Parkinson’s Foundation医学顾问、Fixel神经疾病研究所主任Michael Okun博士则指出:“居住在高尔夫球场附近、且共享水源系统的人,罹患帕金森症的风险几乎翻倍。这暗示高尔夫球场农药使用可能是影响环境健康的重要因素。” 不止帕金森症:其他神经疾病也可能有关联 另一篇2024年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的研究也发现,经常参与户外活动(如高尔夫、园艺)的人,罹患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的风险也有所上升,尤其是在男性中。 Dorsey医生强调,许多农药本身具有神经毒性,人类长期暴露在这类物质中,自然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我们认为,帕金森症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制造的疾病’。食物、水、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正在推动这种快速增长的脑部疾病。” 研究团队希望,这项研究能引起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对农药使用风险的关注,推动更严格的环境健康政策,尤其是在住宅区与休闲区。 Okun博士也提醒,尽管研究显示相关性强,但尚未证明“因果关系”。因此,目前不宜依据这项研究就做出全面政策改变。但它确实突显出,某些农药的使用需要更严格的评估与监管。
  • cover
    2个月前

    加拿大水质出问题,多种农药残留?

    蒙特利尔的一项研究显示,来自魁北克蒙特雷吉地区的查托基河饮用水中存在农药。 (Gloria Henriquez/Global News) 根据cbcnews报道,最近一项魁北克的研究发现,自来水中可以检测到多种农药,尽管经过水处理厂的处理。 蒙特利尔大学的环境化学教授塞巴斯蒂安·索维(Sébastien Sauvé)主持了这项研究,该研究已在《水研究》科学期刊的六月刊上发表。 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研究人员每周两次从魁北克蒙特雷吉地区的查托基河收集水样本。 样本是在水被抽入水处理厂时收集的,并与处理后送往饮用水分配的样本进行比较。 选择这条河的原因是因为它流经农业活动频繁的地区,农民使用的农药最终会通过田地流入水体。 索维表示,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水中农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在水处理厂处理前后的差异。 在生长季节的6月和7月,农药浓度最高。虽然收集的样本均未超出魁北克安全饮用水的标准,但研究人员发现,处理过程并未有效去除农药。 观看 | 水中有什么?    这条蒙特利尔郊区的自来水中有什么?研究指向农药的混合物   1天前 时长 2:28 科学家警告说,他们发现查托基河沿岸城镇的饮用水中存在农药痕迹。虽然所测得的浓度符合魁北克的规定,但研究作者建议当局进行改进。 自来水中发现了至少50种不同类型的农药及其代谢物,有时其浓度甚至高于源水。代谢物是从农药降解或分解后产生的分子。 "数量相当可观,"索维说,并补充说几乎所有样本中都有检测到某些农药,而其他农药的检出率则相对较低。 "其中一种主要的农药浓度最高的是草甘膦,"索维表示,草甘膦是许多除草剂配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它用于杀灭杂草,通常以“灭草松”的品牌出售。 在魁北克,包括蒙特利尔在内的很多市镇出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担忧,已禁止其销售和使用。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得出结论,草甘膦可能对人类具有致癌性。 然而,加拿大卫生部表示,如果正确使用,草甘膦不会造成任何有害影响。 混合效应引发担忧 不过,索维表示,他对不同农药的综合作用更为担忧。 "我们取得了一种不同农药的混合物,而它们在一起会累积,"他说。 这些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反应会影响毒性,他解释说,它们可能会累加、部分互相中和,甚至会相互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测量了约50种不同的农药和代谢物,无法知道这些化合物的实际毒性组合效应,因此有许多未知因素,"索维说。 环境健康教授玛丽斯·布沙尔(Maryse Bouchard)在《国家科学研究院》告诉加拿大广播公司,该研究突显了需要更好地评估“混合效应”的风险。 她表示:“看到不同农药分子数量如此之多,且许多已证明具有毒性,令人不安。” 可能的解决方案 虽然索维表示,自来水消费者不必感到恐慌,但研究结果确实引发了一些关注。 "这绝不是一个恐慌的理由,而是要提出问题,询问当地当局:‘我们能否改进我们的系统?’"他说。 他希望看到类似欧洲的更严格标准。具体而言,他希望设定自来水中允许的农药总浓度上限。 "然后,暴露在这些浓度下的城市就必须改进其水处理,"索维补充道,这应当依据具体情况来定。 萨拉·多尔纳(Sarah Dorner)是蒙特利尔理工学院土木、地质与矿业工程系的教授,也是饮用水工业共主席。 她表示,拥有更严格的饮用水标准可能有所帮助,但需要指出的是,假设20%的农药暴露来自饮用水,80%则来自其他来源,如食品。 在她看来,升级水处理厂可能会很贵,并且只会解决部分问题。 她说:“这可以解决饮用水的问题,但无法解决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相关的其他问题。” 她认为,可能更好的方法是从源头减少农药的使用,并与使用农药的农业社区合作,了解它们的使用情况以及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 观看 | 蒙特利尔禁止草甘膦用于家庭:  魁北克环境部发言人梅利娜·贾尔贝(Mélina Jalbert)在给CBC新闻的书面声明中表示,省政府与多家政府合作伙伴进行了合作,包括加拿大卫生部和魁北克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以确保魁北克的饮用水质量。 此外,贾尔贝表示,省政府每年检查农业用地周围水中的农药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最新的农药评估显示农业部门的使用有所减少,我们正在继续努力降低农药使用,”她写道。 索维承认,政府会进行年度检查,但表示在农药浓度达到峰值时可能不会进行测量。
  • cover
    2个月前

