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天空 温哥华天空
  • 信息版
  • 流星版
  • 流星文摘
  • 新闻
  • 大温店铺
    • 店铺
    • 约饭
  • 视频
  • 专栏
  • 论坛
  • 娱乐
    • 2016中国好声音
    • Sky秀
  • 折扣
登录 注册
  • 移民
  • 留学
  • 地产
  • 财经
  • 时事
  • 社会
  • 美食
  • 健康
  • 娱乐
  • 时尚
  • 教育
  • 科技
  • 法律
  • 生活
  • 旅游
  • 艺术
  • 史海
  • 人物
  • 名车
  • 家居
  1. 新闻首页 /
  2. 移民

    /
  • cover

    加国拨专款增加审批名额 配偶移民将加速

    自从联邦移民在2014年12月22日宣布推出允许在境内等候配偶移民签证的申请人取得“开放式工签”政策后,境内配偶移民申请人数大幅攀升,导致个案积压严重。移民部获2500万元拨款专门用于增加审批名额,以期减少积压个案。 移民部内部文件显示,配偶申请个案积压问题严重,目前大部分只是维持在“接获申请”的阶段,就连第一步的审批程序都未能展开。移民部决定采取多项措施,采取新的处理措施,同时提供足够的配偶名额,以达到减少积压个案的目标,同时避免再出现新一批的累积个案。 据介绍,夫妻团聚移民是加拿大家庭担保移民中最常见的移民类别,占所有家庭担保类别移民项目的70%左右。 夫妻团聚移民申请条件是: 18周岁以上 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 无刑事犯罪记录 具有一定的经济担保能力: 承诺承担配偶到达加拿大后3年的基本生活开销; 承诺承担子女到底加拿大后10年,或满22周岁前的基本生活开销 如果有以下情况,不能作担保人: (1)过去曾经没有履行担保协议中的条款; (2)即使法庭颁令也不支付抚养费或不提供支助; (3)领取政府财政支助(除因残疾外); (4)因以下行为被判有罪:性方面的犯罪、暴力犯罪、对亲戚的攻击造成身体伤害或者企图威胁实施这样的犯罪(视犯罪的类型、发生在多久之前以及犯罪记录是否被清除等细节); (5)曾经作为配偶、伴侣被担保移民加拿大(2012年3月之后递交的申请),取得永久居留权不足5年; (6)之前做过配偶团聚担保人,被担保人获得永居身份不足3年 (7)有在履行承诺书、偿还移民贷款、支付家庭抚养费方面违约; (8)宣布破产还没有过破产解除期; (9)被发出离境命令; (10)被拘留在拘留所、感化院和监狱; (11)其他情况。 被担保人申请条件: 配偶 年龄在16周岁或以上 无犯罪记录 符合加拿大移民体检要求 与担保人合法登记结婚(事实婚姻需1年以上) 子女: 年龄在19周岁以下 如果超过19周岁,需要证明从19周岁以前就因为身体或者精神疾病在经济上依赖父母 备注:如担保人申请移民时已经结婚或有子女,但是没有申报配偶和子女信息,或者已经申报了配偶和子女的信息,但是没有参加体检,配偶和子女不能申请团聚。 从上可以看出,加拿大夫妻团聚,对于申请人和担保人的要求很低,没有学历的要求,没有投资要求,没有语言要求,甚至没有要求资产证明,最主要的是要证明夫妻婚姻关系的真实性。 近年来,通过办理假结婚获得加拿大身份的人越来越多,加拿大移民部为了严打假结婚,对夫妻团聚移民的审核越来越严格,也有很多真实夫妻的申请人被拒签。 2010年,移民部修改条例,对于办理夫妻团聚移民的申请人,即使婚姻关系是真实的,但假如婚姻是以移民为目的,哪怕已经有子女,也同样可能会被拒签。 根据移民法规,境内申请配偶签证需经过两阶段审理程序,第一阶段是申请人与担保人的资格评估,目前平均审理时间约16个月;第二阶段则是申请人的医疗与背景调查,需时约八个月。也就是整个申请过程长达两年,但过去申请人因无工签,不能合法工作,只能仰赖担保人资助,衍生许多问题。而境外申请的审理周期约为13个月。 移民律师龙莹表示,有很多身在加拿大是的申请者会选择通过向海外签证办公室递申请的方式,争取较快的审批时间,事实上通过海外申请的确有很多好处,但境内申请也有几个特有的优势是不容忽视,申请人要视本身的条件来选择哪一种方式。 在境内递交申请的好处是,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你的配偶可以留在加拿大等待申请结果,而不必与你分开。并且在申请初审通过后,你的配偶可以申请学习签证或工作签证,以便在等待移民签证的期间合法地在加拿大学习或工作。此外,在境内申请的成功率相对于在境外申请要高很多。 近年来移民部严厉打击假结婚。特别是针对中国南方假结婚情况较严重的现象,香港签证中心对夫妻团聚移民申请的审查异常严格,拒签率超过50%。而对于没有共同子女的夫妻,拒签率更高达80%。而在加拿大境内申请,由于夫妻双方居住在一起,往往能提供更多能证明婚姻真实性的文件,并且对配偶生活细节的了解也往往比分居两地的夫妻要多。即使申请人被要求面试,通过率也会比在境外申请高很多。 据了解,本地许多华裔申请者都是采用向境外递交申请的方式,尤其是年轻的新婚夫妇,被担保人当中很多因为自己本身有留学生身份,毕业之后有工签,所以也不用担心没有工作的问题。
    time 9年前
  • cover

