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天空 温哥华天空
  • 信息版
  • 流星版
  • 流星文摘
  • 新闻
  • 大温店铺
    • 店铺
    • 约饭
  • 视频
  • 专栏
  • 论坛
  • 娱乐
    • 2016中国好声音
    • Sky秀
  • 折扣
登录 注册
  • 移民
  • 留学
  • 地产
  • 财经
  • 时事
  • 社会
  • 美食
  • 健康
  • 娱乐
  • 时尚
  • 教育
  • 科技
  • 法律
  • 生活
  • 旅游
  • 艺术
  • 史海
  • 人物
  • 名车
  • 家居
  1. 新闻首页 /
  2. 加拿大 /
  • 12小时前

    加拿大银行倒闭 你的钱能收回多少?数额要涨!

    加拿大联邦政府正在就修改存款保险机制征求公众意见,包括将保障上限提高至15万加元的提议。 目前,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CDIC)在银行倒闭时为加拿大人的存款提供最高10万加元的保障,前提是存款存放在其成员机构中。 所有加拿大大型银行及众多金融机构均属于CDIC体系的成员。该保险覆盖大多数存款和担保型投资证书(GIC),但不包括共同基金、股票、债券或加密货币。   财政部目前正在征求加拿大民众及金融体系内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9月26日,讨论内容除了提高保障上限外,还包括其他几项潜在改革。   其中一项建议是:扩大对因重大生活事件(如房地产交易、遗产继承等)导致的临时高额存款的保障范围;另一项是要求银行更清晰、明确地告知客户CDIC保障内容。 加拿大上一次对存款保险机制的全面审查是在十多年前,最近一次重大改革是在2018年,当时CDIC将保障范围扩大到了外币存款。 理解存款保险上限 以下是一则关于存款保障上限的疑问和专家解释。 问:“我目前在六家不同的银行管理账户,因为据我了解,每家银行都提供最高10万加元的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CDIC)保障。我已经多次访问CDIC官网(cdic.ca),但仍然感到困惑。问题是:如果我在同一家CDIC成员银行有多个账户,10万加元的CDIC保障是适用于每个账户,还是适用于该银行的总资产?” 答: CDIC是按“存款类别”(deposit category)在每家机构分别提供10万加元的保障。因为CDIC划分了多个不同的存款类别,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中可以拥有远超10万加元的资金同时受到完整保障。 例如,注册退休储蓄账户(RRSP)、免税储蓄账户(TFSA)、注册教育储蓄计划(RESP)以及非注册支票账户,都属于不同的存款类别,每类都有自己独立的10万加元保障限额。此外,联名账户(多人持有的账户)和信托账户也被视为独立类别。 因此,如果你在同一家银行将30万加元分散存入4到5种不同类别的账户中,你完全有可能在每个类别内都低于10万加元限额,从而获得完整CDIC保障。 但要注意的是,同一人在同一家银行开设的所有“非注册账户”如普通支票、储蓄账户或GIC会被视为同一类别。例如,如果你有一个5万加元的支票账户、一个4万加元的非注册储蓄账户和一个2万加元的非注册GIC,这些加起来就是11万加元,将超出非注册存款类别的10万保障限额1万加元。 好消息是,一些金融机构提供了方便的方式,提供多种“高息投资储蓄账户”(ISA),每种ISA都由不同的CDIC成员机构发行,各自享有独立的10万加元保障。例如,BMO InvestorLine 提供来自蒙特利尔银行、BMO抵押公司和BMO信托公司的ISA。TD Direct Investing 提供来自多伦多道明银行、TD抵押公司、TD太平洋抵押公司或Canada Trust 信托公司的ISA。这类产品让你在同一平台内享受更多保障,不必到六家不同银行开户。 在六家银行间管理账户听起来确实有些繁琐。现在你对CDIC规则和储蓄工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可以考虑重新审视自己的账户安排——也许可以整合账户、减少机构数量,同时仍享有全面保障。如果最终发现无法整合,那么你分散资金的做法也是正确的:在极少发生的银行倒闭事件中,确保你的所有资金都受到CDIC保障,总归是稳妥之策。
  • 12小时前

    二维码别乱扫!加拿大惊现钓鱼骗局!

    你可能会在停车场、餐厅里,或者在收到的传统信件上看到它们。二维码(QR code)提供了轻松和便利,但并非所有二维码都是安全的。 一种名为“Quishing”(二维码网络钓鱼)的新型骗局日益猖獗,犯罪分子只需用一张小小的贴纸覆盖在合法二维码上,就可能在你扫描后瞬间窃取你的银行信息或在手机中植入恶意软件。 图源:Loraine Centeno/Metroland   什么是Quishing? Quishing,即二维码网络钓鱼(QR code phishing),指的是使用一种特殊的二维码,当用户扫描后,会被导向一个仿冒合法网站的恶意网站,这些网站旨在窃取个人信息。在某些情况下,扫描二维码会使手机感染危险的软件,即恶意软件。 网络安全公司Malwarebytes的产品副总裁Michael Sherwood说:“当你看一个二维码时,你很难察觉到它有问题,因为它只是一个图像,不一定有任何‘迹象’表明它是恶意的。” 与其他类型的网络钓鱼攻击不同,quishing更为棘手,因为用户无法通过简单地查看代码来判断其是否恶意。 安省的Quishing骗局 过去几年,加拿大的不同地区都曾发现过恶意二维码。在安省,渥太华市曾警告居民,在“先付费后展示”(pay and display)的停车收费机上发现了quishing骗局,这些收费机被人用假的二维码贴纸动了手脚。 图源:ottawa.ca 数十个路边的收费机受到了影响,扫描了恶意二维码的人被带到了一个假的PayByPhone网站。 阿尔伯塔省红鹿市(Red Deer)的皇家骑警(RCMP)去年也曾发出警告,提醒人们警惕不熟悉的二维码。 在一个案例中,有人收到了一个他们并未订购的奢侈品包裹。当他们打开包裹时,里面有一张纸条指示他们扫描一个二维码,结果发现该二维码来自一个诈骗者。 在其他案例中,诈骗者会将一个假的二维码贴纸覆盖在一个合法的二维码之上。 警方警告人们,除非他们确信二维码是可靠的,否则不要扫描。 Quishing是如何运作的? 攻击通常由网络犯罪分子创建一个恶意二维码开始。该代码旨在将用户重定向到一个仿冒网站,以窃取受害者的敏感信息,或者它也可能被设计成将恶意软件下载到设备中。 据Malwarebytes称,这些恶意代码可能以图片或附件的形式插入到电子邮件中,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发送,嵌入到社交媒体帖子或广告中,或者被放置在公共区域,如餐厅、公共咪表、假的活动海报和充电站。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二维码也会通过邮件发送到目标的家中,附在一个伪装成特殊礼物的包裹里,并附有扫描代码的说明。 一旦代码被扫描,受害者就会被带到一个页面,他们可能会被提示输入银行信息,或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恶意软件下载到自己的设备上。 新型骗局可规避检测 根据网络安全公司INKY的一份报告,一种危险的新quishing策略甚至不需要用户点击链接,而是在二维码被扫描后立即将用户带到恶意网站。 报告称,这使得黑客能够规避常见的安全过滤器。 滑铁卢大学网络安全与隐私研究所的Kami Vaniea表示,攻击者通过创建一个以“data”而不是“https”开头的特殊URL来实现这一点,并将所有网站代码直接嵌入到该data URL本身。这样一来,恶意代码就直接嵌入到二维码中,而不是链接到一个外部网站。 “这使得攻击者可以直接给你网站代码,而无需访问https类型的URL,从而有效地绕过了大多数过滤器。” Sherwood说,这类二维码骗局可能变得更加危险,它会将以前需要人们手动操作的步骤自动化,例如点击链接。不过,他说,这种复杂的攻击很少见。 尽管如此,专家建议在处理二维码时要保持谨慎。 如何防范Quishing骗局 Sherwood说:“安全的方法是,只扫描你熟悉的二维码,不要扫描你在街上或公交上看到的随机二维码。” Vaniea说,关闭二维码阅读器应用中的自动打开或访问功能也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做法。“这给了用户在访问网站之前检查URL的机会。” 她建议,定期更新软件和设备也很重要。“如果这种新的quishing攻击开始被频繁使用,大型浏览器提供商将开始对其进行扫描并向用户发出警告,”这些安全补丁将通过浏览器更新的形式提供。“如果你不确定,就不要扫描二维码,而是使用搜索引擎来查找你想要的东西。”
  • 12小时前