    列治文开免费课程!助外国受训护理员本地执业

    卑诗省政府拨款资助昆特仑理工大学(Kwantlen Polytechnic University,简称KPU)开设免学费课程,协助在外国受训的护理人员投身加拿大的医疗保健界执业。 省专上教育及未来技术厅向KPU提供了约18万元资助,让该大学开设「国际受教育护理人员专业沟通入门」(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for Internationally Educated Nurses,简称PCIEN)课程的三个部分。 PCIEN旨在协助在外国受过教育的护理人员提高进入专业执业所需的沟通能力,提高他们对保健和专业用词的认知,并增进他们对加国医疗保健体制文化的理解。 昆特仑理工大学学术及职业准备学院院长贝加尔卡(Aimee Begalka)表示,免学费课程对于准备发展事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贝加尔卡补充说:「这课程非常实用且注重实践,有机会以标准化病人实习,并接受语言导师和护理导师的指导,往届的学生对这个课程及其能够协助他们迈向职业生涯的下一步,感到非常满意。」 这项拨款是卑诗省近400万元投资的一部分,整项投资旨在支援11所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及原住民教育学院,推出免学费成人基础教育及英语学习课程。 省专上教育及未来技术厅长康安礼(Anne Kang)表示:「这项对昆特仑理工大学的资助计划,是我们协助受国际培训的护理人员更容易在卑诗省执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以让省民能更便利地获得他们所需的护理服务。」 昆特仑理工大学的下一期PCIEN课程,将于5月8日至8月5日在KPU的素里分校开办,课程及入读详情可参阅以下网址:https://www.kpu.ca/acp/els/pcien
  • cover
    2个月前

    加拿大癌症新药审批进程提速!最快提前9个月

    安省政府正计划推出一项全新的三年试点项目,旨在让癌症患者比现在最多提前九个月获得最新抗癌药物。 图片来源:Sarkaritel 据本地英文媒体多伦多星报报道:由于审批时间过长以及与制药公司的谈判,加拿大患者获得新药的速度在各国中排名垫底——在某些情况下,加拿大比其他国家要慢两年之久。 去年夏天,福特曾表示,作为联邦委员会主席,他将加快抗癌新药的审批作为优先事项来处理,但如今他却表示,安省将独自推进一项为期三年的新试点项目。 据悉,新药上市时间过长有两个原因,一是制药公司,它们会选择何时申请药物进入市场。考虑到市场规模,加拿大往往不是它们的优先事项。 第二则是谈判协商,在卫生部批准后,省政府会通过漫长的评估过程共同协商确定药品价格。 安省的试点项目本质上会将审批和谈判阶段合并,从而可以缩短新药面世的时间。 省长福特(Doug Ford)说,“目前,无论是从批准到患者获得新药所需的时间来看,加拿大都在七国集团中排名垫底……我们有责任尽一切努力,让加拿大人像世界其他地区的患者一样,及时获得能改变生命的治疗”。 研究显示,在加拿大,药物获得批准并推向公众可能需要长达两年的时间,而其他国家只需一半的时间就能完成。 福特此番推进改革,也带有个人情感因素。他的弟弟、前多伦多市长罗伯·福特(Rob Ford)曾因癌症去世,这使他特别关注癌症治疗的可及性问题。 安省卫生厅长琼斯(Sylvia Jones)在给其他省区同行的信中指出,虽然多省都表达了支持,但“由于存在管辖权问题”,安省决定单方面启动试点。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春季启动,优先针对已获批准并纳入“奥比斯计划”(Project Orbis)的部分高优先级抗癌药物。(注:“奥比斯计划”是一项国际合作机制,旨在帮助各国同步审批药物、加快上市速度。) “让患者及时获得救命药物,是我们最基本的共同目标,”琼斯写道。她强调,试点将兼顾安全性、成本效益与公平性,同时设置必要的风险控制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安省此番推出试点,正值渥太华方面也承诺要解决审批延迟问题之际。 在选举期间,总理卡尼(Mark Carney)承诺,如果当选,他的政府将“大幅缩短救命药物的等待时间……加拿大患者在卫生部批准后,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获得公共医疗体系提供的药物,这使我们落后于其他G7国家”,并承诺在不损害安全的前提下减少繁文缛节。 目前,加拿大各大癌症组织持续呼吁联邦、省区二级政府采取更积极行动,帮助患者更早获得治疗,挽救生命。安省的这一试点,被视为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 cover
    2个月前

    震惊!80年幸福研究揭示长寿的关键竟然不是这些

    一项80 年幸福研究揭示了长寿健康的最大预测因素令人“震惊”,因为长寿的秘诀不在于大脑或肠道,而在于人际关系的温暖程度! 在周三举行的首届《纽约时报》健康节上,精神病学家、哈佛大学成人发展研究主任罗伯特·沃尔丁格博士宣布了一项令人意想不到的研究发现:决定人们长寿和健康的最大预测因素,竟不是遗传、饮食或锻炼——而是人际关系的温暖程度。 “我们对此感到震惊,”沃尔丁格博士在演讲中坦言。 他领导的哈佛成人发展研究项目,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人类生活研究,追踪参与者已有超过80年。研究团队原本预期,决定健康老龄化的关键可能隐藏在大脑结构、肠道微生物群或其他生理机制中。但研究结果却指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连接,才是最强的健康预示指标。 “我们的关系怎么会真正进入我们的身体并改变我们的生理机能呢?”沃尔丁格提出疑问,并给出解释,“我们认为这与压力调节机制有关。” 他指出,人际关系在帮助个体缓解压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压力不仅是一种情绪体验,还会直接影响心跳、呼吸和其他生理指标。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像是一种天然的缓冲器,能帮助人们从焦虑和恐惧中快速恢复。 “有倾诉对象的人,更能从压力中恢复;反之,孤独的人就不具备同样的生理保护机制。”沃尔丁格说。 不过,他强调,关键不在于你是否“有人”陪伴,而在于你是否用心维系这些关系。“情感关系就像花园,需要被精心培育。我们不会指望身体健康来自于毫无锻炼,情感健康也一样。” 沃尔丁格甚至表示,积极维系关系、倾听、关心他人的人,拥有一种类似“超能力”的心理优势。 更鼓舞人心的是,这种关系的培养不一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或精力。“你与咖啡师的一个微笑,或者与TSA安检员的一次真诚眼神接触,都能带来一丝幸福感,”他说。 这种观点正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支持。最新研究显示,社交是降低痴呆、中风、抑郁等健康风险的六大可控因素之一。而在当今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忽视。 “我们的文化太过强调量化成就,比如金钱、奖项、粉丝数,”沃尔丁格指出,“但这些东西并不能真正带来持久的幸福。” “没有人能永远快乐,”他补充道,“但我们可以通过真实而温暖的联系,让自己更健康、更有韧性。” 所以,下次当你想要一点“超级英雄”的感觉时,也许不妨试试最简单的方式:今天就给你的妈妈打个电话。
  • cover
    2个月前