    中国筹建移民办公室吸引人才 移民门槛将非常高

      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正筹备自己的首个移民办公室。这名消息人士说,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公安部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讨论了这一事宜。   中国将招募海外人才看做减少对制造业和投资依赖、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一种方式。而成立移民办公室是落实这种看法的最新迹象。“中国过去几十年没必要成立这样的部门,因为单靠国内人口红利就可以维持经济两位数增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表示,不过现在中国需要新的国外人口红利,为经济增长提供智力支持。   如今,有60万外国人生活在中国,他们只占中国14亿人口的很小一部分。签证的限制、污染问题以及法治有待完善是中国吸引海外人才面临的几个困难。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研究显示,本世纪头10年,只有7300名外国人获得中国永久居民身份。中国政府已放宽“绿卡”的发放范围,特别是针对那些技术和创新性人才。   不过,国家行政学院的汪玉凯表示,移民门槛将非常高,“即使我们建立移民办公室,引入新的移民政策,政府依然会小心翼翼地遴选。一开始的幅度会非常小。我们要吸引的是精英人才,不会允许不需要的人大量涌入”。
    time 9年前
  • cover

    加拿大诈骗新移民案大增 半年被骗走41万元

      根据加拿大反诈骗中心(Canadian Anti-Fraud Centre)的统计,2013年仅有4名移民向该中心投诉,2015年增加到1,087人,2016年刚过一半,已经有554人投诉。如果把受骗后选择沉默的人算在内,受害者的人数还要更高。   一 个魁省满地可的市民告诉《责任报》(Le Devoir)记者说,他上星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移民部官员,要他立刻回家,因为警察正在他家里等他,要把他遣返回原居国。对方既知道他的姓名和 地址,也知道他的移民身分。当他稍后把打来的电话号码输进谷歌查询时,看到那确实是移民部的号码。    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RCI)报道,如果是初来乍到的新移民,对执法人员心怀恐惧,往往就容易被这种电话吓得按对方要求,交纳一些莫须有的费用。自今年1月以来,向加拿大反诈骗中心报案的受害人,一共被骗走41.6万加元。   加拿大皇家骑警的警官弗雷说,一般来说,骗子会选择移民聚居的城市,从电话号码簿上挑选外国名字下手。他们可能身在另一城市,甚至另一国家,这就给破案增加了难度。   反诈骗中心说,移民部官员绝对不会要求你把钱存进私人账户,或者要求你通过私人汇款服务转账的,所以收到这类电话时要冷静,切勿上当。
    time 9年前
  • cover