    加拿大移民少了 房租金降了!

    加拿大移民水平下降导致住房租金降低 随着2025年已经过半,加拿大的租房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市场上新房源不断涌入,而需求也开始减弱。这一波新建房源的涌入似乎正在发挥预期中的作用,同时还受到其他多个重大因素的叠加影响。   据dailyhive报道,根据加拿大抵押贷款和住房公司(CMHC)最新的中期租赁市场更新,主要大都市地区的新公布租金开始下跌,但对于许多加拿大租客来说,租金负担仍然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创纪录的租赁住房供应缓解了新房源的竞争。在温哥华、卡尔加里、多伦多和哈利法克斯等大都市地区,与2024年第一季度相比,2025年第一季度的租金下降了2%到8%。与此同时,埃德蒙顿、渥太华和蒙特利尔的租金仍在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温哥华、多伦多和卡尔加里新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目前租赁周期变长。这部分是由于二级市场中非保障性投资者出租的住房加剧了竞争,通常是通过提供更低的租金来吸引租客。 因此,许多新建楼盘的房东现在开始优化租约,例如提供首月免租、搬家补贴和/或签约奖金。CMHC指出,随着供应的不断增加,这些优惠可能会增多。 联邦政府的融资项目在推动这一新供应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因为它们提供的借贷机制成本较低,相比之下,传统金融市场中的高利率融资则显得不那么有吸引力。2024年,88%的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是由CMHC的多单元抵押贷款保险(MLI)产品和公寓建设贷款计划(ACLP)支持的,而这一比例在2017年仅为5%。 卡尔加里、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的增幅主要是由于MLI的快速普及,而温哥华和多伦多则更倾向于使用ACLP。   由于联邦政府的新移民限制,国际移民的放缓——尤其是学生和临时工的数量减少——在卑诗省、安大略省和新斯科舍省抑制了租房需求。2025年初,工作和学习许可持有者的数量有所下降。青年和刚毕业者的失业率在大多数主要城市依然较高,进一步削弱了需求。 cmhc 2025年中期租赁市场 cmhc 2025年中期租赁市场 cmhc 2025年中期租赁市场 尽管广告租金有所下降,但已出租单位的租金依然持续上涨。在2025年第一季度,加拿大全国七大城市中,两居室出租公寓的平均租金较去年上涨了7%至17%,以哈利法克斯和多伦多的增长幅度最大。这反映了房屋转租租金已与新建房源的较高租金相符合。 随着广告租金和已出租租金的背离,像多伦多这样的市场租金差距急剧扩大。2024年,转租和已出租租金之间的差距达到了44%。租金与收入的比率依然处于高位——温哥华约为18%,多伦多为16%,远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由于租金负担压力持续,许多租客开始选择合租或更大户型作为应对策略。 预计在2025年,空置率将继续上升,特别是在安大略省高等院校附近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中。   尽管租赁市场出现了一些缓解的早期迹象,但根据CMHC的说法,持续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投资以及各级政府的持续支持,将是缓解租金负担挑战和长期稳定市场的关键。
  • 14小时前

    疯了吗?加拿大美女高速路干这事

    “走路比开车更快!” 多伦多的交通到底有多疯?近日,一位多伦多女子因不堪城市拥堵,竟然直接在Gardiner Expressway高速公路上步行,边走边吐槽,视频火速引爆全网,浏览量突破13万! 这段爆火视频由网名为@icessr的女网红(拥有15万粉丝)发布,画面中,这名女子在Gardiner Expressway上步行穿过车流,并吐槽自己的决定:“多伦多的交通已经疯狂到这种程度了......走路都更快。我现在就在高速公路的路肩上走。”   她接着表示,原本GPS显示只需要48分钟的车程,她却花了整整3小时才进入市中心。   “这太离谱了,我是有点疯,但我不在乎。继续坐在Uber车里我可能疯得更厉害。” 这段视频上线几天内就引发全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感同身受”: “我昨天也干了同样的事。” “多伦多根本没法开车。” “我几周前也下车走路了。” 不过,也有不少网友指出此举的危险性,并提出其他建议: “你知道这是违法的吗?” “姐,这真的太危险了。” “你应该坐地铁,别把命都搭上了。” 高速步行违法吗?警方回应 Now Toronto联系了多伦多警方(TPS),得到回应:目前没有明确违法条款适用于在Gardiner这种城市高速上步行的行为。 但警方也强调,大多数相关交通法规适用于“400系列高速公路”,而在Gardiner Expressway这种城市高速上,唯一可能适用的处罚是《高速公路交通法》(Highway Traffic Act)中“行人在车道上未靠左边行走”的条款。 换句话说,虽然你可能不会被当场罚款,但这种做法极度危险,一旦出事就是大新闻。 市政府紧急招聘“交通专员”救火 就在这段视频爆火的同时,多伦多市议会也正在推进招聘“交通专员”(Chief Congestion Officer)的议案。早在今年早些时候,市议会就投票决定设立这一职位,负责提出创新办法,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根据7月10日提交市议会的文件:该职位将直接向基础设施服务副市长汇报,将负责制定解决城市施工、交通瓶颈等系统性方案。 报告指出,城市严重拥堵的“罪魁祸首”正是——建筑施工太多,协调太乱!但也坦言:“设立这个职位不能立刻解决问题,但至少能让我们系统性思考和治理拥堵难题。” 当一个普通市民选择在高速公路上走路,而不是坐车;当网友纷纷表示“我也这么干过”——这已经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全民焦虑的信号。 你有没有在多伦多“堵疯”的经历?
  • 14小时前