    5名加拿大女子口述:为保命,不得不出国求医

    加拿大医疗制度虽然是免费,但是由于等待时间太长,导致很多病人为了保命,被迫出国求医,CTV新闻今天讲述了5个加拿大女病人的故事,解释其中的原因。 “我已经开始说再见了” 多伦多女子艾莉森·范登伯格(Allyson Vandenberg)表示,她甚至还没踏进诊所就被医生拒绝接受背部手术,当时她的疼痛已经难以忍受。 “一位医生同意为我看病,等了八个月,但还没进门就拒绝了我,”她在给CTV新闻的电子邮件中写道。 剧痛之下,她开始考虑寻求医疗协助的安乐死。  “我已经开始说再见了,”她说。 最后,幸亏一位墨西哥的朋友帮她联系了一位医生,这次介绍可能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我们通过电话和WhatsApp聊天,直到我感觉舒服为止。我周一做了检查,周四做手术。” 范登伯格是几位接受CTV新闻采访的病人之一,他们正在转向出国求医,这并非出于奢侈或方便,而是迫不得已。 据加拿大医学协会称,一些可以提前预约的非紧急手术正在被推迟,例如髋关节、膝关节和白内障手术,,而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目前已超过650万)根本无法获得家庭医生的诊疗服务。 “我害怕一辈子只能坐轮椅” 安大略省Glen Morris市罗娜·霍赫斯特拉滕( Ronna Hoogstraten )表示,在饱受六年多令人痛苦的背部和骶髂关节疼痛折磨后,加拿大的医疗体系让她感到左右为难。 “我的 L5-S1 椎间盘已经恶化到 15%,其他椎间盘也开始滑脱,”她说道。“我害怕最终一辈子只能坐轮椅。” 通过研究,她找到了一家德国诊所,并在提供核磁共振扫描结果后仅六天就预约了手术。 “我甚至还没有收到加拿大外科医生的转诊日期,但在德国这么快就预约到手术,”她说。 “为了保命,我不得不出国” 蒙特利尔居民塞琳·哈丁-琼斯(Celyn Harding-Jones)表示,她患上一种罕见的脑瘤已经20年了,被迫到国外寻找治疗方案。 “为了保命,我不得不出国,”她在给CTV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 “我在加拿大找不到一位有这种肿瘤治疗经验或愿意做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 “到我35岁时,我出现了脑瘫,几乎无法照顾我的孩子,”她说,并补充道,“向省卫生委员会申请省外治疗的流程不透明,而且不适合重病患者。” 琼斯的惨痛经历凸显了许多加拿大罕见病患者的苦恼,他们常常发现自己被加拿大医疗体系的漏洞所困扰。 “由于医疗保健服务仅限于地方,我们只能获得所在地区医生的资质,因此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她说道,并强调在最需要的时候找到专科医生治疗是多么困难。 阿省女子:加拿大医疗官僚主义 即使加拿大人被告知要去国外就医,这条路也并非易事。 来自阿尔伯塔省的路易丝·祖克( Louise Zuke)表示,阿省卫生服务局建议她考虑自费在国外接受手术,而且只能在手术后申请报销。 她无法保证获得医疗保障,也无法保证在当地获得后续护理。 她还被告知可以考虑在安大略省或卑诗省接受治疗,但同样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和结果。 加拿大女子:退伍军人也一样 对于退伍军人来说,这种情况同样令人沮丧。 加拿大退役武装部队上尉乔迪·贝克特(Jody Beckett)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由于退伍军人事务部的拖延,她最终在德国接受了颈椎手术。 “他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评估我的情况,然后才能批准我的报销,”她说。“我没有几个月的时间等待繁文缛节的审批。” 这项手术包括脊柱重建,花费约10万加元。 多伦多2名居民:出国治疗便宜 西蒙弗雷泽大学教授瓦莱丽·克鲁克斯(Valerie Crooks)表示,由于价格实惠、交通便利以及文化联系紧密,某些国家已成为加拿大人的首选目的地。 “墨西哥是一个重要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因为它地理位置优越,出行门槛低——这里有现有的航线,加拿大人无需签证,而且费用相对可控,”她在接受CTV采访时说道。 印度也很受欢迎,尤其是对有文化或家庭联系的加拿大人来说。“许多第二代和第三代印度裔加拿大人在探亲访友时会去印度接受医疗服务。” 但克鲁克斯指出,一些新兴的医疗旅游目的地正在逐渐受到关注,尤其是在东欧,那里的诊所正在向国际患者推销自己。 土耳其也已成为牙科和美容治疗的热门目的地,诊所通常将医疗服务与酒店住宿和机场接送服务打包在一起,而且费用仍然只是加拿大报价的一小部分。 例如,多伦多地区女子米歇尔·F·雷诺(Michelle F. Renaud)正在前往土耳其进行两颗牙齿的种植。 她说:“算上两趟往返机票,我的花费不到5500加元。” 而在加拿大,即使有工伤保险,进行这项手术的费用也要超过10,000加元。 另外,多伦多男子Ken Hadall最近从伊斯坦布尔回来,在那里他做了全口修复,包括牙冠、牙桥和贴面,只花了3500美元,约合4800加元。 “我的奥克维尔牙医给我报价,同样的手术要100,000加元。” 一些国家甚至瞄准海外侨民群体,或在现有的旅游业中增加医疗保健选项。 “一些加勒比国家正在构建健康和保健旅游平台,旨在吸引那些也购买医疗服务的游客,无论是小手术还是大手术,”克鲁克斯教授说道。 出行前须知 虽然外国诊所可能提供更快捷的服务,但克鲁克斯教授敦促加拿大人在预约海外手术前务必三思。 “人们通常关注医疗服务的前期成本,”她说,“但他们并不总是考虑到所有费用,包括交通、住宿和不可预见的并发症。” 她还建议先咨询家庭医生。“清楚了解整个流程至关重要。医生可以提供关于康复和后续护理的重要建议。” 另外,医疗旅游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如何在加拿大获得后续护理。 “出国就诊的患者通常会脱离其加拿大国内的医疗保健网络,”她解释说。“并非所有加拿大医生都熟悉国外的手术流程,因此,他们可能难以提供充分的后续护理。” 如果在国外进行的手术在加拿大并不常见,那么这尤其具有挑战性。 对许多人来说,出国是他们在国内遇到障碍后重新掌控健康的一种方式。但克鲁克斯警告说,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出国治疗代价高昂。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她说。“权衡潜在的利益和风险,并为未来的旅程做好周密的规划至关重要。”
  • cover
    2个月前