    加拿大移民部长8月访华 新政策秋季公布

      作为华人女婿的加拿大移民部长麦家廉(John MaCallum)虽然不是第一次访问中国,但是作为加拿大移民部长,意义就不一样了。   据英文媒体透露,麦家廉将于8月份访问中国,这次访问的主要议题是希望在中国设立更多加拿大签证申请中心,方便中国公民申请签证到加拿大旅行。   考虑到申请加拿大临时居民访问签证的中国公民不断增加,来加拿大旅游和探亲访友的中国公民人数大增,为了让中国公民更方便申请加拿大签证,联邦移民部有意在中国授权设立更多的签证申请中心。   加拿大签证申请中心是专为申请临时居民访问签证的申请人提供签证申请相关信息及服务的机构,申请类型包括访问类、学习许可和工作许可,以及为加拿大永久居民提供旅行证件申请服务。   其实进入7月份以来,加拿大移民部就表示将就加拿大的移民方向,向各地各界征询意见。包括放宽留学生移民的通道、缩短家庭团聚移民的等待时间、投资移民申请人的语言要求等移民问题……   其实,在加拿大的华人比较关心的问题无非就是几个方面:   1、案件积压严重,移民申请进程缓慢,透明度低。例如父母团聚移民现在基本需要5年左右才能审理完毕,没有具体的时间表集中处理该类案件。   2、加拿大投资移民政策不切实际,条件要求过高,应取消语言的要求。   3、留学生移民加拿大的途径很局限,等同于海外技术移民申请条件不合理。   4、每年的移民额度太少,至少要达到加拿大人口的1%,也就是35万人。   5、技术移民评分标准能否加入亲戚和人道因素的分数。   近日,麦家廉访问大多局皮尔区时,透露联邦政府或今年秋季推出修订的移民政策,其中一个主要目标是增强加拿大在环球各国中抢招揽国际学生的能力,令到国际学生更加容易地移居加拿大。   除了国际学生外,联邦政府亦寻求精简经济移民、难民和家属团聚的移民申请批核程序,而加速批核家庭团聚移民申请也会放在优先处现程序。   另外,加拿大移民部将在秋季引进的新制度,着手改变家庭团聚、技术和经济移民的评核程序,也会修改外国游客的签证政策,解决因入境签证引起的问题。
    time 9年前
  • cover

    新移民吐槽现实中的加拿大生活 你有同感吗?