    胆大心怀!加拿大警官与公务员女友 诈骗84万遗产

    尽管多伦多警察科纳舍维奇(Robert Konashewych)及其前女友、前省府公职人员巴尔戈宾(Adellene Balgobin)于2023年被法院裁定伪造遗嘱、诈骗近84.4万元遗产的罪名成立,并各获七年监禁,但是由于被告决定提出上诉,所以合法的继承人至今分文未得。现在,继承人已经78岁,生活拮据。面对着旷日持久的法律程序,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活到获得遗产的那一天。 本案被告科纳舍维奇和巴尔戈宾(图片来源:多伦多太阳报) 据本地英文媒体《多伦多星报》报道:本案被告巴尔戈宾女士,曾供职于安省公共监护人和受托人办公室(OPGT),管理受害人海因茨(Heinz Sommerfeld)的财产。 法庭认为,巴尔戈宾曾伙同当时的男友、多伦多警队的警员科纳舍维奇伪造遗嘱,将海因茨的83.4万元遗产非法转入其名下,将合法受益人,海因茨同父异母弟弟斯特尔特(Peter Stelter)排除在外。 海因茨是一个孤寡老人。巴尔戈宾以为这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谁知还是露出了马脚。 法庭指出,本案一项关键证据来自科纳舍维奇的前女友狄克逊(Candice Dixon)。她在两人分手后收到一封遗产律师寄来的信件,打开一看得知科纳舍维奇收到一笔巨额遗产款项,遂携带文件向警方举报。警方据此获得搜查令并提出指控。 经过审理,巴尔戈宾和科纳舍维奇,在2023年6月被陪审团裁定欺诈罪成立。此外,巴尔戈宾还另被判违反信托罪。 法院裁定两人入狱七年,但是他们均已提出上诉,并目前获准保释。上诉听证定于今年11月举行。 在向安省上诉法院提交的文件中,科纳舍维奇辩护律师声称审判过程存在多项司法错误,包括警方侵犯其《宪章》权利、引入有偏见证据,以及法官对陪审团的指示失衡。他还主张量刑过重,要求减刑或重新审判。 巴尔戈宾的辩护团队也提出类似论点,认为法官的陪审团指示未体现公平性,剥夺了她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她坚称并未向科纳舍维奇泄露任何机密信息,亦未与其共谋。她还声称,自己从未从遗产中获利。 虽然庭审中法官认定该信件确实应受律师—当事人保密特权保护,但他仍拒绝暂停诉讼程序,引发辩方不满。科纳舍维奇的律师批评警方无视保密原则,并指控警员就相关程序在庭上作伪证。 本案受害人海因茨于2017年去世,同父异母的弟弟斯特尔特是唯一的遗产受益人。法官在判决中指出,若非这起欺诈,斯特尔特“本可彻底改善生活状况”。这位现年78岁的老人经济拮据,面对欺诈事件影响甚深,“许多生活中的关键机会已永久失去”。 尽管裁定已出,斯特尔特一家至今未收到任何赔偿款项,并被告知需待上诉结果出炉后才能推进资产返还。 此外,该案对两名被告职业生涯造成毁灭性打击。科纳舍维奇已被多伦多警局停职且无薪,巴尔戈宾则失去OPGT的职位。 辩方主张,两人皆无前科,量刑应为两至三年,而非“异常严厉”的七年监禁。对此,控方尚未提交书面回应。
  • 15小时前

    加拿大华人律师房东逐租客,遭重罚!

    据魁北克省媒体报道,蒙特利尔一位华人房东刚刚被勒令向被他“恶意”驱逐出公寓的家庭支付34,000加元。房东本人还是一位律师。 图源:Pierre-Paul Poulin / Le Journal de Montréal   被驱逐的租客Laurent Chaudoreille在接受《蒙特利尔日报》(Le Journal)采访时叹息道:“这次驱逐彻底颠覆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甚至不得不与女儿分开,才能找到一个新的、更便宜的住处。” 他和伴侣Marie-Claude Robitaille以及女儿原本居住在Rosemont街和Cadillac街拐角处的一套复式公寓里。然而,他们的房东Yin Hua Huang在2023年7月1日收回了那套五个半卧室的公寓,据称是为了离他儿子的新学校更近。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在租客被驱逐4天后,由于孩子转学,黄先生不再需要搬进这套复式公寓了。 住房行政法庭(TAL)的法官Jean Gauthier批评道:“房东将其收回房产的请求建立在一个当时完全不确定且从未实现的假设之上。 因此,这次收回是草率的,完全没有考虑到已经在这里长期居住、支付着非常合理租金的租客。” 在Kijiji上被抓现行 该案的裁决称,黄先生被他的前租客抓住了证据。他们于2023年12月在分类广告网站Kijiji上发现了他们旧公寓的招租广告。 图源:Evidence filed in court 法官说:“房东从未上庭获得重新出租该房产的许可,他的行为鲁莽,必须受到惩罚。” 鉴于他通过“恶意”收回房产“侵犯了”租客家庭的权利,最终被勒令向前租客支付$33,890加元。 法律文件中写道:“他们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租客不得不搬到一个面积只有一半的住所,租金上涨了50%,位于Centre-Sud区,一个生活质量无法相比的、更为普通的社区,远离他们的家人。他们患有自闭症的女儿不得不中断学业去工作并寻找住处。” 租金翻了一倍多 报道称,房东随后利用这次驱逐提高了租金,从每月850加元涨到了1850加元,使其年利润增加了12,000加元。 不过法官确信,房东支付的近34,000加元的赔偿金是足够的。 “这与近期的判例法保持一致,即倾向于使赔偿金额具有显著性,特别是在住房短缺和大量‘装修驱逐’(renoviction)企图的背景下。 魁北克律师协会还向《蒙特利尔日报》证实,黄先生自2006年以来确实一直是一名律师,专攻税务。 本周,媒体向房东提出的采访请求未得到回应。
  • 昨天