    加拿大18岁少年吃感冒药猝死!这药医生不推荐

    近日,魁北克省一名法医发布报告,呼吁对含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的非处方药加强监管。此前,一名年仅 18 岁的少年在家中因服用过量苯海拉明不幸身亡。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常见药物安全性的广泛关注。     事件回顾:18岁男孩疑因服药助眠致死   这起悲剧发生在 2023 年 12 月,地点位于蒙特利尔南部的圣马蒂亚斯-苏尔-里舍利厄(St-Mathias-sur-Richelieu)。据魁北克法医文森特·德诺(Vincent Denault)公布的调查报告,受害者的母亲于 12 月 11 日早晨在儿子房间中发现他仰躺在床上,已经失去意识。随后证实,该男子死于急性苯海拉明中毒。   法医指出,这名男子体内的苯海拉明含量达到了致命水平。其卧室内还发现了多个已经使用过的药瓶和药板包装,可见他在事发前已服用了大量该类药物。   苯海拉明:常见却潜藏风险的药物成分   苯海拉明是一种抗组胺药,广泛用于治疗过敏症状、感冒、打喷嚏和皮肤瘙痒等,常见品牌包括 Benadryl(苯那敏)。此外,由于其镇静副作用,不少人还将其作为助眠药物自行服用。     然而,苯海拉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大量服用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心律不齐,严重时会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报告指出,尽管学术界普遍认识到苯海拉明的潜在毒性,但在加拿大,它仍然可以轻易在药店货架上购买,无需处方,也无需通过药剂师。   法医在报告中质问:“我无法理解为何苯海拉明这种有致命风险的药物仍然可以自由购买。尤其讽刺的是,含有同类成分的 Gravol(加拿大常见晕车药)却是管控药物,必须在柜台后领取。”     法医呼吁加强监管:不能让悲剧重演   德诺指出,这起死亡案例的最大警示在于:公众对非处方药的风险认知严重不足。苯海拉明因其常见和低价,被许多年轻人误认为“安全”,甚至被滥用于帮助睡眠或其他用途。   他建议政府应重新评估此类药品的上架方式,考虑将其纳入药房柜台后管理,由药剂师提供说明和监督购买,以降低滥用风险。   专家早有提醒:Benadryl副作用更大 现在又到了加拿大最“折磨人”的季节之一——过敏季!花粉肆虐,眼痒鼻塞,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去药房抓瓶“老朋友”——Benadryl(苯那君)。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瓶老药如今已经不再是医生们推荐的选择,甚至可能隐藏致命风险!   CSACI 指出,用于治疗如花粉症、荨麻疹等非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时,应优先选择第二代或第三代抗组胺药:“Benadryl 等第一代抗组胺药虽然还在售,但副作用远超收益,已经不应作为过敏治疗的首选。” Benadryl(苯那君)的问题包括: 引起嗜睡、注意力下降、认知障碍; 可能出现幻觉、焦虑甚至癫痫; 与酒精、安眠药联用会增加中毒风险; 儿童特别敏感,可能影响学习与大脑发育; 使用过量甚至会导致心跳骤停或死亡。 Kindercare 儿科诊所的执行主任 Daniel Flanders 医生在接受 CTV 采访时表示:“我认为仍有不少儿科医生继续推荐 Benadryl,这其实是过时的做法。” CSACI 也坦言,他们 2019 年的倡议至今仍未被许多医疗从业者充分了解或采纳。该组织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指出:“不幸的是,包括医生、药剂师和急救人员在内的许多专业人士,仍习惯将 Benadryl 作为治疗过敏的第一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Benadryl 并未被列为危险药物。加拿大卫生部在今年3月的药品安全报告中表示,目前没有新的安全隐患需要对Benadryl采取额外监管措施。   CSACI 建议:如果家里还有 Benadryl 或含苯海拉明的旧药,请尽快替换掉!  
  • cover
    2个月前

    那些经常关灯看手机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很多人都知道,关灯后玩手机对眼睛不好,但具体有哪些危害又不是很清楚,这导致很多人对危害认识不到位,总是忍不住还想玩。 那么,经常关灯看手机到底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影响?一起来看!   经常关灯看手机可能产生4点危害 暂时看不清 很多人都习惯于侧躺着用一只眼睛看屏幕,这时如果房间没开灯,突然关闭手机屏幕,在较黑暗环境中,可能会发觉之前看手机的那只眼睛看不到了,另一只眼睛却可以,要过几分钟才能缓过来,其实这是人眼的暗适应。 除了暗适应,也有文献报道,长时间暗光下玩手机,可能会对感光细胞产生一些影响,从而出现视力下降。不过基本是可逆的,一般过一段时间后,眼睛的视觉功能可以得到恢复。 引起干眼和视疲劳 研究表明,很多人在使用电脑1小时后就可能出现视物模糊、眼胀、眼痛等视疲劳症状。 眼睛的白眼球有结膜。通常结膜上的血管是处于“休眠”状态,一旦出现感染或其他刺激时,“休眠”的血管就会扩张充血,出现红血丝。熬夜后眼睛红,其实是你的眼睛在提醒你,它很疲劳,要休息。 眼球表面还有一层结构叫泪膜,主要起滋润角膜的作用,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看,眼睛不自主会降低眨眼频率,导致泪液蒸发变多,泪膜稳定性下降,就容易出现眼睛干涩、酸胀等干眼和视疲劳症状。 导致近视发生和发展 对于儿童来说,过多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睫状肌疲劳,从而增加近视的可能。但其实成年人过多近距离用眼,也可能导致近视度数的增加。 特别是晚上侧躺着看手机,长时间只用一只眼睛看,还可能出现这只眼睛近视度数发展更快,造成双眼度数差异过大,进一步影响双眼视功能。 引起闭角型青光眼发作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主要是由于眼球内压力太高,超出了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从而引起视神经损害。 关灯玩手机,暗光环境下,瞳孔会变大,对于本身眼球结构有些特殊,如眼球较小房角又窄的人来说,就可能出现眼压突然增高,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发作时,不仅会眼痛头痛,还可能对视力造成不可逆损害。 护眼模式、夜间模式有用吗? 手机护眼模式主要是从防蓝光角度对眼睛进行保护,而蓝光本身就存在于太阳光中,生活中的LED灯、液晶显示器和手机屏幕都会释放蓝光。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屏幕的蓝光不足以损伤我们眼睛里的感光细胞,通常不需要担心会对眼底造成损害。 手机的夜间模式,通常是设置的屏幕亮度会随着环境光源亮度而相应调整,如房间暗,手机屏幕的亮度也会变暗,理论上来说,会让人的神经放松,逐渐过渡到睡眠状态。但实际上这种暗光对眼睛却不友好。因此,晚上刷手机只是依靠护眼/夜间模式,无法达到保护眼睛的目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导致眼睛难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长时间使用手机、近距离使用手机,而不是手机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很多人打开了手机的护眼模式后,玩起手机来就更加随意了。 刷手机做到这3点 对眼睛更友好 睡觉之前刷手机是很多人的习惯,注意以下几点,能一定程度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调整环境光 房间开阅读灯或小夜灯,让周围环境和屏幕亮度对比差异不要太大。 注意用眼姿势 最好不要躺着玩,靠坐着相对更好些。眼睛与手机距离不要太近,以自己舒适的相对远一点的距离会更好。如果一定要躺着玩,也不要侧躺,要让双眼和屏幕距离相同。 控制用眼时间 可以增加休息时间,采用20-20-20的原则来休息,即用眼20分钟,至少闭眼或看远处20秒。
  • cover
    2个月前