          一千个移民心中就有一千个加拿大,来到加拿大后的所见所闻往往能重刷每个移民心中对这个国家的忐忑、期待与好奇。   加籍华人文史专栏作家高会民先生就在微博上分享了他的看法,且看他如何吐槽现实中的加拿大生活:   1、加航:没有仙女般的小姐   我不敢说人们乘飞机是冲着仙女而去的,但我敢说,有一部分乘客在作交通工具选择时,"仙女般的空姐"肯定是影响因素之一。   不管怎么说吧,蓝天,白云,美女,飞机,已经定格在我们这些乘客的大脑皮层,一直到登上加拿大航空公司的班机之前。   当我第一次进出加拿大,也第一次乘坐加航的飞机。在机舱进口处迎接我们的,是几位上了年岁的女士。   其中有一位,如在中国的话,应当是退休在家含饴弄孙,或搓麻将,或每天跳舞、打太极拳的了。我们吃惊的发现,仙女般的空中小姐不见了,有的只是慈眉善目的空嫂、空婆。   飞行途中,与空嫂、空婆一道送水送食的,还有一位先生,短袖体恤衫上套着一件驼绒背心。这位空大爷的穿法,让我们这群来自大陆的西装客大跌眼镜。   我也万万没想到,几年以后,我也常常是像这位空大爷一样地奇特打扮。   从上海到温哥华飞行时间要10几个小时。长时间呆在座位上,人很难受,我一有机会就离座到处走走,或者在大家入睡时,到空姐工作间旁的座位上,就着微开的窗户暗板漏进的光看书。   我的这种举动曾经被收起了笑容的全日空"仙女般的空中小姐"、也被美联航严肃的空嫂,所严厉制止。只有在加航的航班上,我才有此离座自由。   加航的空嫂、空婆、空大爷,不仅不干涉我,还会亲切地问我需要什么帮助,有时还会坐下来同我聊上几句。   2、消失的西装革履   在家乡普及化的西服,在这个地地道道的西方国家里,奇怪的是,也居然成了稀有之物,变得扎眼起来。旅游鞋加休闲装,居然是大多数人上下班的通装。   如果要看西装革履的人,据说一是上金融街,那里的白领上班着统一西装;二是到旅游点,首次到加国来的祖国同胞,可以满足你的窥视要求。   我所在的公司,也只见过大经理一人穿过西装,那也是在平均一个月不到一次的对外活动中。   我一位很富态的朋友,一行从国内短期来访,除睡觉而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他们都西装革履不离身。   当朋友打扮如此庄重地出现在我打工的公司时,还被人误会为是上门来的客户代表。   土气啊,加拿大人确实太土。在加拿大生活几年后,我和家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回归本来的土了。   一回国,就有特别亲近的亲朋好友,悄悄提醒我们可否换换装束,改变改变实在太土了的形象。老婆的妹妹甚至不客气地说她姐姐,穿得还不如大街上的民工。   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那里有从世界各地留学后归国的创业者。我从前的同事们告诉我,他们能一眼就看出其中哪些人是从加拿大回去的!   因为这些人的穿着打扮,实在是太跟不上祖国同胞的进步步伐!而我听着他们的指点,只能发烧着脸点头称是。   3、乡巴佬之国   我祖国的同胞们,用土气来概括加拿大人,是很准确、很有眼光的。   人们常说,是环境决定人的性格、决定人的行为。也许正是加拿大的乡村环境,决定了在这块土地上呆久了的人,让我们的城市同胞,一眼就看出他们都是那么土不啦叽的。   渥太华和北京,是加、中两国各自的首都,但二者是根本无法相比的。   随便拿北京的哪一个区,都会盖过渥太华:不管是繁华程度、城建规模,还是人口数量方面,渥太华在北京面前,最多算得上是专县小城,休想像北京那样车水马龙、热闹得要排轮子才能上街。   多伦多和上海,同是加国和中国各自的第一大城市,但这两个第一的差距实在太大。   上海人口已将近3000万,但多伦多才300多万,把周边城市算上的"大多伦多"人口也不过500多万,仅与上海的"外来人口"差不多。   拿房屋的高度、高层建筑的数量来比,多伦多输得一塌糊涂。   只有倒过来,用没有建筑物的空地来比,多伦多才可能是赢家。那些夏天长草长树、冬天盛雪结冰的空地,不正是让人变土的农村景象吗?   并且,加拿大人的心态,还在日益乡野化,注定了他们不仅现在土,将来一定会更土。熬到冬去春来的日子,政府设立的堆肥场定时向公众开放。   此堆肥,并非我们在中国时所说的农家堆肥。它们是从各家各户收集的厨房垃圾和花园垃圾,经集中处理后变成的肥料。每到开放日,汽车一早就排起了长龙。   自觉自愿做农工的人们,兴高采烈地将这些免费肥土铲进自备的袋里、桶里,然后拉回家。   春夏秋三季,从事花园农活的兼职农民随处可见。即便是公寓楼的住户,没有私家花园,也有充任兼职农民的。   他们是通过向政府申请一块免费公地,去享受耕种的欢乐。农贸市场上那些鲜活的产品,有些就是出自这些兼职农民之手。   4、一土到底:捆绑城市   保持加拿大的乡野景色、争当兼职农民,成为加拿大人把土气进行到底的乡愿。这一土到底的乡愿,也难免不受到工业化、商业化的挤压。   