    养老金再创新高!六成加拿大人没钱靠房产

    最近,加拿大著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Mercer发布了一份新报告,说尽管经济不稳、股市也时不时折腾,但加拿大人的养老金账户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有钱”! 偿付能力指数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加拿大固定收益型养老金计划的偿付能力比率高达126%,创下历史新高。这项指数追踪了加拿大公共、私营和非营利部门共471个养老金计划的中位偿付能力比率。 Mercer公司财富业务负责人、首席顾问Jared Mickall表示:“自从我们做季度养老金脉搏报告以来,这是我们见过的任何季度末的最高水平。”他补充道,这一季度养老金偿付能力随着市场波动而变化。 “股票的确推动了养老金资产增长,利率的变化则让养老金负债有所减少。总体来说,这对固定收益型养老金计划的相关方而言是个好消息。” 股市动荡,养老金反而更稳健 其实,今年第二季度股市并不平静。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对大多数国家实施对等关税计划,导致股市大幅波动。 当时,标普500指数一度下跌12%,标普/多伦多综合指数也下跌了11%。不过,随着特朗普一周后收回该计划,股市很快出现反弹。 自那之后,标普/多伦多综合指数上涨了19.5%,标普500指数更是上涨了25%。Jared Mickall表示,如今创纪录的养老金偿付能力比率,可以为计划持有者在当前经济不确定的环境下提供一份“安稳的绿洲”。 同时,固定收益型养老金计划一直被视为退休规划中的“金标准”。这类计划由雇主管理,退休后可以确保员工获得固定的养老金支付。 但回头看,固定收益型养老金计划并非一直如此稳健。 2009年,这类计划的偿付能力曾一度跌至70%以下,资金根本无法覆盖未来的养老金支付。 截至2023年,大约四分之一的在职员工拥有注册的固定收益型养老金计划。相比之下,仅有7%的人拥有固定缴费型养老金计划,5%的人则参加其他类型的养老金计划——这一数据来自加拿大统计局今年6月发布的资料。 好消息是,拥有某种形式养老金保障的加拿大人数量正在上升。 2023年,固定收益型养老金计划参保人数同比增长4.2%,但这类计划在所有养老金参保人数中的比例基本持平,为68.1%。 同时,固定缴费型养老金计划(退休金金额不固定,取决于账户投资表现)的数量比2022年增长了4.1%。大部分这类计划的参与者都在私营企业工作。 不过整体来看,只有37.7%的加拿大工人拥有单位养老金。这也让很多人不得不将房产作为未来养老的主要依靠。 近半数人靠“卖房养老” 安省医疗保健养老金计划(HOOPP)调查显示,62%的受访者认为拥有住房是他们退休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无论是作为金融投资还是作为退休时的稳定保障。 更值得关注的是,44%的人坦言他们希望通过卖掉房产来筹集退休资金,这一比例连续两年增长:去年为42%,2023年为38%。 HOOPP战略、全球情报与倡导副总裁Jennifer Rook直言:“人们年轻时要为两项人生重要资产攒钱,一项是房子,另一项是退休。 随着房价越来越高,大家不得不在二者之间做更多取舍。现在更多人依然努力买房,并寄希望于房产增值。” 此外,三分之一的房主表示,未来会选择通过房屋再抵押来为退休提供资金。 虽然加拿大的养老金体系整体变得更为稳健,但“养老金健康指数新高”背后,只有不到四成的工人真正享有工作单位养老金。 对于大部分没有单位养老金的家庭来说,“房子”依旧是很多人退休生活的重要依靠。 信息来源:金融邮报、mercer.com
  • 昨天

    “美万家”18个月停业!加拿大老牌连锁接手!

    一家知名品牌将在大温哥华地区的一个亚洲超市空间开设新店 — 这是我们所了解的情况 不少人对Georgia Main Food Group旗下的亚洲超市“美万家超市”即将关闭感到惋惜。该店自开业以来仅运营了18个月便宣布停业。不过,这一空置空间的下一任“主人”已经揭晓。 帕蒂森食品集团近日确认,Save-On-Foods 将在原美万家超市所在的 Port Moody 地址——221 Ioco Rd. 开设全新门店。这也是该公司自1980年代以 Your Mark-It Foods 名义进驻该市以来,首次重返当地市场。 Save-On-Foods 总裁杰米·尼尔森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重回 Port Moody。这家门店体现了我们致力于服务每一个社区独特需求的承诺。这个位置优越,将继续为顾客提供他们信赖的优质商品、服务与本地产品,尽管门店规模相对更为紧凑。” 新店面积约13,000平方英尺,计划全面供应高品质的新鲜农产品、肉类、乳制品及生活必需品。此外,门店还将设立 Save-On-Foods 厨房,提供现做寿司、便当盒、新鲜烘焙的蛋糕和馅饼等便捷美食。 门店经理史蒂夫·麦基尤补充道:“Port Moody 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特色的社区,我们很荣幸能在这里扎根。Save-On-Foods 一直深受三城市居民喜爱,我们的团队已迫不及待,希望在今年秋天正式迎接大家的到来。” 预计Save-On-Foods Port Moody将在九月中旬开门迎客。
  • 昨天

    加拿大发布严重旅行警示!此地犯罪频发!

    加拿大针对巴哈马发布严重旅行警告 加拿大政府已对前往巴哈马的旅行者发布了新的旅行指引。 根据加拿大政府针对该地区的旅行建议,最新的更新强调了与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这些风险似乎将持续到明年,尤其是在三月至五月期间。 “高温会造成干燥的环境,可能导致巴哈马地区发生大规模火灾,特别是在三月至五月。” 此次关于野火的警告是针对从加拿大前往巴哈马的旅行者所发布的多个警告之一。当前,巴哈马的旅行页面建议旅客“保持高度警惕”。 一些主要问题包括犯罪、暴力犯罪、女性安全以及食品和饮料被下药等。去年也曾发布过与犯罪相关的警告。 “大多数犯罪发生在新普罗维登斯岛和大巴哈马岛,”加拿大指出。 “巴哈马的谋杀率较高,但大多数事件发生在非旅游区的拿骚市中心,特别是在夜间。暴力犯罪多发于高游客密度区域以外的社区,”它补充道。 加拿大政府表示,拿骚和弗里波特是针对旅行者犯罪发生最频繁的地区。较为严重的犯罪包括武装抢劫、入室盗窃、诈骗、性侵和盗窃。同时,它还提到入室盗窃和盗窃事件有所增加。 加拿大建议旅行者尽量待在旅游区,避免夜间前往偏僻地区,包括海滩。警告还提醒旅行者要小心可能主动提供帮助的陌生人。 网站还警告旅行者不要展示昂贵的珠宝,尽量减少携带大量现金或贵重物品。 “在自动取款机提取现金时要特别小心。” 此外,还有一些与飓风季节相关的警告,飓风季节从五月持续到十一月底。 “在此期间,即使是小型热带风暴也可能迅速发展成大型飓风。”
  • 昨天

    加拿大人家庭年收入42.3%缴税!远超吃穿住!