    传可乐可以洗大肠?医生揭"三大医疗用途"

    长辈们曾讲过“可乐可以拿来洗大肠”,这件事情不是随便说说。 台湾急诊医生翁梓华于脸书粉专“急诊柯南.翁梓华医生”表示,可乐或是汽水,多数的人都可能会与“三高”、“肥胖”、“心血管疾病”,甚至是“结石”联想在一起,但在急诊有时候一瓶可乐或汽水,反而可以解决不少问题。 翁梓华说,在急诊医生眼中的可乐为高糖、酸性、有咖啡因三个相当重要的特点,第一、高糖份是含有丰富的葡萄糖、也有果糖;其次可乐属于碳酸饮料,其中具有碳酸、磷酸等酸性物质;第三、可乐添加微量咖啡因,让消费者喝完后能够醒脑。 正因为可口可乐具有上述的三项特质,也让可乐在急诊医生手中,变成可以用来治疗疾病的好用之物,翁梓华整理几个常见急诊医生会拿可乐来治疗病人的情境:   一、低血糖: 特别是糖尿病个案,如在服用口服降血糖药,或不小心施打量胰岛素后,引发低血糖问题,这时为了测试病患是否能够脱离“用点滴补充糖份”,常会请病人去买甜食或是甜的饮料进行血糖补充 ,而含糖汽水这种能快速升糖的效果,自然而然就成了急诊医生的最爱。   二、溶解粪石: 这是可乐被多篇实证医学证实“最便宜有效”治疗因粪石导致肠道阻塞的方法,多数粪石是摄入过多植物纤维无法消化,在肠道积累,最后钙化而形成的“无法消化”物质,当粪石过大无法排除,就可能会导致“肠道阻塞”,可乐中因为含有高量的碳酸与磷酸,能够溶解植物纤维,刚好能够溶解植物纤维所形成的粪石,甚至有医生在做疑似粪石导致的肠道阻塞时,会标配可乐,在必要时用来“溶石”用。   三、促进肠胃蠕动: 除了可乐内所含的咖啡因能促进肠胃蠕动外,可乐中的果糖,也被证实能够让水份更容易留在肠道内,两者交互作用下,让肠胃蠕动加速,对于肠胃道蠕动不顺畅个案,起到不错的促进作用,此外,可乐中含有的糖份,也能补足肠胃蠕动不足个案无法进食时所缺乏的糖份。 翁梓华指出,可乐竟然是急诊医生的辅助治疗工具,但仍提醒别看了这篇文章就开始狂喝汽水,汽水在临床上的用途,多只是“紧急救治”使用,容易低血糖的个案,还是要回到门诊调整糖尿病用药;被诊断有粪石或是肠胃蠕动有问题个案,还是要搭配肠胃科医生的药物与日常生活饮食的调整,千万别本末倒置,最后反而让身体累积过多的负担。
  • cover
    2个月前

    全城染紫!温哥华为他们亮灯一夜

    为何今天大温哥华及卑诗省的一些地标会被点亮为紫色 根据dailyhive报道,今天如果你在大温哥华转悠,看到一些著名地标被点亮为紫色,背后有其原因和美好的意义。 全省的地标建筑正在为全国范围内的“点亮狼疮”运动而点亮紫色。 五月是狼疮 Awareness Month(狼疮关注月),由狼疮加拿大组织了此次活动。 根据一份新闻稿,紫色灯光“象征着对数千名生活在狼疮阴影下的加拿大人的支持、意识和希望。” 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它会导致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组织和器官。每1000名加拿大人中就有1人受影响,但新闻稿中提到,这种疾病“仍然被广泛误解。” “点亮狼疮活动旨在提升公众意识,并增进对这种改变生活的疾病的理解。” 为纪念这一特别的日子,以下地标将在大温哥华及卑诗省被灯光点亮。 在大温哥华: 温哥华市政厅 伯拉德街桥 科学世界 温哥华会议中心 圣火之臂 北温哥华区市政厅 在卑诗省其他地区: 惠斯勒的菲兹西蒙斯桥 萨尼克顿的百年公园 特雷尔的维多利亚街桥 威廉姆斯湖市政厅 灯光展示将从黄昏持续到黎明。 大温哥华地区其他地方,如素里公民广场和光之帆船,也将在本月的其他日期点亮为紫色。
  • cover
    2个月前