多伦多西南侧有一个叫密西沙加的地方,36年前建市时还只有15万人,可现在约有80万人,已是加国第6大城市、一个举足轻重的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   昔日的绿野,被房屋、公路等占领;过往的宁静,被车流、人流和机械的喧嚣替代,可爱的乡村美景,被城市这头怪兽无情地撕碎。   怀抱一土到底乡愿的加拿大人,被城市怪兽的快速扩张所震惊。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绿色家园,任由钢筋混凝土侵占。   他们汇入了始于欧洲的绿色环保潮流,执意要通过立法,构筑起一个强而有力的绿色地带(Greenbelt),将城市这头不断膨胀的怪兽捆绑起来,以遏制它的为所欲为。   民调显示,安大略省有90%以上的人支持绿带法案,散居于不同社区中,拥有法案废立权的政客,逆民意就可能在下次选举中下台,不愿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开玩笑的他们,不得不跟从民意。   2005年,绿带法案通过,在南安省划出了一块180万英亩的绿带(Greenbelt)。   5、傻乎乎不顾国家脸面   初到加国时,不管走进哪一家洋人开的书店,里面都有舒适的顾客座位。舍不得付买书钱,坐在那里不掏一个子儿地看书,想来是个不坏的主意。不过如此一来,买书的人数是否会大打折扣呢?   也许我的同胞倾向于这种思维,所以同在多伦多,在华人的书店里就找不到顾客座位。这类商业上的傻冒行为,当然不会是孤例。走出商业领域,傻例就更多了。   那年G8-G20峰会,相继在安大略省风景如画的小镇亨茨威尔和加国第一大城市多伦多召开。加拿大第一次举办如此高规格的全球峰会,而且是全球少有的同时举办两大峰会。   世界富国、大国的头头脑脑都来了,就像奥运、世博会对中国一样,那绝对是加拿大很拿脸的事。   按说,对这种关乎国家脸面的大事,各报纸、电台、电视台都应当为此盛会高唱赞歌,所有加拿大人都应当脸泛红光、无比自豪。   可奇怪的是,媒体不出来为国家面子撑腰,纳税人竟也不买国家面子的账。   媒体不仅盯着峰会的内容是否有益世界,还死死地盯着会议的开支是否合理、有没有浪费纳税人的钱等。   会还没开,媒体上就沸沸扬扬地指责新闻中心的人工湖和人工景是多此一举,批评会场区域设立隔离带是扰民。保安费公诸于世后,更是像炸锅一样的抨击声浪铺天盖地于媒体。   峰会期间,反贫组织、环保团体,甚至同性恋群体,还组织了规模不小的示威游行活动。示威中曾几度与警方发生冲突,一些人在冲突中被捕。   示威组织者和峰会会场所在地的居民,不仅不从国家脸面的大局出发去思考问题,竟然还将警方和峰会组织者的政府告上法庭。   不附属于政府,也不从属于任何政治团体的法庭,居然也判决其中部分属警方和政府败诉。人不得不放,还得对胜诉人经济赔偿。   傻乎乎的加拿大人,有一个纳税人联盟,为了让国民知晓并抨击三级政府的挥霍浪费行为,联盟创设了"泰迪政府浪费奖"(Teddy Government Waste Awards)。   2月8日,联盟在国会山煞有介事地举行了第13届颁奖典礼。花逾10亿保安费用的G8/G20峰会,获选为联邦政府最浪费项目。   安省政府获泰迪奖,是因为付出5600万元解雇金给一批没有真正失去工作的税务官员。他们不过是将名片上的PST收税官改为HST收税官,就因此人平获得4.5万元。   多伦多2010年当时在任的市长苗大伟,获颁浪费上的终身成就奖,则是因多市的营运预算增加了44%(28亿元),将市府债务增加了10亿元,而每年的物业税增加多于通胀。完全不给代表国家的政府和政府官员的面子!   更令人奇怪的是,这个示威比峰会热闹、政府永远挨骂而得不到赞扬、媒体对公权力只会挑剔而不会歌颂的国家,居然不见上访鸣冤叫屈的人。   良好的社会治安,居然不需要高墙铁栏和保安大军来维持;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政见、不同来源地的人们,也居然可以相安无事地和谐相处。   6、头脑简单,没大没小   土生土长的加国人,对我华夏最闹不懂的事情之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称谓。我的父老乡亲、列祖列宗,在血缘亲属间的称谓上,是十分精确的。   例如,姑妈和姨妈是不能混用的,叔叔、伯父和舅舅也是不容混淆的。但在加国人的官语英语中,姑妈和姨妈只有一个独词:aunt,而Aunt竟有姑妈、伯母、姨妈、舅妈、婶母、阿姨6个汉语中的不同含义。   叔叔和舅舅,也只有一个共用独词uncle,而一个uncle也竟有叔叔、伯父、舅舅、姑父、姨父、大爷6种在汉语中不容混淆的含义。   名声在外的加拿大人,压根儿不动这个脑筋,一切从简,对所有人都一律呼名道姓,管他是总督、总理、经理,还是教师、工人、学生。   叫不出名字,就叫先生或女士。