    根据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发布的一项新研究,2024年,加拿大普通家庭将42.3%的收入用于缴税。 这笔税款包括可见税与隐藏税,总额已经超过住房、食物和衣物三项生活必需品支出的总和(35.5%)。 图源:Fraser Institute 菲沙研究所财政研究主任弗斯(Jake Fuss)表示:“在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生活成本之际,税收仍然是加拿大家庭最大的开支。” “尽管加拿大人可以自行判断他们的税款是否物有所值,但他们应该清楚自己每年实际缴纳了多少税。” 根据研究数据,平均家庭年收入为114,289加元,其中总税负为48,306加元,这包括向联邦、省级和市级政府缴纳的所得税、工资税和销售税等。 菲沙研究所在新闻稿中指出:“相比家庭的其他支出,税收增长速度远远更快。” 研究指出,1961年,加拿大普通家庭仅将33.5%的收入用于缴税,56.5%的收入则用于生活基本需求。 菲沙研究所表示,自1961年以来,加拿大家庭的总税负“名义上”增长了2,784%。相比之下,住房开支增长了2,129%,食物增长了927%,而衣物支出增长了460%。
  • 昨天

    加拿大两"变态"印度人被判罪, 竟不用坐牢!

    加拿大的法律真的是太“伟大”了!近日,关于两起涉及印度新移民的性犯罪案件,因被告未被判入狱而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议,大批网友对其中的司法判决存在明显分歧。 图源:X/@MichelleRempel 这两起案件的共同点是:被告均被判有罪,但没有被判处牢狱之灾。 不同之处在于: 一起案件中,被告是加拿大永久居民,尽管案情有加重因素,仍被免除牢刑,以避免影响其担保亲属移民的资格; 另一名被告是持学生签证的外国人,虽然也未被判监禁,但他的罪行仍可能导致他被遣返。   这两起案件激起了舆论的愤怒,许多人认为量刑与罪行严重程度不符。 案件一:Samarpreet Singh Samarpreet Singh是一名来自印度、持学生签证的Bell技术员。在一次上门服务过程中,他在受害人家中暴露下体长达约20分钟,并向她提出许多不当问题,例如称她“很漂亮”,问她是否有男朋友等。 最终,Singh被判处90天的居家监禁,并随后接受12个月的缓刑。 图源:Postmedia   受害人表示,这件事让她感到“被困住”,甚至因心理创伤不得不搬离原居住地。 Singh的辩护律师请求法院不要判处实际的监禁刑(包括居家监禁),理由是这会影响他的移民身份。 但主审法官Sean Gaudet拒绝了该请求,认为此案存在加重情节,因此不适宜给予“有条件免责”(即无犯罪记录的判决)。 他在判决中写道:“在我面前的案件中,鉴于其加重情节,我认为有条件免责不符合公共利益,也无法有效体现一般性威慑和谴责原则。免责将让罪犯规避刑事定罪的后果,而Singh先生的未来雇主理应知道他是在履行工作职责期间犯下该罪行的。本案需要处以拘禁性判决。”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判刑不超过六个月,Singh就仍有资格对可能产生的驱逐令提出上诉。 此案判决公布后,保守党政治人物Michelle Rempel Garner在社交平台X上发表评论,认为应将Singh驱逐出境,并批评法官“因移民身份而从轻判决”。 案件二:Akashkumar Khant 另一名男子Akashkumar Khant则是在皮尔区警方的一次网络诱捕行动中被抓。他试图雇佣一名15岁的少女卖淫,而这名“少女”其实是由警方冒充的。 Khant来自印度,目前为加拿大永久居民。他在庭审中表示,希望量刑不会影响他的身份,因为他希望能将妻子带到加拿大团聚。 法官Paul O’Marra在判决中指出:“刑事定罪将带来严重的附带后果,比如危及他的移民身份、延迟入籍、阻碍其担保妻子移民,这可能导致夫妻分离。相比于所犯罪行,这些后果显得过于严厉,也会削弱他的康复进展。” 最终,Khant被判处12个月的缓刑。 两案共同点与司法考量 两名男子都有较多的“减轻情节”: Singh是初犯,当时23岁,没有犯罪记录; Khant主动认罪,参加了心理咨询,也无前科,并拥有硕士学位。 法官认为,他们都有良好的康复前景。 不过,资深刑事辩护律师Michael Spratt表示,加拿大最高法院和上诉法院已经多次明确指出,性犯罪判决应比以往更严厉。 他说:“最高法院最近强调,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或涉及信任与权力关系的性犯罪,以往的判决普遍偏轻。” Spratt同时指出,最高法院也认可法官在出于移民后果考虑时给予较低刑期的权力:“如果刑期超过六个月,就会触发不可上诉的驱逐令。最高法院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为避免这种严重附带后果,判处较轻刑期是合适的。”
  • 昨天