    BC省野火季提前升级!人祸+雷击已烧遍40处

    2023年8月20日,BC省Scotch Creek地区,Lower East Adams Lake野火热点正猛烈燃烧。摄影:THE CANADIAN PRESS/Darryl Dyck 根据richmond-news报道,甘露市 — BC省森林火灾服务局表示,在乔治王子火灾中心发现四处新的失控野火。 该局表示,这四个火点是在周四发现的,规模从一公顷到八十公顷不等,怀疑是由闪电引起的。 此外,位于纳尔逊附近的东南火灾中心也发现了一场失控的火灾,亦是在周四被发现的。 目前,全省大约有40处火灾正在燃烧,其中32%是由闪电引起,66%是人为因素造成,3%的起因尚不明确。 星期二发布的省级情况报告显示,BC省东北地区是干旱最严重的地方,阿尔伯塔省边界附近火灾警告等级达高到极高。 星期五更新的报告指出,本周末预计将有风和局部降水,给甘露市及东南火灾中心带来一定的湿润,而省内其他地区则将继续保持干燥。
  • cover
    2个月前

    病毒在加拿大蔓延,最新报告近200例新麻疹病例

    彩色电子传输显微镜下的麻疹病毒颗粒。(英国卫生安全局) 卫生部门表示,上周安大略省新增197例麻疹感染病例,这一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在全国的新区域出现。 自去年十月爆发以来,该省的可疑和确诊病例总数已达到1440例。 安大略公共卫生局的麻疹报告指出,已有101人住院治疗,其中包括75名儿童。八名患者正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新斯科舍省和西北地区本周早些时候均报告了麻疹病例,这也是自此次疫情爆发以来的首次报告。 阿尔伯塔省昨日表示,自三月中旬以来,整体病例总数已接近300例,其中包括三名18岁以下的重症患者。 萨斯喀彻温省今天更新累计病例数至27例,此前一天,曼尼托巴省已报告病例达到24例。 麻疹主要感染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婴儿和青少年,安大略省西南公共卫生单位的病例接近500例。
  • cover
    2个月前

    突发!加拿大这地陷入火海,官宣紧急状态

    一场迫使加拿大纽芬兰康塞普申湾北部(Conception Bay North)Small Point-Adam's Cove-Blackhead-Broad Cove 社区居民撤离的野火仍在周四持续失控地燃烧。 该镇镇长估计火灾已经摧毁了12栋住宅,但表示他们尚不清楚全部的损失情况。 “据我们所知,目前没有人员受伤。有财产损失,有房屋被烧毁,但目前所有人都安全,”市长Curtis Delaney在周四早上对加拿大广播公司(Radio-Canada)表示。 该镇在周三晚间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通知Cave Lane以北的Adam’s Cove居民撤离。   Delaney表示,目前大家的关注重点是控制住火势,并希望灭火飞机(水上飞机)能够重返现场。 他也希望雾气可以散去,以便灭火队能够更好地了解损失的范围。 他说:“随着清理工作推进,镇内活跃的着火点被扑灭后,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到底造成了多大的破坏。” 他表示一些撤离者已经去投靠了家人和朋友,但镇上也启用了本地社区中心和一所学校作为临时避难中心。 “甚至到今天早上,我还有很多人问,‘我的房子还在吗?’” 该社区大约有400名常住居民,但市长表示也有季节性居民。 “看到火灾在短时间内造成这样的破坏,真的令人心碎。” 他表示目前并不安全,居民不应返回家中,并应通过镇政府的Facebook页面获取信息。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Mark Quinn在Broad Cove现场报道说,尽管情况相比昨晚有所改善,但火势仍在局部地区反复出现。他站在Broad Cove社区中心表示,从那里可以看到烟雾,如果使用摄像机的变焦功能,还能看到火焰在蔓延。 Quinn表示,雾气已经开始消散,这也给居民带来希望:水上飞机能够尽快投入灭火行动。 停电情况 根据省政府的野火信息面板,Adam’s Cove的火灾面积为15公顷,而Holyrood的Harding's Pond火灾为1公顷,两者均处于失控状态。 加拿大环境部已针对阿瓦隆半岛北部发布空气质量特别声明,因为这些火灾造成空气污染。 声明写道:“沿着烟羽路径的区域空气质量将会下降。今天和今晚主要是西南风,因此大部分烟雾应会被吹向海上。” 此外,在Fermeuse 和 Joe’s Lake(Badger西北) 的火灾目前已得到控制。 皇家骑警(RCMP)已关闭Adam’s Cove至Western Bay之间的70号公路,警方建议人们向南前往Victoria或向北前往Lower Island Cove。 Western Bay的Cabot Academy和Victoria的Persalvic School Complex两所学校也已关闭。 此外,Kingston和Ochre Pit Cove周边地区也出现停电,影响了大约230户用户。Newfoundland Power公司已在周三主动切断了电源。 志愿者积极响应 目前设有多个撤离中心,包括: Victoria的Persalvic小学 Lower Island Cove的Crutches Road上的AYLA大楼 Small Point的Salem社区中心 在AYLA大楼的志愿者Janessa Wheeler表示,昨晚大约有10位居民前来避难,还带来了宠物,包括鹦鹉、猫和狗。 她说居民们都很震惊,不知道是否还能回到家。 “这真的令人心碎,也令人悲伤,”Wheeler说。 她表示,很多人前来提供帮助,捐赠食物和其他物资,比如洗漱用品,当地餐厅也为撤离者提供早餐。 “知道有这么多人愿意伸出援手,真的让我感到很温暖。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
  • cover
    2个月前

    逃犯混迹一年,毒品帮派成员终在市中心落网,押往东部接受审判

    一名因毒品和枪支罪被定罪并在三年前逃离渥太华地区的黑帮成员在温哥华被捕,并已被送回东部接受判决。 警方表示,31岁的克里斯托弗·西纽斯是活跃于安大略和魁北克的“43区”黑帮的一员。他在经过两年的渥太华警方调查后,于2022年因十项枪支和贩卖罪被定罪。 然而,西纽斯在判决前逃走,温哥华警方称他在市中心东区(Downtown Eastside)活动超过一年。 尽管安大略省已针对他发出了逮捕令,但温哥华警方因令状仅在渥太华400公里范围内有效而无法执行。温哥华警察局发言人斯蒂夫·阿迪森中士在周四的新闻稿中表示。 阿迪森表示,执法人员于4月30日将西纽斯以渥太华的罪名拘留:包括因犯罪获得的枪支持有、粗心处理枪支、持有上膛枪支、无证或未注册持有限制性枪支、持有限制武器、在被禁止情况下持有枪支、篡改枪支的序列号、持有用于贩卖的大麻、三项贩卖意图持有罪及缺席法庭。 上周末,西纽斯被温哥华警员护送回安大略,并移交给渥太华警方以接受判决。目前他已被关押在安大略省监狱。 西纽斯还因在2024年3月温哥华市中心东区一项毒品调查中被指控持有用于贩卖的毒品,正在等待审判。 “43区”是一个总部位于蒙特利尔的黑帮,近年来已扩展到温哥华,并与卑诗省的狼群帮(B.C. Wolfpack Gang)联合,为脆弱的用户贩卖毒品,尤其是在市中心东区。去年六月针对“43区”成员的突袭导致五人被捕,缴获枪支、24公斤毒品以及15万美元现金。 温哥华警察局督察菲尔·赫德当时表示,警方“致力于打击在我们社区内活动的有组织犯罪团伙,特别是那些来自其他地区并试图在温哥华建立势力以从毒品销售中获利的团体。”
  • cover
    2个月前