叫的人自然,被叫的人也很受活,没有尴尬、难受,也没有畏惧、担忧。   同学的邻居夏某,也与我这位同学有同感,他说一次他不在家,朋友挂来电话。   恰巧电话被儿子接 住。对方问:"老夏在吗?"回答是:"他不在。他老婆在,你要跟他老婆讲话吗?"   后来朋友向老夏通风,说他不在时,家里住进了小白脸。待其回家一查证,方知是其儿子。还有一次,儿子与他妈妈争执不休。   老夏为了保持公正,拒不介入战争的任何一方。于是戴着深度的近视眼镜,坐在书房里看书。突然儿子冲进来,气呼呼地嚷道:"眼镜儿、眼镜儿,你要不要管管你的老婆啊?!"   加拿大人这一废头衔、去尊卑的偷懒之举,明显地模糊了领导与被领导的界限,混淆了上与下、贵与贱,完全不符合孔老夫子为我们规划的等级有序的和谐社会要求。   但奇怪的是,在这个政客天天挨骂的国家里,居然没有犯上作乱之忧。   加拿大青少年没大没小的言辞,并非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信口雌黄。   在人际交往中,加拿大人的古怪表现,并不局限于青少年,让我等来自礼仪之邦的华夏人,长时间感到不可思议。   7、不懂"人情事故"   时间过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我的国内乡亲早已与时俱进,待客通常选在高档餐厅、豪华包间。   送礼则按古往今来的惯例,一看求人所办事的重要程度,二看所求之人身份、地位、权势的高低和大小,确定所送之礼。   适应这不同层级的不同需要,我的老乡们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礼品从含金的月饼、现金支票、名人字画、古玩古董到姿色美女,可谓五花八门。   送礼方式也从封红包、赠购物卡、麻将桌上的明输暗送,到使成为股东、业主,以及境外账户注资等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而加拿大人聚会和送礼的方式,居然几十年不变,依然是AA制为主旋律、一瓶酒畅行无阻。   重大节日,例如圣诞节,不少公司也有礼尚往来的活动,但职工之间交换礼物没有下限,却有几元至几十元不等的上限,全视礼物交换人群的收入状况来定。   招待则不是下对上,而是上对下、资方对劳方的行为。   至于与公职人员、政府官员、政客议员打交道,如果想把他们拉下台、送进监狱,你可以尽管送礼,不过,可能他们还没倒霉,你自己却已被抓了起来。   初来乍到的同胞,急于拿到驾照,在考牌过程中做出符合原国情的举动,是不难想象的。   从这里报纸上,我至少读到过三则这样的消息:我参加路试的同胞,掏出100元或200元现金"感谢"考官。   不领情的考官掏出手机报警,让同胞被以行贿罪嫌带走。其中一位同胞就说:我只是按国内的习惯,想对辛苦的考官表示一点感谢而已,完全不知道这是犯法(大意)。   8、五颜六色也和谐   还有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加拿大有263个族裔!一个仅有3400万人口的国家,族别数竟然有我13亿人口大国的4倍多。   这意味着,世界上有多少个,这里就有多少个族裔群;地球人有多少种肤色,加拿大居民就有多少种色彩!   加拿大就很奇怪了。它最初是由四个省签协议立国的,后来陆续有其他省加入,才形成现在99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   国民皮肤的色彩,也是随着来自世界各地移民的年年增加,而逐渐丰富的。自从《自由和人权宪章》在1982年通过以后,多元文化就成了这个国家受法律保障的特色。
    time 9年前
  • «
  • 448
  • 449
  • 450
  • 451
  • 452
  • »

48小时内热点新闻

  • 封面
    加拿大移民拒签率飙升!华人申请配偶担保遭拒
  • 封面
    华男被移民局拘5天后上吊!留下一张手写字条
  • 封面
    40岁后来加拿大 现状说实话不乐观
  • 封面
    “我是坏人吗”?印度女子自曝爱加拿大不想回国
  • 封面
    加拿大多位省长呼吁扩大移民权限!遭反对!
  • 封面
    加拿大移民部重大改革!“拒签信”更透明!
  • 封面
    丈夫私通18岁保姆 华人三娃妈出国闯出一片天
  • 封面
    加拿大移民项目 调整资金要求!
Contact Vansky
Tel: (604)269-8468, (604)537-9766
Location: 258 - 5701 Granville St, Vancouver, BC V6M 4J7


微信客服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1999 - vansky.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