    加拿大联手24国呼吁停战!解除援助限制

    加拿大外交部长Anita Anand与来自24个国家的外交部长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明确表示:“加沙战争必须立即结束”,同时呼吁以色列停止对巴勒斯坦人的驱逐和人道援助的限制。 参与签署的国家和组织包括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外交部长,欧盟危机管理与平等专员。不过美国和德国未签署该声明。 声明主要内容: 严厉批评以色列的援助分发模式,称其“危险”、“加剧不稳定”,并“剥夺加沙人民基本尊严”; 指出“超过800名巴勒斯坦人在寻求援助时丧生”,这是根据联合国人权办公室与加沙卫生部门的资料; 要求立即释放2023年10月7日袭击中被哈马斯劫持的人质; 警告以色列政府部分官员提出的计划,即将加沙居民集中迁往单一城市,称此举“构成违反国际人道法的永久性强迫迁移”; 反对以色列扩大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定居点建设,尤其是在分裂约旦河西岸与东耶路撒冷方面的企图,称这“严重削弱了两国方案”。   以色列回应: 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Oren Marmorstein表示,以方拒绝接受该声明,称其“脱离现实”,“向哈马斯释放错误信号”。 他强调:“声明未将压力集中在哈马斯身上,也未承认哈马斯对战争持续及双方苦难负有首要责任。” Marmorstein还指控哈马斯“故意加剧紧张局势”,并造成援助点的平民伤亡。 援助争议: 以色列目前将大部分允许进入加沙的食物交由“加沙人道基金会”(Gaza Humanitarian Foundation, GHF)负责分发。该组织由以色列支持的美国承包商管理; 据目击者和卫生官员称,自GHF在5月底开始运作以来,数百名巴勒斯坦人在前往援助站点时遭以军开火丧生; 在此之前,以色列曾封锁人道援助长达三个月,导致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在加沙境内原有的数百个分发点被迫关闭; 以方辩称此举是为了防止援助被哈马斯挪用并转卖;但联合国否认援助遭大规模滥用的说法。 各方立场: 虽然美国、卡塔尔与埃及未签署此次声明,但声明签署国表示支持这三国继续调停停火协议的努力。 除了美国,德国是唯一未签署的G7成员国。 联合声明最后表示,签署国“准备采取进一步行动,支持立即停火,并为该地区建立政治和平进程铺路”。 以下是署名联合声明的25个国家及欧盟委员会名单: 澳大利亚 (Australia) 奥地利 (Austria) 比利时 (Belgium) 加拿大 (Canada) 丹麦 (Denmark) 爱沙尼亚 (Estonia) 芬兰 (Finland) 法国 (France) 冰岛 (Iceland) 爱尔兰 (Ireland) 意大利 (Italy) 日本 (Japan) 拉脱维亚 (Latvia) 立陶宛 (Lithuania) 卢森堡 (Luxembourg) 荷兰 (Netherlands) 新西兰 (New Zealand) 挪威 (Norway) 波兰 (Poland) 葡萄牙 (Portugal) 斯洛文尼亚 (Slovenia) 西班牙 (Spain) 瑞典 (Sweden) 瑞士 (Switzerland) 英国 (United Kingdom) 欧盟平等、预备与危机管理专员(European Union Commissioner)
  • 昨天

    加拿大租赁住房猛增,公寓市场失宠!

    尽管经济环境充满挑战,但全国住房开工量的表现远好于分析师的悲观预测。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开发商正在大量建造租赁单元。 根据加拿大抵押贷款和住房公司(CMHC)最近公布的数据,在截至6月的12个月里,全国范围内约有10.8万个租赁单元开工。这一数字几乎是公寓单元的两倍,而公寓单元的买家兴趣已逐渐枯竭。   图源:theglobeandmail 2010年代,租赁住房建设开始加速,原因是城市中心的租金飙升以及加拿大强劲的移民势头吸引了开发商。过去两年,即便其他开发领域出现萎缩,租赁单元的开工数量仍在持续上升。 “中间住房倡议”创始人Mike Moffatt将这种韧性归功于联邦政府。他提到了CMHC的几项举措,例如公寓建设贷款计划,以及渥太华决定对新建的专用租赁住房免征商品及服务税(GST)。“这使得建造高层租赁住房比建造高层公寓更具成本效益,”Moffatt在电子邮件中表示,“我们还看到,像多伦多这样的一些城市,开始对专用租赁住房收取比公寓更低的开发费用,这也改变了项目的相对经济效益。”   图源:theglobeandmail   加拿大的许多主要城市近期出现租金和房价下跌的情况,这让人们从多年的大幅上涨中得到一丝喘息。 蒙特利尔银行高级经济学家Robert Kavcic在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租金走弱的时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大量供应即将入市,而此时人口增长却在放缓。”
  • 昨天

    美大使抱怨:特朗普认为加拿大人刻薄又难缠!

    美国驻加拿大大使周一表示,加拿大人避免前往美国旅行和抵制美国酒类,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加国“难缠”(nasty)的原因之一。     图源:ca.usembassy.gov 胡克斯特拉(Pete Hoekstra)周一在一个会议上对听众说,这些举动“没有释放出积极信号”,表明加拿大并未善待美国。 大使是在华盛顿州Bellevue举行的西北太平洋经济区基金会年度峰会上发表上述言论的。 加通社从卑诗省省长尹大卫(David Eby)的办公室获得了一份大使讲话的录音,该办公室称录音来自一位现场听众。 尹大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胡克斯特拉的言论表明加拿大人对抗特朗普的努力“正在产生影响”,他鼓励人们“继续保持”。 美大使:加拿大人的抵制行为“信号不积极” 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周一晚些时候的一份声明称,胡克斯特拉在他长达近一小时的讲话中,也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表达了“乐观”。该邮件称,胡克斯特拉还告诉与会者,将有“更多机会以更强大、更宏大的方式发展这种关系。” 当一位会议主持人提问,温哥华和西雅图准备作为明年世界杯(FIFA World Cup)主办城市之际,可以做些什么恢复人们的旅行时,大使就一些加拿大人回避美国发表了上述言论。 他说:“加拿大人待在家里,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不喜欢这样,但如果他们想这么做,那也没关系。他们想抵制美国酒。那也行。” “这就是为什么总统和他的一些团队称加拿大‘刻薄’(mean)且‘难缠’(nasty),好吗,就是因为其中的一些举动。” 胡克斯特拉还补充说,如果他想的话,他自己“也能把酒带过境”。 “我们经常往返密歇根州,我回来时他们不检查我的车,”他说,引来人群的笑声。 BC省长:干得漂亮,继续保持! 对于美方大使的“抱怨”,尹大卫在回应胡克斯特拉言论的声明中表示,人们应该继续购买加拿大产品,并在加拿大度假。“我们不会对这些攻击我们就业、经济和主权的行为忍气吞声。我们将团结一致,坚决抵抗。” 在特朗普对加拿大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后,卑诗省是禁止在政府经营的商店销售美国酒的省份之一。 特朗普的行动已促使一些加拿大人取消了他们的跨境旅行。 今年3月,从南部边境驾车返回的加拿大人数与去年同月相比下降了近32%。 据加拿大统计局称,这是连续第3个月的同比下降,也是自COVID-19疫情以来最急剧的下跌。 与此同时,当月乘飞机返回的旅程同比下降了13.5%。 美国大使馆的声明称,胡克斯特拉已在多个场合表示,他认为各省对美国酒的禁令对于解决两国间更广泛的问题适得其反。声明说:“在回答一个问题时,胡克斯特拉大使指出,一些加拿大省份决定禁止销售美国酒,无助于我们两国之间的积极关系。” 不过,声明称大使也强调了他的乐观态度。
  • 昨天

    全球最强护照排名!加拿大仍超美国!