    加拿大最先进CT扫描仪落户温哥华!

    喜讯!BC省卫生官员称,BC省目前拥有全加拿大最先进的 CT 扫描仪。 (来源:BC Health Services Authority) 预计这台新机器每年将在 BC Cancer 温哥华分部进行约 14,000 次扫描。该扫描仪采用全新的光子计数技术,BC癌症中心表示,与传统 CT 相比,该技术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成像并减少患者的辐射暴露。据CTV报道,温哥华 BC 癌症中心诊断成像医学负责人 Maura Brown 博士解释说,标准 CT 扫描仪将 X 射线光子转换成光,然后转换成电信号以形成图像。而光子计数扫描仪将 X 射线光子直接转换为电信号,从而为放射科医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Brown 说:“这将有助于改善癌症治疗,并支持我们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之后过上更充实、更健康的生活”,“我们非常幸运能够为我们的患者提供这项服务,这真是太棒了”。她补充说,该中心之前的CT扫描仪已经使用了12年,即将达到使用寿命。新机器耗资600万加元,其中一半来自省政府,另一半来自BC省癌症基金会。
  • cover
    2个月前

    注意!加拿大全面召回这种避孕药片!

    加拿大召回避孕药 加拿大人如果正在服用避孕药,可能需要检查一下自家的药品柜。 加拿大卫生部已对一种名为 Seasonique 的避孕药发出全国范围的召回通知,原因是某一批次药品中缺少药丸。 该公共卫生机构在周六发布的公告中表示,在收到一名消费者投诉后,Teva Canada Ltd. 正在召回这一批次的处方避孕药,投诉称药品包装中缺少两颗药丸,这可能会增加怀孕的风险。 “如果您的药品包装中缺少药丸,请不要停止服药或跳过任何剂量,应尽快更换或使用替代产品,”公告中写道。 Seasonique 通常每年只让用户来四次月经,出血会发生在服用黄色药丸期间。投诉中提到缺少的是两颗浅蓝绿色药丸。 该召回通知指出,Seasonique 应按日服用,除非医生另有指示;按照说明服用避孕药对预防怀孕至关重要。 “漏服一颗药丸可能会导致意外怀孕以及其他副作用,如点状出血和月经不规律。” 加拿大卫生部表示,他们正在监督该公司的召回和调查工作,包括其为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如果发现任何新的健康风险,加拿大卫生部将会及时通知公众。据介绍,Seasonique 避孕药使用的是延长周期的药片包装,每盒包含 13 周(91 天)的剂量:84 颗浅蓝绿色药丸(左炔诺孕酮和炔雌醇)以及 7 颗黄色药丸(炔雌醇)。 如果你的避孕药受到了影响,你应该怎么做? 加拿大卫生部建议,若你的 Seasonique 避孕药属于受影响批次,应采取以下措施: 不要停止服药或跳过任何剂量 如果你的包装中缺少药丸,应将其退回药房,换取替代产品 如果你不确定包装中是否缺少药丸,请咨询药剂师 如果暂时无法去药房,应按照包装说明继续按顺序服药,直到你能联系药剂师为止 如果包装中缺少浅蓝绿色药丸,或你漏服了这些药丸,应使用其他非激素类备选避孕方式(如安全套),并咨询医疗专业人士 如有其他疑问,可拨打 Teva Canada Ltd. 的免费电话 1-800-268-4127(选项 3),或发送电子邮件至 druginfo@tevacanada.com 联系他们。 避孕药  
  • cover
    2个月前

