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加拿大华人听医生一句话立刻回国!误诊了

Sun Jul 06 2025 11:39:04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加拿大求医不容易、看病慢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华人移民不得不选择回国去求治。

 

最近一位网友分享了回国求医经验,证明加拿大家庭医生确实是误诊了,庆幸自己做了正确决定。

 

image.png

图源:小红书

 

小红书网友@徘徊在北美45度发帖说:”加拿大医生的一句话我直接打飞的回国了。万万没想到这种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

 

以下是网友的自述:

 

当我见到我的家庭医生的时候,我的喉咙已经沙哑疼痛三个月了,我就特别紧张的说,医生能安排我见专科医生拍片看看我的喉咙怎么回事吗?加拿大的家庭医生类似全科医生,什么都懂……

 

她微笑的让我“啊,啊”的叫了几声,那声音说是像鸭子,真是对鸭子的侮辱,她温和又笃定的说,再观察一个月,你就是有咽炎,然后就开了一些胃药打发我了。

image.png

回家后我越想越不踏实,谁还没有过咽炎呢?我的喉咙明显很干疼,无论我喝再多水也无济于事,而且明显有异物感,关键我在还没约到她时,什么中西医药独门秘方我已经一顿乱整了,也完全没有丝毫的作用,想想还要再等一个月才能见到她,等见到她还得等她安排见专科医生,那都是什么时候了,当晚我果断的买了回国的机票。

回国后我赶紧用手机应用程序预约了医生,见到医生我告诉她我的情况,她就安排我拍照,果不其然,左声带长了突肉芽,就在当天,医生在征得我同意后安排好手术时间,这对于无论在加拿大的医生还是病人来说都是太刺激了,不能想象的效率。

 

image.png

图源:小红书

 

住院安排在一个三人间,两天后就可以出院了,病床上方有医院食堂微信订餐,这对于我来说非常友善,我不需要麻烦任何人来照顾我。

加拿大的医疗和国内完全不一样,就像方形和圆形不能比较,加拿大的医疗几乎是免费的(除了特殊的药物),所以会把资源放在紧急和重大医疗患者身上,对于类似这种小病并不太友好,要么得会磨医生,要么小病变大病,要么小病变没病,完全看自己了。

这篇贴文引来了上千人点赞和回复:

”确实,都有好的一面,也都有难以接受的地方。综合来看,感觉国内的会更好一丢丢,主要是大家都是普通人,有个病痛就想赶快治减少点痛苦。毕竟你不知道是什么病,一直揪心的等医生的日子是最难熬的。如果得了重病,我们也买了大额的重疾险去应对,虽然不可能完全一样,也是一种替代方案了。在各自的不完美中找最佳解决方案。“

”搞不懂明明是发达国家,应该比我们富裕,为什么不多配置点医生和医疗设备,难道他们自己都不觉得效率低吗。“

”只能说,不要见家庭医生,你这情况,直接上急诊排队去,可能要排一晚上,但检查大多都是到位的。因为医院内部的专科转诊是相对优先的,家庭医生转诊得看有没有人想搭理他。“

你怎么看?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精彩评论:

     a 真看不出来吗?还是有什么观念差异 - 无语 [16] (2025-07-06 09:42:12)
     a 误诊哪儿哪儿都有 - 打飞滴去母国诊病要大大鼓励 [16] (2025-07-06 10:18:09)
     a 国家没钱了,真没钱了 - 钱花哪了你能猜到吧 [15] (2025-07-06 11:24:36)
     a 前几年有位得了阑尾炎,做手术切除,要等六个月,最后痛得受不了,买了张机票, - 就这么简单 [20] (2025-07-06 13:39:28)
     a 看了两个诊断书笑S了,这编故事的人没在加拿大看过病吧 - 居然这么多人会信 [23] (2025-07-06 13:55:33)
          b 两个诊断书有差异 , - ?????? [11] (2025-07-07 03:47:59)
     a X-Rayed? - Speakingtruth [11] (2025-07-06 15:52:46)
     a 我自己也有過經驗,接近一個月頭痛,看家庭醫師只開止痛藥,到醫 - Guest_a8Q4 [7] (2025-07-07 13: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