    加拿大护照在最新排名中继续领先美国 持有加拿大护照的人可以放心,他们的护照依然是全球最强护照之一。 根据今年的亨利护照指数,加拿大护照依然位列全球前十强。这一指数基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独家数据。排名考虑了多个因素,但护照排名的主要依据是护照持有者在无签证情况下可前往的国家数量。该指数涵盖了199种护照和227个不同的旅行目的地。 加拿大在排名中下降一位,从2024年的第7位降至今年的第8位。目前,加拿大护照允许公民无签证前往184个国家。加拿大全国护照与爱沙尼亚及阿联酋并列第八。 加拿大护照 相比之下,美国护照排名第10,允许无签证前往182个国家。美国相比去年下滑了两个名次,去年排名第8。 尽管加拿大人可以无签证前往184个国家,但他们在去阿尔及利亚、巴西、中国、古巴、印度、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和越南等国时,仍然需要申请签证或电子签证。 在2024年,新加坡拥有全球最强护照,允许无签证前往195个国家。今年,该国成功保持了第一的位置,允许无签证前往193个国家。 日本和韩国并列第二,允许无签证前往190个国家,而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和西班牙则并列第三,允许前往189个国家。 尽管加拿大护照未能跻身世界五大最强护照之列,但持有该护照的加拿大人仍然享有良好的旅行条件。 对于排名最低的十个国家来说,国际旅行无疑是一种负担。 加拿大护照 护照指数概念的创始人Christian H. Kaelin博士表示,这一排名反映了全球流动性竞争的局面。 Kaelin表示:“我们在顶端看到的集中现象凸显了获得入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强调了通过积极和战略性的外交来维护这种入境权的重要性。” 他说:“那些积极谈判签证豁免和维护互惠协议的国家继续上升,而那些较少参与这些努力的国家则相反。”
  • 昨天

    8分钟告诉你:人在国内怎么领加拿大养老金

    这期我们来聊聊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人不在加拿大,回国以后还能不能领养老金?主要涉及三项福利:OAS、CPP 和 GIS。每项的规定都不太一样,比如 OAS 和 GIS 对“人在不在加拿大”有明确限制,离境超过6个月可能就领不到了;但 CPP 比较灵活,只要之前有缴费记录,即使你现在人在中国,也还是有可能申请。 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你的“税务居民”身份。如果你已经被认定为非税务居民,不但某些福利可能领不到,养老金还会被扣25%的税。总之,回国能不能领、怎么领,要看你的居住年限、缴费情况,还有税务身份这些因素。建议提前了解清楚,也可以咨询 Service Canada 或找专业人士帮你判断。
  • 昨天

    糖尿病青年挑战横跨加拿大,骑行4500公里!

    阿尔伯塔省乡村长大的金西蒙(Simeon King)自11岁确诊1型糖尿病以来,曾经历过孤独和无助。那时,他身边没有同龄人分享夜间注射胰岛素、运动时因低血糖而无法参与的经历。如今,22岁的金西蒙正通过一场跨越加拿大的自行车骑行,打破孤独、传递希望。在骑行4500公里后,他于本周一(7月21日)抵达万锦,受到热烈欢迎。 图片来源:Bayshore HealthCare 据本地英文媒体多伦多星报报道:金西蒙6月1日从维多利亚出发,他每天骑行约10小时,计划于8月底抵达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的圣约翰斯,从而完成骑行横跨加拿大的壮举。 截至周一,他已骑行超过4500公里。当天下午,他骑车抵达万锦市Bayshore Specialty Rx药房,受到热烈欢迎。 “今天太棒了,看到这么多人支持我,感觉非常激动,”金西蒙说。 他的骑行不仅是身体上的挑战,更是对心理障碍的突破。他坦言,睡帐篷不易、营养摄入不够以及胰岛素管理都是每日面对的难题,但他始终保持积极乐观,“每天都有新的挑战,但关键是如何去应对。” 这趟旅程旨在提高公众对1型糖尿病的认识,并为“我挑战糖尿病”组织筹集10万元,帮助加拿大约30万名1型糖尿病患者建立支持社区。 金西蒙首次获得该组织支持后,决心骑行全国象征性连接各地社区,“就像我成长时渴望的那种联系。” 周一活动中,私人医疗保健提供商Bayshore HealthCare向金西蒙赠送了2.5万美元支票,表达对他的支持。金西蒙在人群前激励大家:“永远不要放弃梦想,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相信自己。” 他的旅程还将途经基洛纳、里贾纳、桑德贝等城市,并计划在更多社区举办活动,继续传播希望与力量。
  • 昨天

    加拿大移民商户陷“保护费”噩梦!两餐厅遭纵火

    温尼伯两家泰国餐厅的经营者表示,起初看似随机的恶意破坏行为,如今似乎已构成一种令人不安的模式。 本月早些时候,位于Donald街的Thida’s Thai Restaurant发生了一起入室盗窃案,当时这似乎只是一起普通的邻里恶作剧。而上周五,这家人经营的第二家餐厅——位于Erin街的Mae Sunee Thai Cuisine,疑似遭到纵火袭击,内部被烧毁。 Jay Delaney是Mae Sunee店主Praphatsorn(Pae)Inthon的丈夫,同时也是Thida’s店主Sunee Inthon的女婿。他说:“我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看了(Donald街餐厅的)监控录像后,发现事情很蹊跷。入室盗窃后,既不去别的地方,就只想着点燃第一个隔间,这是为什么呢?” “之后,有人跟我们说这种事经常发生,大多发生在零售店、便利店,偶尔也有餐厅。” 周一,Delaney代表家人表示,这两起袭击事件与温尼伯市中心、西区和北区近期发生的一系列针对移民经营的企业的事件极为相似。他认为这些事件是相互关联的——由同一伙人或同一组织实施,而且往往发生在同一时间段。   两家餐厅的监控录像显示,袭击者均在凌晨4点至5点之间闯入店内,随后试图用燃烧瓶纵火。   图源:winnipegfreepress   在Facebook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可以看到7月4日有两名男子出现在Donald街的餐厅。其中一人戴着口罩,用锤子砸碎玻璃,然后试图点燃某个物体。失败后,另一物体被点燃并扔进了一个隔间。出警警察的迅速反应阻止了火势蔓延。 图源:winnipegfreepress 然而,周五其露台区被纵火的Mae Sunee Thai Cuisine则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 Delaney说:“Erin街的那家餐厅损失惨重。”他补充道,由于灭火作业,那里还遭受了严重的水损。 Delaney表示,他从当地店主那里听到的一些情况,就像有组织犯罪电影里的场景——有人来到店里,索要保护费,否则就会有麻烦。   图源:winnipegfreepress   他说:“我们开始收到一些视频和音频,内容是这些人进入商店……他们说‘你们有24小时时间’。”他还提到,许多商家为此建立了一个群聊。 上周末,Selkirk大道上的Ur’s Convenience Store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店主自称“Ajay”,他说周五有两个人走进店里,要求支付“保护费”。 他拒绝了。 “他们试图吓唬我们,让我们做这做那,”他说,“我们拒绝了他们,并拨打了911。” 几个小时后——大约在周六凌晨5点,店里燃起了火焰。 他说,商店虽有一定损坏,但一位邻居在火势失控前将火扑灭了。 “这太可怕了。”他说。 Delaney获取了一份“袭击名单”,其中包括Ur’s便利店、位于Main街的Magnus Foods Grocery & Convenience Store以及Selkirk大道的Selkirk Quickie Mart。 周一,记者联系了后两家便利店,但未得到回复。名单显示,一家未具名的仓库“已遭袭击”,还附有一条信息,称所有目标企业都需在月底前被“袭击”。 Delaney表示,他已将涉嫌作案的蒙特利尔人员名单以及目标企业名单交给了警方。这两家泰国餐厅并未出现在名单上。 “周六早上,名单上的第一家企业就遭到了袭击,”他说,这里指的是Ur’s便利店,“(警方)似乎认识这些人,但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否已经确认了这些人的身份。警方似乎对此事很重视,他们说必须制止这种行为。” 温尼伯警察局周一证实,他们正在调查这些入室盗窃和纵火报案,但拒绝透露有多少起事件正在调查中,也未说明这些事件是否存在关联。 一位发言人表示:“调查正在进行中。” 警方建议,任何针对个人或企业的威胁都应立即报案。 Delaney说,警方未能立即采取行动,这让这家人感到很沮丧。 他认为警方掌握的信息已经足够多了,包括袭击发生的时间规律等,应该采取行动。 他说:“可以根据这些线索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加强巡逻。”
  • 昨天