    "你还年轻,不是癌症"!加拿大32岁宝妈病逝

    一名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年轻妈妈Valerie Buchanan在被多名医生告知“太年轻,不可能是乳腺癌”后,最终仍被确诊,并于今年2月底不幸病逝,年仅32岁。 “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会是她?为什么不是我?”她的丈夫Chris Scheepers在接受CTV采访时哽咽说道。“她是个美丽、坚强、积极、很有才华的人。最让我心碎的是,我们的儿子再也无法亲自认识他的母亲是多么了不起的人。” “要为她争取应得的治疗,本身就是一场持久战。”Scheepers说,“更可悲的是,这一切延误,最终夺走了她宝贵的生命。” 图源:CP24 反复误诊13个月确诊时已是晚期 早在2020年,Buchanan就发现自己胸部有肿块,但渥太华和蒙特利尔的多名医生都说那只是“良性囊肿”,无需进一步影像检查。 直到13个月后,她前往一家私人诊所自费检查,才被诊断为三阴性乳腺癌三期——这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乳腺癌类型。不久后病情迅速恶化,被确认为四期。 在过去4年里,她接受了多次胸部、肺部、脑部手术,以及数轮化疗和放疗,同时完成了多件人生大事:结婚、生子、发展室内设计事业,甚至带着家人外出旅行。 Buchanan和Scheepers在20年前通过网络认识,于2018年订婚,共同育有一个儿子。去年10月,Buchanan为孩子策划了人生第一个万圣节主题“马戏团”——儿子扮小狮子,她是表演者,丈夫是马戏团团长。 Buchanan生前已为未来5年的万圣节都做好了规划。今年她原本计划以“办公室”为主题庆祝。然而,她却无法再亲手实现这一切。 “我会尽全力实现她计划的下一个万圣节主题。”Scheepers说,“我希望我能成为她希望我成为的那种父亲。” 图源:CP24 年轻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上升 筛查制度饱受争议 Buchanan的故事并非个案。近年来,加拿大乳腺癌在年轻女性中快速增长。根据《加拿大放射学会杂志》发表的新研究,自1984年至2019年,乳腺癌在: 20多岁女性中增长了45.5% 30多岁女性中增长了12.5% 40多岁女性中增长了9.1% 图源:CP24 渥太华医院乳腺影像部门负责人Jean Seely医生表示:“令人担忧的是,50岁以下的女性往往无法通过国家筛查计划及早发现,等到确诊时同通常已是晚期。” 她与家庭肿瘤科医生Anna Wilkinson的研究指出,50岁以下女性,尤其是黑人女性,更易患上三阴性或HER2阳性等生物学上更具攻击性的乳腺癌亚型,而现行筛查制度并未覆盖这些人群。 尽管有专家呼吁将筛查起始年龄降至40岁,但加拿大的联邦筛查指南仍建议从50岁起,每2至3年一次。 目前,多个省份已自行下调筛查年龄: 40岁起可自我申请筛查:安省、BC省、新斯科舍省、新不伦瑞克省、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爱德华王子岛省、育空地区 45岁起:阿尔伯塔省、西北地区 47岁起:萨斯喀彻温省(计划降至40岁) 50岁起:曼尼托巴省、魁省(正在评估是否下调) 无筛查项目:努纳武特 加拿大癌症协会也强调,不应因邮编不同而影响女性获取乳腺癌筛查的机会。 图源:CP24 加拿大乳腺癌网络运营总监Bukun Adegbembo表示:“Buchanan的遭遇,我们听得太多了。许多年轻女性被告知‘你还年轻,不会得乳腺癌’。” 她指出,虽然医疗人员并非有意忽视,但这种“安慰式误诊”往往意味着更晚确诊,而对三阴性这类进展迅猛的乳腺癌而言,时间就是生命。 乳腺癌加拿大组织负责人Kimberly Carson则直言:“我们不断听到这些故事,年轻女性在出现症状后却被反复忽视。她们甚至不得不到急诊室去‘求一个确诊’。” “现行医疗体系让我们必须去乞求重视,实在令人悲哀。”
  • cover
    2个月前

    72岁华裔针灸师性侵病人,受害者如同被囚!

    72岁针灸师Bending Zhou(音译:周本定)因在治疗过程中对一名女性客户实施性侵,近日被魁北克高等法院判处15个月监禁及监管式缓刑。 法庭文件显示,2023年2月,该女性独自来到周的诊所,接受第四次治疗。她希望通过“针灸”来缓解其阴道收缩带来的疼痛。 治疗时,周采用了“电针灸”方式——在她的背部扎针并通电…… 与传统针灸不同,“电针灸”可将音频脉冲送至需要刺激的穴位,可对相关经脉及脏腑起到调节平衡作用,且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消炎止痛,使处于病理状态组织器官的功能恢复正常。电针疗法适用于各种痛症、感觉或运动障碍及器官功能异常等疾病。 但突然,周提出要在其尾骨部位加针……不等受害者回应,周便强行脱下其内裤,并用手触碰其外阴部位……整个过程中,由于针灸电流的限制,受害者完全无法动弹。 周施害后离开房间,留下该名“感到震惊且恐惧”的女性独自趴在治疗床上。该名女性在出庭作证时表示,她随后听见隔壁传来了疑似“性高潮”的声音…… 受害者在事后陈述中表示:“我感觉自己当时就像一名囚犯,完全无助,任由他摆布。此事件对我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存在焦虑、失眠和高度警觉等长期影响。” 庭审中,法官Carl Thibault直言:“从行为上看,这就是赤裸裸的强行施暴。被告完全掌控了受害者的身体及性的全过程。” 法官指出,事发时,该名女性对治疗者的信任感彻底崩塌,并陷入了一种无法反抗的极度脆弱状态。 量刑时,法官严厉谴责了周对病人信任的背叛。 法官强调:“客户有权期待自己的身心与性方面的完整性受到健康专业人士的尊重。被告却以此身份作掩护,寻找机会跨越私人边界。” 法官指出,这并非周本定首次因性行为不当而受到处分。据查,2013年,他已因“具有性侵性质的不当行为”被魁省针灸师协会停牌近两年。 “累犯”将受到从重处罚。因此,除判决其“15个月监禁及监管式缓刑”外,法官还宣布其执照将被吊销七年。 令人震惊的是,在法官宣判当日,周仍坚决否认所有指控——当意识到自己即将入狱时,周情绪失控,当庭哭喊:“我没碰她!我真的没碰她!” 法官当庭指出,周的这种“完全否认指控”的行为,只能显示出他“缺乏悔意、毫无自我反省的意识”以及“改过自新的可能性极低”。 据悉,受害者还对周本定提出民事诉讼,索赔$17.5万加元。相关程序将在后续另行安排。 本案再次引发公众对医疗从业者职业操守及监管体系的广泛关注。受害者的勇敢发声也成为推动制度完善、保护患者权益的重要一步。 新闻来源:Journal de Montreal
  • «
  • 3
  • 4
  • 5
  • 6
  • 7
  • »

48小时内热点新闻

  • 封面
    BC省蜱虫迅速增加!专家提醒这样防!
  • 封面
    4人被蚊叮患脑炎!温哥华卫生局找原因!
  • 封面
    温哥华华裔男子不幸患癌,听妻子话救回一命!
  • 封面
    男子戴金属项链强闯核磁共振室 遭机器吸入惨死
  • 封面
    卑诗政府员工因这事辞职!显现政府价值观
  • 封面
    华人气疯:加拿大医院差点把我爸搞嘎了!
  • 封面
    好失望! 加拿大这类牙科治疗超一半被拒
  • 封面
    血压正常爱走动 111岁日本男公开3大长寿秘诀
  • 封面
    加拿大麻疹传染病大爆发,这省超美国!
  • 封面
    加拿大肥胖率暴增!几人中就有一个!
  • 封面
    这种维生素普遍缺!脱发、皮肤差都是后果
  • 封面
    加拿大看病太折腾!跟中国差距在这里
Contact Vansky
Tel: (604)269-8468, (604)537-9766
Location: 258 - 5701 Granville St, Vancouver, BC V6M 4J7


微信客服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1999 - vansky.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