    刚刚尹大卫反击“加拿大人刻薄”言论!

    卑诗省省长为加拿大辩护,反对特朗普政府的恶意言论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及其政府近期对加拿大发表了更多负面评论,而加拿大方面并未保持沉默。卑诗省省长尹大卫(David Eby)公开反击了特朗普政府,回应其对加拿大人抵制美国产品、减少赴美旅行的批评。 这场口水战的导火索是美国驻加拿大大使皮特·胡克斯特拉(Pete Hoekstra)在华盛顿州贝尔维尤举行的一场峰会上的发言。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加美关系趋于紧张,加拿大赴美旅行人数明显下降。胡克斯特拉的最新言论又一次引发争议。 他在峰会上代表特朗普表示,那些选择支持本地产品、抵制美国旅行的加拿大人是“刻薄且不友善的”。这番话在峰会讨论世界杯赛事时被提及,因卑诗省与华盛顿州都是即将承办比赛的地区。 尹大卫对此强烈反击,并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分享了他在CBC采访中的片段,直指胡克斯特拉的发言。他指出:“大使明确说,加拿大人因为不买美国酒、抵制赴美旅行而被称作‘刻薄和不友善’。” 他还讽刺地反问:美国政府是否真的认为,加拿大人会接受“变成美国第51个州”的建议,或是乖乖听从美国的指挥。 尹大卫在帖文中表示:“我们正在对抗特朗普对我们主权的威胁,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立场。”他也呼吁加拿大人继续坚持抵制行动。 这不是尹大卫首次与特朗普政府对峙。今年早些时候,卑诗省就是最早提议将美国酒类产品下架的省份之一,以回应特朗普政府征收的关税。 尽管尹大卫极力维护加拿大立场,但他的这则帖文也引来了大量争议,不少美国网友留言反驳他,甚至批评他选择让中国企业建造新的BC渡轮。 有网友讽刺道:“说到那些渡轮……” 不过,在美国西海岸,许多民众对加拿大人仍抱有好感,甚至表示想念曾在华盛顿州频繁出现的加拿大游客。这也凸显出政界言论与普通民意之间的分歧。 可以预见,特朗普有关加拿大的发言,这恐怕还远未结束。
  • 2天前

    加拿大24岁美女连"嫁"7次:印度小伙抢着娶!

    印度人为了移民加拿大有多拼? 最近的一个真实案例又给出了新答案:7名旁遮普男子,为了“娶一位加拿大新娘”,不惜卖地、变卖牲畜、借钱、倾家荡产......结果,钱花了,婚订了,但“新娘”从头到尾没出现,唯一露脸的,是她的照片相框。 图源:indiaexpress 这场离谱至极的“跨国婚恋”骗局的操盘手,是一对母女——老妈Sukhdarshan Kau在印度物色目标,现居加拿大BC省素里的女儿Harpreet扮演“理想新娘”。 据印度警方披露,这一骗局的流程简单又高效: 母亲Sukhdarshan专盯婚介广告,主动联系那些渴望“走婚姻捷径移民加拿大”的印度小伙; 声称24岁的女儿Harpreet持有加拿大学签+工签,有工作+人美心善; 安排Harpreet与准新郎视频通话,取得男方家庭信任; 火速推进订婚仪式,送喜糖、摆宴席,甚至线上“传统仪式”。但新娘永远不到场,只是摆个照片相框象征性“出席”。 图源:X 彩礼开价统一:20万卢比(约合3.2万加元),理由非常合理——“为了把我女儿送去加拿大,我们家欠了一屁股债,亲家帮帮忙!” 最终金额常被“谈成”15–18万卢比(约合2.4万至2.9万加元),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看起来合理又“正规”。 于是,有人卖地,有人变卖牲畜,有的借钱贷款,只为“娶个加拿大媳妇,实现移民梦”......结果婚没结成,签证没影,钱也没了。 Gurmeet Singh供图 骗局败露是在7月10日。当天,一名来自Khanna的27岁准新郎Jasdeep Singh抵达Doraha镇某酒店准备“订婚”,结果到场的依旧只有“女方照片”。 正当众人疑惑时,警方突然上门,当场将婚托团伙揭穿! 而曝光的导火索,居然是骗子手滑发错语音,把诈骗计划发给了另一名曾被骗的男子,对方立刻报警。 据警方通报,目前已有7名受害者出面指证,警方认为可能还有更多受害者。主犯Sukhdarshan及其两名同伙已被逮捕,案件正进一步调查中。 印度版《消失的她》,比电影更抓马!
  • «
  • 1
  • 2
  • 3
  • 4
  • 5
  • »

48小时内热点新闻

Contact Vansky
Tel: (604)269-8468, (604)537-9766
Location: 258 - 5701 Granville St, Vancouver, BC V6M 4J7


微信客服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1999 - vansky.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